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金人才流动出现双行道?

2009-03-29费思思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15期
关键词:对冲券商经理

费思思

私募本身灵活的机制及丰厚的薪酬都是公募不能比拟的。但近些年来,公私募之间人才流动的双向通道正在逐步建立起来,取代了一直以来的单向通道。

自2004年赵丹阳的第一只私募信托产品发布以来,阳光化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公募阵营的基金经理开始陆续转投私募的队伍,这中间仅投资总监级别的明星人物就已有十余位,如江晖、吕俊、徐大成、王贵文等,近期又有了曾昭雄、李旭利,而已经不短的名单在短期内还可能被进一步拉长。公募基金经理向私募的流动有趋势化的特征。放眼整个公募阵营,自国内基金业兴起就在岗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岗位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仅剩下林彤彤、王亚伟、尚志民三人。从2008年末的统计数据来看,公募中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为2.5年,而从公募转战私募人群的平均年限在5年以上。公募对私募的人才输送已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私募“黄埔军校”

更为业界关注的是这些基金经理出走背后的制度因素。

对于优秀的基金经理,在公募的收入与私募相比不具有竞争力。在公募中,当基金做出好的业绩后,基金经理不能享受增值的收益,相应的奖金与私募的业绩提成相比不在一个等级。其次,公募的排名考核压力大,在排名压力下投资行为可能会短期化、羊群化。公募基金的排名每个交易日都在进行,基金经理始终在高压下操作,有时迫于压力,不得不进行羊群化和短期化的选择,以避免自己的出局。第三,公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自主权小,受到多方制约。多数公募基金公司中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公司整体的投资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基金经理在仓位、个股等操作方面都受到制约,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投资。多位投奔私募的人士明确表示,在私募中可以将自已的投资理念和风格贯彻的更加充分。第四,当公募中面临一定的职场瓶颈时,选择在私募中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主要是一些来自公募的明星人物,当自身的业绩、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创立并发展壮大属于自己的公司明显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尽管英雄不问出处,私募中藏龙卧虎,不同出身的基金经理都有取得优异业绩的,但以群体而论,公募出身群体的平均业绩始终优于私募整体,在近12个月这样一个下跌后上涨的波段中,表现更是优异。

我们把私募基金经理的出身划分为公募、券商和民间三类,代表他们以前主要的从业经历。在私募阵营内部,公募基金出身的基金经理明显优于券商以及民间出身的基金经理,并且券商类除在近12月略低于民间基金经理外,在近18月、近24月的时间期上明显跑赢了民间类。总的来说,出身不同与业绩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

在近12月的收益率分布上,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的领先优势。近12月有64.71%的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获得正收益,在券商出身的基金经理中,这个比例为40%,而在民间人士中,这个比例与券商基本相当,为38.89%。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只是成功的概率更大而已,失意人同样存在。而券商和民间也不乏精英人士,如朱雀、金中和、新价值等。事实上,成功的私募的典型路径并不是是否来源于公募,私募中业绩优秀的管理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有证券研究或者交易的经历,依托于原公司强大的投研平台,在团队和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公开的平台上操作过,有公开的业绩可查,或至少在业内有较好的口碑;从业时间较长,至少5年以上,并经历过熊市;有明确的投资理念和自己的投资风格。一个在市场中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风格并能坚持的基金经理更有可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随着近期公募“一对多”业务的开闸,在“一对多”这个部分,业绩费的提取可以让公募基金激励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排名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但未来是否会造成内部贫富分化?能否缓解人才流失的困局?这些都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公募优势何在?

实际上,在国外,私募基金从公募中吸引人才的趋势同样存在。私募本身灵活的机制及丰厚的薪酬都是公募不能比拟的。但近些年来,公私募之间人才流动的双向通道正在逐步建立起来,取代了一直以来的单向通道。

以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富达投资为例,近几年就陆续从对冲基金公司中吸引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人才来担任基金经理,有趣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从富达离职去创立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两年后又返回富达的。

如果说私募吸引公募人才的优势在于激励,那么,公募吸引私募人才无疑就在于平台优势了。

首先,私募的筹资难度很大,分化明显,而公募基金的募集难度相对较小,这不仅有公司品牌的保证,而且还会有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的支持。

摩根斯坦利前首席战略官巴顿比格斯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中生动展现了自己在创立对冲基金时筹资的不易。尽管被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在摩根斯坦利拥有三十余年令人炫目的经历,但客户也并不那么容易就买账。香港著名基金经理钟民颖,曾任职汇丰和JP摩根大中华区投资总监,转投私募后,也感慨“连餐巾纸都要自己买”,卖基金时自己更要身先士卒做路演;

其次,不同资金量对管理人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是不一样的。

根据著名的对冲基金研究机构HFR的数据,全球共同基金单只产品的平均规模是对冲基金的50倍。这一点在国内市场也很明显,一只私募产品的规模通常在六、七千万,相比于公募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规模,可以说是“小巧精致”。大资金量对管理人的运作能力有不同的要求,这也是一些非公募出身的私募人士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到公募去锻炼的原因;

最后,私募本身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优异的业绩。否则,投资者为何要心甘情愿地被提取20%的业绩费?

如果私募不能取得在提取了20%业绩报酬后优于公募的成绩,客户会选择用脚投票。从海外市场来看,对冲基金倒闭的速度远在共同基金之上(这一点未来也将在国内上演),一些公司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返回公募就成了一些人自然的选择。

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后,随着公募基金内部机制的调整以及私募优胜劣汰后,公私募之间人才流动将会是畅通的双行道,基金经理将倾向于在适合自己风格和能力发挥的平台上管理资产。而对投资人来说,不管基金经理来来去去,我们只关注两点:一是了解公募、私募、“一对多”的不同特征,选择及配置合适的产品类别;二是选择风格清晰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团队。

猜你喜欢

对冲券商经理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夜半买驴的南航经理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