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山水画中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表现

2009-03-25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空灵山水画画家

马 力

摘要: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我国传统文化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手法及内容趋于讲究内涵,讲究文化韵味,讲究“神韵”与“空灵”的艺术风格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神韵空灵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11-01

中国古典传统山水画的形成起始于脱离人物画而独立,是在晋室东迁以后,当时的文人、学士、画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天、地、人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全方位认识人与自然的方法,诸如周易及老庄哲学中,老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天道观和魏晋玄学家的“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和自然、主观和客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表现和再现、具象和抽象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观察自然万物时不仅注意外在的表象,同时也注意内在的体会,这种审美意识的思维方法使古代山水画家重视绘画作品的内涵,强调绘画作品“空灵”、“神韵”的艺术境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有的审美意识与艺术表现风格。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画家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画家郭熙的“景外意”、“意外妙”,清画家笪重光的“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等等审美理论。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影响的体现。

再有中国禅宗佛学的“色空”思想,给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了古代山水画家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佛学的“色空”理念是:凡有形的物质皆称为“色”,看不到的或非物质的皆称为“空”。色空本一体,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没有“色”就无所谓“空”,没有“空”也无所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中国山水画中,墨色可谓“色”,留白可谓“空”。以“色空”观的“空中有色”、“色中有空”之理,巧妙地处理水墨山水艺术的表现形式,会使水墨山水产生即有又无,即实又虚;有中见无,无中见有;实中见虚,虚中见实的艺术效果。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境界之中,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讲究内涵、讲究深度、超旷空灵的艺术境界,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画独有的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禅、道传统哲学的特定中国文化背景影响下,使审美意识的艺术思维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唐代大画家、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目既往返,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精神意趣。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其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虚灵的,是出没太虚自成文理的节奏与和谐。中国山水画家由纷纭万象的观察、凝思、摹写以证悟到“大象无形”,用太空、太虚、无、混茫,来暗示或象征这虚灵的道,这永恒创化着的原理。

中国山水画在六朝初萌芽时宋画家宗炳绘所游历山川于壁上日:“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道”就是实中之虚,即实即虚的境界。明画家李日华说:“绘画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廓彻者未易证人。以虚淡中含意多耳!”。中国山水画中所表现的万象,正是出没太虚而自成文理的,画家由阴阳虚实谱出的节奏,虽涵泳在虚灵中,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抚爱万物而澄怀观道。苏东坡诗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纳万境与群动的空即是中国山水画“空灵”的艺术表现境界。如宋米家云山“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其画面虚空混茫,境界颇大。艺术审美感染力极强。虚空是形象的延续,是境界的扩展,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到五代以至明清时期,无论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逐步完善,还是绘画技法的变化与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画家进一步发扬了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阴阳”学说,在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中,同时将禅学中提出的“虚淡”学说巧妙地运用到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中,加深了绘画作品的内涵。如南唐画家董源说:“写江南山,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画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深沉的境地。尤其是宋代禅宗独盛,提出的“清净本心”、“无障无碍”等禅学理论,对当时画家的艺术审美理念及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画风一改隋唐以前的平面,严谨的艺术风貌,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更加含蓄、潇洒、深邃的艺术境界。这个时期的画家,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无论是运用大写意的技法,还是运用线描以及各种皴法,其作用都是强调并注重中国山水画的“空灵”境界内涵。

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出的“神韵”、“空灵”,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上的审美内涵表现共同塑造了一种“艺术文化”体制,决定并规范了中国艺术基本的美学和民族特色。其艺术的表现与艺术理论的建立,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熏陶下逐渐丰富完善起来的,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独特审美意识及艺术表现形式。

猜你喜欢

空灵山水画画家
我来打开山水画
空灵清爽 蓝色仲夏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酷炫小画家
空灵、轻盈、秀雅的瞿利军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中国传统的“虚静”观与文人园的空灵之美
千载空灵岸 悠悠湘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