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立平: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

2009-03-27孙立平

廉政瞭望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罗斯福红利

孙立平

在08年底的一次论坛上,尽管主题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但在目前的背景下,人们还是把话题集中在这次金融危机上。大家对金融危机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这些共识我概括成这样三句话:第一个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次危机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完全独善其身,置身事外是不太可能的。第二个判断就是这个冬天不太冷,但这个冬天有点长。第三个判断是,我同意吴敬琏的看法,在这次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实际上中国经济就已经出问题了。

问题主要出在发展的方向上。30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几个条件:第一,大量的廉价能源和原材料的存在;第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存在;第三,冷战结束所造成的和平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第四,我称之为处女环境,当时中国的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现在来看,这几个方面都出现了转折:能源和原材料紧张,价格上升,而且资源紧张,价格上升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渐失;和平红利和全球化的红利,现在用得差不多了;最后就是环境污染的代价越来越大。然而,高成本时代已然到来,那么就要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制度安排等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

在经济危机中,消失的不仅仅是财富,随财富一起消失的还有人们的意志与信念。可以说,金融危机决不仅是一场经济的危机,同时也是一场社会的危机;它不仅是一场在社会的经济层面上发生的危机,同时也是一场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危机。

我们知道,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过剩,但究竟是什么产品过剩?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大萧条的一个符号。但实际上,当时卖不出去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包括了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另外一些产品,如房子、汽车、收音机、电话等等,即耐用消费品。当时的美国和西方正处在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过渡的阶段。历史表明,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生产时代转入耐用消费品生产时代是十分艰难的。转不过去就会酿成一场大危机。30年代大萧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中国目前也处在一个社会消费的转型期,我们该如何过这个坎儿呢?我们看看罗斯福当时是怎么做的。他以社会的全面转型来为走出危机创造条件。罗斯福新政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经济层面的,体现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实行所谓凯恩斯主义。在金融和整个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状态的时候,出台一系列紧急措施稳定金融、重振经济。

而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新政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则是以社会变革为主要内容。有人将这个阶段实现的社会变革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的成立,使联邦失业救济成为了半永久性的措施。第二,《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为工会的集体议价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框架。第三,《社会保险法案》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第四,通过《税收法案》,恢复了再分配税体系。

这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通过工会规范劳资关系也许是两个更重要的方面。我们首先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则是规范劳资关系。其措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

30年代大萧条从时间上说是1929年到1941年,1935年的时候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状况很不好,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才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能渡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则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事实证明,通过工会的作用和工人的斗争,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最后形成了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中产阶层是什么?中产阶层就是市场,耐用消费品的市场。这两项变革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一方面,他造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同时给你一个社会保障,不用你担心将来养老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将来看病的问题,你把现在的钱花了吧,不但把现在的钱花了,把将来可能挣的钱也花了吧,这就是按揭或信贷消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社会变革的真正含义了,就是通过社会的变革、社会的改造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不仅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社会变革是重造了一种社会制度,重造了资本主义。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美国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社会的变革,这种社会的变革怎样跟中国建立一个关系?我觉得是内需的关系。温家宝总理说了,要防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具体的含义是保增长,但能够拉动增长的就是三架马车:出口、投资和内需。目前,出口可谓四面楚歌。投资存在很大风险,所以,到最后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内需。

编辑:衡洁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罗斯福红利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健康红利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罗斯福的壮举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