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增长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2009-04-01张吉生

群众 2009年3期
关键词:困难重点企业

张吉生

去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严重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很大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破产倒闭,导致我省经济增速明显回落,财政收入下降,下岗失业和返乡农民工明显增多,给就业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压力。快发展小困难,慢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保稳定促和谐的根本之策。

省委书记梁保华近期指出:保增长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最关键的目标,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解决包括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内的一切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充分就业。社会就会安定和谐,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稳定。我省已总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在这一阶段从业人员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集中,并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去年,我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93%,从业人员占全省就业总数72%。因此,工商业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维护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同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全省经贸部门将把保增长作为经贸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把保增长与产业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发展质量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的目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运行保增长。当务之急是动员广大企业抓紧节后复工达产。尽量释放现有产能。加快已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促其尽快达产达效。完善重要商品价格、重点企业运行、困难企业情况的周报制度,及时全面和准确掌握地区、行业及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坚持重点行业旬调度、工业经济月分析制度,对面临困难的行业和重点企业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尽早回升。加强煤电油气运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提前做好应对要素保障中紧急情况的应急保供预案。

二是扩大信贷保增长。资金问题是许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瓶颈难题。去年四季度以来,虽然贷款总额有较大增加。但工业贷款增幅仍然不大,企业资金依然困难。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方式,支持高成长企业、帮助困难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重点保障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资金需求。加大对银企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提高银企合作成效。同时,积极帮助协调建设用地、环评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新增长点项目及时开工达效。支持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进行融资融券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积极推荐承担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规范和加快担保机构发展。健全担保机构的激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基金,启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试点工作。加强与金融机构协调,及时掌握重点企业资金运转情况,严防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引发一系列问题。

三是开拓市场保增长。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外需求萎缩导致订单减少、开工不足,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是保增长的重中之重。要想方设法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非洲、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同时要积极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内需市场。大力推进“家电、农机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江苏产品万里行”活动,扩大苏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精心组织第四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争取更多省内产品进入跨国零售集团采购网络,引导和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交易会。引导企业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商机,帮助钢铁、建材、装备制造等生产企业与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开展配套对接活动,千方百计争取订单。

四是优化结构保增长。坚持“调优调高调轻”的基本取向,积极实施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战略,抓紧编制装备制造、汽车、纺织、轻工、有色金属和新医药11个产业优化升级规划,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转变。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消耗资源少、市场前景好的技改项目。抓住国际主要货币贬值和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机遇,鼓励企业加快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新增长点的发展,确保今年630个省级新增长点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快推进100个重点节能项目,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五是强化服务保增长。动员各级经贸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为企业家打气鼓劲,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将国家和我省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汇编发放到所有规模以上企业,为企业“送政策”,使企业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加大经济工作组织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等遇到的问题,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监控,了解企业停产原因及职工安置、工资发放等情况,动员困难企业,特别是限产压产企业尽量少裁员不裁员,及时为企业协调处理相关难题,维护企业稳定。

责任编辑:戈尚达

猜你喜欢

困难重点企业
困难中遇见团队
企业
企业
企业
困难我不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重点推荐
选择困难症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