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类连词在汉语双音化后的不同归宿原因探析

2009-03-27何锋兵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韵律连词

摘 要:现代汉语高频词中单音词占很高比例,而且一个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它是单音词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发现,连词中置于句首用于连接小句,充当篇章主位如“可是”“如果”等一类连词不符合这个规律,虽然它们使用频率极高,却有着强烈的双音化倾向,此类高频词中双音词所占比例极高,这主要是由现代汉语双音节音步的韵律特点造成的。另一类不作篇章主位的连词双音化倾向并不显著。

关键词:连词 双音化 篇章主位 韵律

一、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状况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在数量上占优势。吕叔湘对此早有研究[1],他依据的是对《普通话3000常用词表》(初稿)的统计(共收词3817个),结果如下:名词1621个,其中多音节的(绝大多数是双音的)1379个,占85%;形容词451个,其中多音节的(绝大多数是双音的)311个,占69%;动词941个,其中双音节的573个,占61%(另有三音节的2个)。如果不计词类区别,双音节形式占总数的75%。应该说这些数据是很有说服力的。

不过,实际语言使用过程中,单音节的比例要比这高得多,而且使用频率越高的词中单音节词所占比例越高。据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数据,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0个词,累计频率占全部语料的41.8%,也就是说,所统计语料中有40%多是由这100个高频词组成的,而这100个词中有84个单音节词。前250个高频词累计频率占全部语料的53.7%,而这250个词中有193个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前1000高频词累计频率占全部语料的73.1%,而这1000个词中有571个单音节词,占大多数。

语言学中经济性原则要求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用较少的形式来表达较多的内容,追求效用最大化。这样,最常用词的形式当然就要求在不影响交际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从而使现代汉语中的最常用词多为单音节词。而且一个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其单音化要求也就越高。

二、作篇章主位的连词和不作篇章主位的连词音节数的巨大反差

连词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封闭性的虚词词类,其中很多都是高频词,它们音节数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先把连词做个分类,有些连词在句中置于句首,连接句子,充当篇章主位,比如“可是”“如果”等,我们称之为篇章主位连词;有些连词置于句中,连接词或词组,不充当篇章主位,比如“和”“与”等,我们称之为非篇章主位连词。据考察,这两类连词的音节数差异非常大,前一类中绝大多数是双音节的,后一类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我们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的《频率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2]统计结果,列表如下:

吴为善认为,作为语言中“功能成分”的所谓虚词大多具有粘附性特征,以单音节为主[3]。从上表来看,前1000个高频词中有12个非篇章主位连词,其中有10个是单音节的,比例高达83.3%,可见,非篇章主位连词确实是以单音节为主。

篇章主位连词的统计结果则完全出人意料。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作用,前250个高频词中只有57个双音词,占22.8%。而在这同样的250词范围内,7个篇章主位连词中竟有6个双音词,所占比例竟高达85.7%,显示出强烈的双音化倾向。扩大调查范围,此类连词的双音化倾向依然显著,前1000个高频词中共有33个篇章主位连词,其中29个是双音节词,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高频词。篇章主位连词与所有词类高频词各自双音词比例的对比图见下表:

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不考虑词性的差别,越是高频词,双音节所占比例越低。与众不同的是,篇章主位连词抗拒了经济原则的强大作用而始终呈现双音化,即使在那些高频词中也是如此。实际上,早期的古代汉语绝大部分词都是单音节的,包括篇章主位连词,后来汉语经历了双音化的过程后,汉语词汇才呈现如今的面貌。为什么篇章主位连词和非篇章主位连词在经历汉语双音化过程后会走向不同的归宿呢?篇章主位连词对双音化的要求为什么要比其他类词更加强烈呢?

三、前人对双音化原因的认识

有关汉语双音化的原因前人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比如:

吕叔湘指出,“为什么现代汉语词汇有强烈的双音节化的倾向?同音字多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语音的演变,很多古代不同音的字到现代都成为同音字了,双音化是一种补偿手段。”[1]

此外,徐时仪等认为,词义的表达由综合到分析也是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部原因之一。[4]

总之,双音化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语音的变化和语义的变化,这些原因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这里不再赘述。

四、篇章主位连词双音化的个性化原因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体。那么,置于句首的篇章主位连词作为汉语词类系统的一个小分支,在现代汉语音节数方面呈现出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其双音化原因有没有自身的特殊性呢?

“双音化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5],双音化过程最为关键的是中古时期,试比较当时分别使用了单音节和双音节连词的句式:

(1)若以大王可爱妻子与我食者,乃与汝法。(《贤愚经》)

(2)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世说新语·言语》)

(3)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高僧传·释慧远》)

(4)虽复天震地裂,此处不动。(《法显传》)

张伯江、方梅指出:“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也可以分为意念成分,人际成分和篇章成分三类,我们分别称为话题主位,人际主位和篇章主位。汉语口语里充当篇章主位的最常见的是那些在篇章中连接句与句之间语义转承关系的词语和分句,这些成分总是居于句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位成分。”[6]由此可见,上面用例中的单音节连词“若”“虽”和双音节连词“如令”“虽复”是起连接分句作用的,都是篇章主位。

很明显,篇章主位之后应有停顿,因为它是相对独立的。叶军认为停顿可以标记主题,标记主题的停顿占了句内停顿的近60%。[7]这种相对独立的篇章主位,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它的独立地位很突出,假设关联词并不像其他虚词一样在信息交流中读得很轻,而是读得较重,并且后面有停顿。叶军先生对连词有以下论述:“不管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轻读常常不能达到典型的轻音的程度,尤其是连接复句的双音节连词,甚至可能由于说话者强调关系而重读。”[7](P73)

从音步角度来看,“根据韵律学的理论,音步是韵律中的可以独立的最小单位,因此在自然语流中,凡是需要一个独立单位支撑的地方,必然至少要有一个音步的韵律分量。”[8]

中古汉语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双音节词已大量出现,已初步形成了双音节一个音步的形式。[8](101) “事实说明,双音节音步在两汉以后,特别是在当代汉语中,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9]我们所举例句中置于句首的假设连词是篇章主位,当然是“一个独立单位支撑的地方”。以上分析可以示意为下图:

双音化内在要求:连词的篇章主位 → 需要独立单位支撑 → 需要一个音步的韵律分量

双音化外在条件:中古双音节音步的形成 → 双音节假设连词逐渐兴盛

因此,在中古以后这个已初步形成双音节音步的时期,像例(1)、(2)中的单音节连词在口语中就不太适应韵律上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构成所要求的双音节音步,其中“若”同后接的“以”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虽”同随后的“有”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而像例(3)、(4)这样的双音节连词就很适合这种韵律,从对比可以看出,单音节篇章主位连词使用就不如双音节的自由灵活,因此,这些双音节连词就逐渐兴盛起来,而单音节的就多保留在文言色彩较浓的书面语中。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韵律对篇章主位连词音节数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现代汉语两组表义基本相同的单音节连词和双音节连词,对比后不难发现,它们的语用差别主要是由韵律上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组:“并”和“并且”

这两个连词都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

(5)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6)业余学习一定要组织起来,并且坚持下去。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就认为[10],它们用法上的区别除了“并”多用于书面语外还有:

1.“并且”能连接句子,“并”不能。

2.“并且”在连接分句或句子时,有时可以与连接的后一部分用逗号隔开,“并”不能隔开。

3.连接分句时,当后一部分出现主语时,“并且”可以用在这个主语前,也可以用在这个主语后;“并”却只能用在这个主语的后面。

第二组:“虽”和“虽然”

这两个连词都用来表示让步关系,如:

(7)事情虽小,影响却极大。

(8)虽然今天下雨,我们还是玩得很尽兴。

《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11],“虽”意思和用法与“虽然”基本相同,但是只能用在主语的后面,多用于书面。

这是两组同义词,语义相同,句中出现位置不同。与单音词相比较,以上双音词“并且”“虽然”后都可有较长的语音停顿(“并且”后还可用逗号隔开),由于是两个音节,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步,使用也就比较自由,一般置于句首,做篇章主位;单音词“并”“虽”作为连词,它们没有一个音步的韵律分量,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音步,因而后面一般不能停顿,没有了标记主位的停顿,其篇章主位就不够显豁,从而不利于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因而它们一般不置于句首做篇章主位。同时,由于它们不能自身构成一个独立的音步,须粘附在其他音节上,从而在韵律要求很高的口语中使用不够自由,直接导致它们多用于书面语。这两组词之间的对比表明,音节的多少会由于韵律的影响从而决定它是否能置于句首,这也证明置于句首的篇章主位连词有强烈双音化要求的特点主要是由于韵律的原因导致的。

总之,从双音节音步基本形成的中古汉语开始到现代汉语,作为篇章主位的假设连词,它对双音化有强烈的韵律上的要求。篇章主位连词的双音化主要不是语义上的原因,也不是由于外来词的影响,而更多的是由于韵律句法上的需要。所以这类词的双音化没有采用偏正、补充等其他构词方式来充实和扩展语义,而是多采用同义复合和附加词缀的方式。这种方式从语义的角度来说是消极的,它没有充实和扩展词义,而从韵律的角度来说,它顺应了中古时期形成的双音节音步的节奏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A].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频率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3]吴为善.汉语节律的自然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2).

[5]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6]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7]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9]冯胜利.汉语双音化的历史来源[A].史有为.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0]曲阜师范大学本书编写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何锋兵 安徽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 244000)

猜你喜欢

韵律连词
书的国度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偶感
写诗
并列句专项练习
牵手中考复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