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2009-04-03李铁映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武汉大学笔记留学生

今天来到百年名校武汉大学,并与这么多青年朋友相会,既高兴又欣慰!因为看到你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来是属于你们的,祖国的未来要靠你们!下面,我以一个老留学生、一个退休老人的身份,跟同学们讲几句话。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在于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只要有充满朝气、博学多智的青年,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就有光明的未来。在此,我祝福大家,祝福你们拥有更加光辉的前途。刚才,有几位留学生讲了他们留学创业的故事,生动感人。他们的故事还没有写完,他们还在努力前行,继续写着他们的乐章,我相信他们今后的故事将更加美好!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是值得每个中国人牢牢记住的年份。从年初开始,“上帝”对我们进行了几场大的考试,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是大自然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考试;北京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是“世界”对中国的考试,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裁判”,其间发生了无数的“故事”,但我们考试及格了!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中国和中国人民追求富强幸福的脚步。今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30周年。百年的追寻,中国人民悟出了一个道理:中国的未来要靠自己,要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而真实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过去30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未来30年,我们将沿着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向新的辉煌。而你们——青年朋友们,在未来的30年中,应以自己功业前程,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历史增添光彩的一笔!这是中华振兴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将更加自信、更加开放!

留学是人类文明传播和交流的方式。留学生是人类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传播中创新的推动者。从1847年容闳赴美开始,近代中国留学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7年到民国初,不过数百人。第二个阶段是民国时期,不过数千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留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是第三个阶段。从1950年开始,国家派遣了一批批的年轻人出国学习,他们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向往,抱着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决心,奔向苏联、东欧和其他国家,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这一批人现在多已古稀,在座的就有贾志杰同志、冯志成同志。到改革开放之初,新中国共派出留学生1.19万人。这是中国向世界学习,向世界开放的伟大的一步。第四个阶段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更广阔的胸襟和更大的气魄向世界开放,向世界学习。30年来,国家派遣出国学习的留学生就有120多万人,他们中有三分之一已经学成回国,在各条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今天,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中国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吸取着各种营养。正是他们,向世界展现着中华民族奋进求索、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也正是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今后30年会怎么样呢?相信会有数百万甚至更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国去学习。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只有站在世界的“肩膀”上,中国才能更快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向世界学习,派出更多的留学人员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世界性“彩虹”。中国人走出去,现在不是太多了,而是还不够,应该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到世界各地去学习,把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都吸收进来。只有中国和世界开展全面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加快实现现代化。

政治就是要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你们青年人的志向就是要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将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都要广交朋友。中国人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喜欢的人。同学们,你们在学习期间结下的深厚友谊,将会成为你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而终生受用。朋友越多越自信。自信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得到朋友和社会的承认。一个人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朋友。人的最大对手是谁?是自己。是谁在书写你的故事?是你自己。即使你有优越的秉赋和高远的理想,如果不能战胜自己,也不可能写出动人的故事。要战胜自己,超越自我,走向彼岸。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在书写自己的故事。我相信,你们的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

我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1955年留学,1961年回国。回首往事,我当了20年学生,当了20年技术员,参加了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块高速集成电路、第一个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偶然因素又让我做了20年公务员。今后,我还想做20年的研究员。我如此评价自己:“书虫”——惟愿天天读书者。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我也有一个梦,就是希望能考一个博士,继续读书。

今天,我向武汉大学捐赠了我个人的一点书籍,其中有一部是我在捷克查理大学留学时的课堂笔记,一共4000页,分为16卷。这并非我精心保存的,而是在一次清理书房中,偶然发现它尘封在书架最底层已经50年了。这些笔记历经磨难能幸存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文革”时我被批斗了5年,多次抄家都没有被抄走;工作地点从北京到河北、到四川、到辽宁,再回到北京,行程万里,搬迁9次,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既然它“命大”,那就索性整理一下,请人帮我去复印,结果把页码搞乱了。这些笔记是捷文纪录的,还有少量的俄文,别人难以看懂,我只好自己重新核对,坐在地上整整对了一个多月,才恢复了原顺序。有一次,教育部的吴启迪同志看到了这些复印件,她提出来要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想,笔记内容已没多大意义,但作为那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纪录、一种精神、一件艺术品,还是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你们从这部笔记中可以看到,新中国派出的那1万多名留学生是如何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的。你们要知道这段历史,知道这些留学生孜孜求学,为了报效祖国、建设新中国的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劲头。

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聪明才智,有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有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一定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中国,外力不可能打倒,关键在我们自己。要靠自己,走自己的路。只要我们永远勤奋好学、思想解放,永远开拓创新、兼容并蓄,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一定能够实现!

祝福你们,青年的一代!寄望你们,未来的一代!

编后:2008年9月27日,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之路”全国高校首场报告会在武汉大学举行,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李一等5位企业家讲述了他们的创业史,他们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莘莘学子。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出席报告会,并发表了题为《青年,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的讲话。报告会结束后,李铁映同志将他全套著作和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留学时的笔记捐赠给武汉大学。

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笔记留学生
校训展示墙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武大十大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