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探讨企业管理

2009-04-03蔡光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期
关键词:压力激励文化

任 菊 蔡光君

摘要: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想实现良好的管理,只有对企业本身以及在企业中工作的所有人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做出合适恰当的决策,使得企业稳步发展,企业工作人员自我实现。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压力;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34-01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人类的行为及其动机是复杂的,在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动机的各种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应用最广泛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构成基于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人要生存,人的需要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只有未被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再成为激励工具;

第二,人的需要按重复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需要(如事物和住房)到更高的需要(如自我实现);

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渐上升,成为推动人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下图一所示的金字塔形结构:

(1)基本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2)安全需要:对安全保障的需要,需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免受潜在的危险威胁,如不受到切合威胁、避免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需要人际交往、友情、相互帮助和信任;(4)尊重需要: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5)自我需要实现: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2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行为表现在四个方面:管理任务、管理战略、管理自我和管理他人。只有四个方面都做好了,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管理者,其中,管理他人最具有挑战性的,在此,就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来谈谈管理者如何来实现对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人的管理。

要想实现对于企业人的良好管理,对人的透彻的了解是必须的,对于人的了解,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人的能力和人的需要。其中,人的能力构成如图2所示:

人的能力的强弱只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对某项工作的胜任程度,但是,并不是可以胜任就一定可以做好,人的能力的发挥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怎么样来充分调动企业内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统筹协调一个团队内人与人的关系,让大家在一个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呢?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基本需要的满足外,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是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清楚地了解企业中的每个人所处的需要层次,根据工作表现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认可,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受重视的,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充满希望的,使大家得到精神鼓励,充分调动起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受到高度激励、具有强烈动机的人趋向于显示以下特征:

(1)持续良好的表现、绩效和结果;(2)具有获取成功的积极性、热情和决心;(3)克服困难时无私地合作;(4)愿意承担责任;(5)愿意迎接挑战。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这样的气质和文化,怎么会不崛起!所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人的管理,是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压力激励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