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养院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必要性的思考

2009-03-23顾娅萍吴良玉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疗养护士风险管理

顾娅萍 吴良玉

护理工作具有操作的直接性、工作的连续性和病情的动态性,在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机会最多,临床风险事件大多发生在护理工作中。据美国相关调查显示,护士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高于医生和其他人员[1]。近年来随着疗养院业务的拓展,服务对象对医疗护理保健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内涵不断丰富,护理缺陷、投诉时有发生,有必要重新审视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好各环节中的风险监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树立积极、正确的风险意识,进行综合、有效的风险管理,将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1概念

1.1风险风险指人类无法把握与不能确定的事故发生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或为某种损失与预期结果的偏离[2]。

1.2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指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存在于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2]。它是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是可以防范的[4]。

1.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评价及处理服务和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减少或避免机构及部门的经济损失的一种专门的经营管理方法[5]。

2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6]。护理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机体,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实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即使在严格按“三查七对”制度执行的情况下仍有一些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护理行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疗养院的疗养对象均为高龄且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的疗养员,护理工作更具高风险性。发生过一位疗养员误服药的事例,原因是我们护士未执行规范操作,没有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致使这位疗养员将另一位疗养员的药服下,也就是护士没有认识到发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一事例,护理部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将与护理行为有关的风险因素通过学习讨论制定风险预防措施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如制定外出请假制度、各种温馨提示卡、巡视卡。目的是树立护士的风险意识,让她们意识到风险就存在于其刹那间的疏忽大意中,就存在于某个时刻的少说一句、少问一句、少看一眼、少走一步中。

3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护士提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的鉴别能力,减少护理各环节中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达到保障疗养员安全、提升护理品质的目的。

3.1体现预防为主的护理管理原则管理者对差错的处置行为改变为对风险的控制行为,将危险管理提高到安全管理的高度,注重质量管理,使各种潜在的风险得到控制。因此积极而超前的风险管理,比消极的事后处理更全面、更科学。

3.2健全防范护理风险的主要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确保护理风险管理顺利落实的有力保障。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和实施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标准和规范,而不在于谴责个人或追究当事人的过失和责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使护理管理各项制度得到了完善。

3.3体现以疗养员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以尊重、关爱、方便疗养员为主线,最大限度满足疗养员的身心需求。

3.4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通过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风险防范教育,重视对护理各环节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护理内在质量。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护理管理者不断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真正做到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4规避护理风险措施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既让医务人员看到我国相关法律走向健全的一面,同时也要求医疗机构尽快规范

医疗行为,规避医疗风险。

4.1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随着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医疗保健等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护士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充分认识护理风险,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将“怕出错”提升到能积极思考“哪里可能出错”的高层次上,做到防微杜渐,真正体现护理行为中的安全保障。

4.2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护理部应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多途径、多渠道反馈机制,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对反馈信息进行客观公正地剖析,制定相应风险处理措施,加强制度学习,护理部应强化对各项护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真正为疗养员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4.3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护理部应不断强化护理“三基三严”培训和护理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从护士的言行举止、礼仪规范入手,加强护士的人文素质教育,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

4.4合理岗位设置护理部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对每一位护士的能力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护士团队配置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干保疗区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既配置适当的护士数量又要达到最佳护士能力的整合。其他岗位按照实际工作合理调配。

4.5协调好护理工作与相关科室接口的工作护理部应主动与相关科室、部门共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查找原因,明确职责,协商解决,并及时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有关信息,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梁化歧,张朝元.护士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中的作用与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7):297

2黄世建,张新平,陈迎春,等.医疗风险及风险管理战略[J].卫生软科学,1999,13(5):10-20

3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4郭永松,华淑芳.医疗风险、责任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3,24(4):1-4

5程红群,陈国良,蔡忠军,等.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94-95

6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收稿日期:2008-12-04)

猜你喜欢

疗养护士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吉林组织先进模范人物参加休假疗养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
论军队疗养院的疗养安全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