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动力学对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启示

2009-03-18程俊花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动力学团体规范

程俊花

【摘要】团体动力学是研究诸如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等团体生活动力方面的社会m理学分支。依据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通过设置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规范、开展适当的竞争和积极的合作、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62-03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和方法诠释

自1945年勒温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办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以来,团体动力学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勒温的团体动力学是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发端于上世纪40年代,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界所关注的中心,虽然它作为一种自觉的运动至20世纪70年代已趋于低潮。但它的内在活力,它的理论、方法和心理观,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团体定力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把团体作为一种心理学上的有机整体,并在这种整体水平上探索人的社会行为的潜在动力。团体动力学主要目的是探求团体的发展、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个体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团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问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构成了团体行为的主要动力。

团体动力学所表现的积极意义有三个方面:(1)它指出了团体行为的主要动力在团体内部。认为团体行为的引起以及强弱,有外部力量的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内部力量。(2)把团体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看作是团体的动力。(3)团体动力学重视人的因素。“从历史的角度来反观团体动力学,它本身具有三个层次的意义。首先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关于团体应如何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和态度。在这种意义上,团体动力学十分强调民主领导的重要性,强调成员参与决策以及团体内合作气氛的意义。其次是关于一套管理技术,如角色表现、团体过程中的观察和反馈等。在这种意义上,团体动力学被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培训I、领导干部培训以及工厂、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再次是一种对团体本质的心理学研究,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其他团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等。这第三种意义是团体动力学的真正的心理学的意义。也是勒温及大部分团体动力学家一致赞同的对团体动力学的定义。它并不依赖于前两种意义,事实上为意识形态和管理实践提供一个更好的科学基础,正是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科学地理解团体生活的本质,却是团体动力学的根本目的。”

二、团体动力学对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启示

“团体动力学的本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作为一种影响团体过程,促进团体效能发挥的途径;其二是作为一种对于团体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我们把团体动力学引入到语文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侧重于前者。所谓团体效能,就是团体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以及团体自身价值的有效体现。在团体动力学的研究中,团体的动力被认为是团体效能发挥的基础和条件。团体目标、团体气氛、团体规范等基本的团体动力学范畴具有动力的因素,都对团体效能的发挥产生潜在的影响。一个成熟的团体应具备以下特征:明确的团体目标、和谐民主的团体气氛、合作的人际关系、有效的团体吸引力及有效的团体影响力。语文新课程教学把班集作为一个团体,在教学过程中,团体效能的发挥同样受到教学目标、课堂规范等诸多因素影响,且团体效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团体效能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可以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发扬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优势,借助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教学目标、课堂规范、课堂气氛、合作与竞争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具体方法流程见下图:

三、团体动力学应用到语文新课程中的方法和途径

(一)语文新课程教学应设置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以班级为一个整体,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它的教学目标就是这个班级师生的共同目标,即所谓的团体目标。首先要选择一个明确富有激励和挑战意义,以及符合实际的团体目标。这个团体目标不但能被所有的团体成员理解和接受,而且能提高团体效能。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为了促进团体效能的发挥,应该选择一个合理明确的团体目标。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疏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使之置于现代教学理论的规范之下,不难发现,虽然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热情和汗水、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工作中的失误、纰漏还真实地存在着,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研究它,审视它,深究它的根之所在,使我们的教学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并且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要依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然后再根据师生的适应力进行适当调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只要做到各个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就能真正起到引导、控制和评价教学全过程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注意:(1)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2)教学目标的提出如果不能一次性完成,就应该成为一个连续不断。步步提高的过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始终处在目标的导向下,内部存在一种需求,一种“紧张系统”,从而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3)任何一项教学目标要最终落实,都必须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二)语文新课程教学需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规范

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规范是团体内部制定或规定的,是每个团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条约和纪律。团体规范对于保障团体生活的稳定、协调和促进团体效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团体规范的主要作用是由团体而产生的团体压力。与命令权威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是强制的性质,但它对于个体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它在改变个体行为方面的效果。有时比权威命令大得多,容易使团体成员产生一致行为。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课堂规范是学生应该遵守的,是教学计划正常实施和教学任务按时完成的保证。课堂规范使学生明白了行为规范的标准,知道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适宜的课堂规范,使学生目标一致,相互合作、建立融洽的情

感,形成愉快和谐的团体氛围,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进取心,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课堂行为。可见,课堂规范对课堂行为和课堂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语文课堂规范非常重要。为了克服以往教师不注意课堂规范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时间的无益消耗和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足,我们可以采取“团体决策”法来制定课堂规范。所谓团体决策,就是在团体领导的指导下,团体成员共同参与其中,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在制定语文课堂规范时应该做到:(1)课堂规范应该明确、合理和必要。能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2)语文课堂规范应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讨论,共同制定。语文课堂规范不可依据教师个人的好恶独断设立,而应经过学生的讨论和认同。(3)语文课堂规范内容的表述应以正向引导为主。研究表明:主要指向惩罚的规范常常会引导学生关注消极方面,反而淡化学生的积极动机与态度,不利于课堂行为与课堂学习。积极的语言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期望,容易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为学生提供积极的行为目标,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

要塑造良好的课堂行为,确保良好的课堂秩序,仅有课堂规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课堂规范的实施和执行。(1)实施课堂规范应始终如一,公平一贯。规范一旦确立,就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能朝令夕改。(2)执行规范应采用积极的方法。实践证明,行为一旦获得适当的强化,如赞许、表扬等,就会增加其强度,增强其再发生的可能性,并逐渐巩固起来而成为牢固的良好习惯。对于违反规范的学生。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做耐心说服教育。迫不得已,不使用惩罚。(3)应注重对实施规范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教师应多关怀和多做辅导。语文教师根据以前的成功管理经验(原已存在并适宜于多数学生的规范)和原本不存在或没有引起注意的规范(但它们对课堂组织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某些意识、品质确实有利)而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对每一项要求进行解释,使大家明白每一项要求的目的和作用;其次,把这些要求交给学生进行讨论,每位学生都可以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把几项要求具体化,定为课堂规范,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共同遵守。一个成熟的团体拥有控制其成员的一致性压力,但同时又会让团体成员保持己见,承认成员之间的差异。

(三)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开展积极的合作和适宜的竞争

团体动力学主张团体内部应积极开展合作和适宜的竞争。学会合作是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求在让学生学会合作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这是很必要的,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目标的。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竞赛,通过适宜的竞争来激励每个小组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意识。合作——竞争性互动主要发生于学生之间,小组活动是生生互动最常见的群体形态。这种“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在合作中互动,在互动中竞争,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困难、共享成功、完成学习目标,建立积极互赖型关系,同时能减轻学习者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使用目的语,并且能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认为:为了有效地促进团体效能的发挥,应该具有合作的人际关系。同时认为,适宜的竞争能够使团体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激发团体成员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不会影响团体成员间融洽的人际关系。但是,团体内部激烈的竞争,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会影响团体的生活和团体吸引力,严重影响团体效能的有效发挥。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也应是一项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求在让学生学会合作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虽然学生也是以班级这样的团体模式进行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仍以单独练习为主,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教学竞赛时,学生是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学习和活动的,可是学习小组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随机组成的,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只是暂时的,并没有被教师或学生当作一个合作团体,不具有合作团体的鲜明特征。为了保持合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可以采取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将不同性格、不同水平、不同技能等情况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内,各组问情况相似,实力相当。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开展组间公平竞争创造客观条件。因为每个小组的成员起点水平不同,所以小组内应尽量淡化竞争,鼓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但合作学习并不是不要竞争,而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即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合作小组的教学程序:(1)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师明确宣布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应该遵守的课堂规范。(2)在评价每次课的准备活动时,从活动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几方面进行。在课的基本部分,首先是集中教学。集体呈现。教师通过反复示范、精炼讲解和适宜的练习等手段,进行大容量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概念的掌握。然后转入分组教学。(3)告诉学生在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不但要看个人成绩,而且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4)在分组学习中,语文教师巡回指导,随时提供支持。在发现各小组存在普遍的问题时,可以召集各小组进行集中讲解、示范,然后再分组练习。异质分组教学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权。

(四)语文新课程教学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团体动力学对于团体气氛进行了经典性的研究。研究证明:不同的领导方式造成不同的团体气氛,不同的团体气氛对于团体效能的发挥、团体成员以及团体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确认了民主型领导方式的优越性。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利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依据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营造民主的、和谐的、积极的课堂气氛。

具体要做到:(1)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不要厚此薄彼。(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力求做到师生平等相处,打成一

片,建立师生间深厚的感情,使师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在教育情景中形成暂时的统一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3)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有选择的自由。允许、肯定和赞扬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4)在时间的安排上。通过团体讨论对未来做什么心中有数;在分配任务上,合作小组核心的选择和任务分配均由小组成员来决定,教师只提供参考意见:积极与学生一起工作,避免干涉,依据事实,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禁止根据个人好恶赞扬或批评学生的工作;充分了解学生。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在不影响整个班级教学的情况下,要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帮助、指导和援助。

(五)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与评价

对团体进行适时适地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团体的改良和发展。在每次语文课的结束部分,师生应对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小组评价。小组评价要求每小组推出一人(不得重复),对本组这次课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努力做到说出同组伙伴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尚存的不足,以及本组内的合作学习状况、学习态度的表现等。(2)个人评价。要求学生对本次课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以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个人评价,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个人目标,及时进行调整或矫正。(3)教师点评。教师根据自己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和通过小组评价、个人评价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鼓励所得的成绩,并指出应努力的方向。在课结束时预告下次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四、结论

语文新课程教学属于团体行为,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应用于语文教育教学是可行性。语文教育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智慧,太多的情感。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在积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之路上的一个新的探索,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设置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师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规范,能够充分保障语文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效率;开展适当的竞争和积极的合作,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能够确保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动力学团体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用动力学观点解决磁场常见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