APP下载

直言有讳 忠言顺耳

2009-04-07罗丽明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红花小红家园

罗丽明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家庭应成为和谐的教育共同体,为此教师通常都会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或电话、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努力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然而,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报喜,家长眉开眼笑;报忧,家长则显得不那么自在了。请看下面两个小案例。

案例1:直白式“告状”

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阅览图书,天天忽然哭了起来。他边哭边告诉教师:“源源把我的书撕破了。”源源也气呼呼地指着天天说:“是他害我没评上小红花!”原来,刚才评小红花时,因为源源有点小过错,天天向教师告了源源一小状,结果源源没有得到小红花。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教师要求源源向天天道歉,但源源非但不肯,反而也大声哭了起来。恰巧这时,源源爸爸来接他,看到孩子哭得那么伤心,心疼不已。教师忍不住“参了一本”:“源源爸爸,这孩子真是的,午睡不好好睡,还经常向别人吐唾沫,就因为小朋友给他提了意见,让他今天没评上小红花,就把别人的书撕破了,你说要不要教育一下!”源源爸爸听了,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一把拉过站在一旁的源源的手,“啪、啪”打了几下手心,狠狠地说:“你要吐唾沫,要撕书是吧?我让医生把你的嘴缝起来,手绑牢!”刚刚止住哭声的源源又“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教师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源源爸爸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离开了活动室……

案例2:委婉式“告状”

小红很喜欢帮教师做事,每到阅读活动时间,她都希望教师请她当“小老师”,让她把书分给大家。一天,教师请小蓝帮忙分书,但小红仍抢着分,结果把书撕破了。小红妈妈来接小红时,教师对她说:“小红妈妈,小红最近可喜欢帮老师做事情了,她在家也一定很爱帮您干活吧!”小红妈妈笑着说:“对呀!”教师接着说:“今天,小红也想帮老师分书,结果因为太急了把书撕破了。我就对她说,帮老师做事情是好的,但老师没请你做时,不能抢着做。下次可千万不能再这样了。”听了教师的话,小红妈妈连连点头:“老师,你批评得对,我回家也要和她爸一块儿做做她的工作。”第二天,小红妈妈送小红来上幼儿园时带来一本新书,说是昨晚一家人专程到书店买来的,同时真诚地与教师交流了他们在家教育孩子的全过程。

教师“告状”的初衷无非是想让家长在了解孩子的表现之后,和教师一起想办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以上两个案例同样是“告状”,但由于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其实,无论哪个家长,来园接孩子就想看到孩子一天在园平安快乐,如果再能从教师那里听到关于孩子进步的消息,那就更欣慰了。不难看出,案例1中教师直言不讳的“告状”等于给欢欢喜喜来接孩子回家且毫无思想准备的家长当头泼了盆冷水。家长看到孩子在哭本已十分心疼,而教师一口气说了孩子那么多缺点,还不忘翻出“陈年旧账”,无异于火上浇油,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导致家长产生过激行为,让孩子受到皮肉之苦不说,还在孩子与家长心中投下阴影,从而产生反效果。即使家长再有修养,心里也肯定是难受的,家园关系如此剑拔弩张,进一步的沟通如何进行呢?而在案例2中,小红把书撕破了,教师仔细分析原因之后,在家长面前首先肯定小红的出发点是好的,然后指出她的不当之处。结果家长不但欣然接受、积极配合,还主动道歉并做了补救工作。这充分说明“告状”也需要讲究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积极主动地和教师一起商量对策呢?首先,教师要考虑家长的感受,可以先从肯定孩子的表现开始,然后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就如案例1中的源源,他认为是天天向教师告状而害他没得到小红花的,他的这种想要获得小红花的心情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正是可以激励他积极改正缺点的动力。又如案例2中的小红,她的本意是想帮教师分书,结果却撕破了书。这类“帮倒忙”现象,其实是孩子期盼获得成人肯定的另类表现,需要教师作出合理应对。其次,教师务求客观描述孩子的表现,就事论事,不添油加醋,更忌翻旧账,以免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存有偏见,从而拒绝教师的帮助。再次,教师要注意舒缓家长的焦虑情绪,如向家长说明孩子现在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这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很优秀,现在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能一起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孩子将会更优秀,等等。

当然,在家园合作中“告状”是免不了的,教师要敢于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反映,是竹筒倒豆子——坦诚相告呢,还是深山运毛竹——拐弯抹角?

1.动之以情

教师若能抱着一种平等、关爱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发泄自己对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或一味地责备孩子、教训家长,而是用温情与关怀的眼光宽容地看待孩子的缺点,耐心地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一定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同样一件事,如果能心平气和地来诉说,用委婉的语气来表达,既利于教师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教育观念,也可能利于家长的接受,从而达成家园合作的共识。

2.情理交融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真实客观,有理有据,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不要掺杂主观色彩。孩子的发展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家长说说孩子在家的表现,并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产生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比如孩子的数学能力发展有些迟缓,教师千万不要一见家长的面就说孩子比别人笨,而可以问问家长在家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平时一起玩些什么。可以建议他们和孩子一起玩些亲子数学游戏,或让孩子在诸如分饼干、分碗筷等生活活动中学学计数等。又如,发现孩子有经常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偷东西“,而要明白这可能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因为孩子有时候可能只是太喜欢这样东西了,可又分不清是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所以产生了随便拿的行为。据此,可以建议家长适时引导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他人的东西,进一步明白他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同时满足孩子适当的物质要求。

3.表达诚意

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家长不同的见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家长的“挑剔”,以真诚的心去欣赏孩子、理解家长,让家长明白在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方面双方不存在分歧。在与家长沟通之后,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反馈给家长,以打消家长“我的孩子犯了错,老师不喜欢他了”的顾虑。同时,教师也要将家园合作共育的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他人”,只有家园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此外,我们要善于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家园合作的热情。

猜你喜欢

小红花小红家园
送你一朵小红花
小鱼丸
梦中家园
相亲
温馨家园
诚实的小红
和爸爸一起折小红花
“无忧家园”
The World of Animal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