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出口的双重影响分析

2009-04-02陶晓丽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3期
关键词:客车辽宁竞争力

邵 慰 陶晓丽

2000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迅速增长,连续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范围的次贷危机全面影响实体经济,作为产品上游的装备制造业也深受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金融危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加剧,没有任何的国家、机构或者经济学家能说出到底这场危机何时见底。面临这场危机,中国装备制造业将怎样提高出口竞争力度过这场寒冬,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利用有利的方面、减少不利的影响成了现在需要面对的非常迫切的问题。辽宁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门类齐全,成套、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在机床、造船、机车、输变电等众多领域的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居国内领先水平,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问题很有代表性。

一、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出口有利的因素

第一,国外装备制造业深陷泥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来势凶猛。雷曼兄弟证券、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都陷入了困境或者干脆破产。美国动用近20000亿美元救市。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不受这次危机的影响。在这次危机中美国、欧盟制造业纷纷告急。现在这些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自救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于如非洲等二、三线的市场,辽宁企业存在较多的市场机会。非洲一些国家正在兴建基础设施,但是他们本身的工业基础薄弱,制造、机车等设备需要大量的进口。危机以前各国企业对非洲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现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深陷危机中,竞争实力相对变弱,所以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相对出口竞争力加强。2008年7月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刚果(金)设计制造的4台CKD7C型出口内燃机车下线。这是该公司机车继1997年出口56台至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尼日利亚后,第三次进入非洲铁路运输市场。在此之前该市场一直被德法等国家的企业垄断。

第二,海外并购的门槛降低。辽宁的装备制造业由于计划经济时代体制原因,设备更新速度慢、历史欠账多。一直走的是依靠低的劳动力成本降低总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路子。但是同时存在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落后并且没有储备技术的问题。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技术瓶颈,海外并购成为一条快捷的方式。以前并购国外企业的成本太高,令我们望而却步。但是现在一些企业股价大跌,所以收购成本大大降低。比如我们如果要收购的企业是美国卡得彼勒公司。2008年5月平均股价为81.35美元,但是今年一月份其股价平均只有41.2美元,直接收购的成本下降近49%。一般来说,海外并购对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跨越式升级和海外市场的直接进入。有些企业技术上领先我们很多年,我们一直想并购,利用这次机会,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并购。如果并购成功将大大缩小辽宁企业与跨国大公司的技术差距。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壁垒,并购海外企业还可以绕过这些壁垒,直接打入当地市场。这些必将带动出口的增长。

第三,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增强出口竞争力。整条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和产品制造(装备制造业的6+1)。目前,我们做的是整条制造业产业链里面附加价值最低的部分——产品制造。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发展到整条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是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到中国装备创造业转变,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给了我们产业结构转型的好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对产业链进行升级。产业链升级后,我们的产品附加值就高了,出口的竞争力自然增强了。

第四,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措施,有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首先,中国的四万亿救市计划给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四万亿当中很多是用作国内高速铁路、公路、港口、能源、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工程、机械、钢铁等装备制造业最受益。生产隧道掘进专用工程机械盾构机的沈重集团仅2009年1月份就接到20台盾构机订单,合同金额近10亿元。以前盾构机完全靠进口,现在满足国内需求之后还可以出口。沈阳产的盾构机价格只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60%,很有出口竞争力。其次,央行多次大幅降息。对于高度依赖资本的装备制造业来说,带来的是债务成本的直接下降和融资的成本降低。政府还有一些如出口退税政策等,大幅降低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和国外的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在出口上的竞争力就大很多。

二、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出口不利的因素

第一,发达国家的消费短期内不会增长。受次贷危机影响大的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恢复。有统计表明,出口到一些发达国家的产品数量已经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以大连船舶制造业为例:2006年大连关区船舶出口总值较上年增长了2.9倍,2007年增长了78.7%。然而,2008年上半年,大连关区共出口各类船舶4197艘,价值7.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7.3%和12.6%。2008年全年,辽宁省出口新加坡船舶15亿美元,但是出口欧盟仅0.81亿美元。2009年来自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订单会更少。

第二,来自海外的投资会减少。2008年辽宁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多年来首次跻身全国三甲。其中29%以上的外资是投向了装备制造业。但是,下半年的投资明显减少。海外投资一直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海外投资的减少必将影响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对辽宁实际投资前六位的国家和地区有香港、韩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受这次次贷冲击都很大。外资的减少对于出口的竞争力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仍然很大。

第三,与新兴国家的竞争加剧,出口市场被替代。近些年,印度、巴西等国家装备制造业对中国的冲击很大。以辽宁鞍钢集团为例:仅仅成立于1994年的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鞍钢集团在各种类的出口产品都面临米塔尔的竞争,市场份额逐渐下降。次贷危机下,这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2009年鞍钢出口安排126万吨,同比下降了五成。

三、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降低生产成本,练好内功。成本理论认为,竞争力的概念最终可以理解为“成本”概念,即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反过来,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装备制造业的外部环境恶化已经不可避免,未来还会持续一个阶段。练好内功,从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节约开资,降低成本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在全球市场都在萎缩的时候,我们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做得好就行了。

第二,抓住国家救市的机会,促进产业链升级。国家一次出手四万亿救市,可以说是下手快、项目抓得准、影响大。四万亿中很多是基础性投资,这给了装备制造业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国际上其他的竞争对手正在忙于自救的时候,我们将产业链进行升级,从单一产品生产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到装备创造业。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不再仅仅做OEM,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与跨国大公司竞争,有效提高出口竞争力。

第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国际上对于环保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高能耗的产品必将没有出口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会遇到各种“标准”的限制。装备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的一个大的趋势。装备制造业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环境合作的要求。并且,国家的政策也会越来越向低碳经济倾斜,在税收、信贷方面都会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未来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取决于能不能准确的认识到这种趋势并且迅速的做出行动。

在这方面中国公交车的龙头企业辽宁丹东黄河客车的经验值得借鉴。欧盟2005年就已经实施了相当于国Ⅳ标准的欧Ⅳ标准,并将于2009年实施欧V标准。面对国外市场排放标准不断升级,国内客车企业该如何应对?在2007年初时,黄海客车相当于欧Ⅳ标准就已经开始运行,同时,黄海客车更是着眼于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加快筹建新能源客车专题项目组,不断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投入,把开发低能耗、高环保的公交客车作为了发展的重要方向。2008年10月,适时推出了混合动力客车,为进军海外市场扫清障碍。在客车出口市场,虽然中国客车出口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跌(环比),不过节能环保车出口市场却依然坚挺,这对于要做好做大节能环保车市场的黄海来说反而是一个重要机会。黄海客车高层预计,到2010 年,黄海客车计划将1/4 的产品销往国外。▲

猜你喜欢

客车辽宁竞争力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辽宁舰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