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临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2009-03-17郑花兰黄海明陈英霞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2期
关键词:临安市农家乐劳动力

郑花兰 黄海明 丁 勇 陈英霞 

编者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和数量下降是必然趋势,然而浙江省临安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过低,这将影响临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对该市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偏低的原因,就加快临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多数国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现就浙江省临安市的农村劳动力状况作简要分析。

一、 临安市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劳动部门的调查,2007年浙江省临安市农业人口40.9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8.35%,其中:劳动年龄段的人数(16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为26.3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4.3%。

1.男女比例

男性为14.92万人,女性为11.40万人,男女比例为1.3∶1。男性多于女性6个百分点。

2.年龄分布

16~49周岁为18.9万人,占劳动力的71.8%;50~59周岁7.43万人,占劳动力的28.2%。青壮年劳动力占主体。

3.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22.08万人,占83.9%;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为3.88万人,占14.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3680人,仅占1.4%。低学历文化程度占主体。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适应转岗就业的要求

在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3.9%,有初级技能等级的仅占劳动年龄段人数的1.69%,中高级技能等级仅占0.55%。这样低的文化层次和技能水平一般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外出打工只能做一些重活和脏活,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影响了农民外出的积极性。

2.小富即安,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观愿望不强

多数农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小富即安意识较重,恋乡情结较浓,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是制约农民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3.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有待加强

据工商部门登记情况显示,临安市职业中介机构只有10家。职业中介市场发育滞缓,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一些农民想进城却无门路。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往往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合同上的约定不平等。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农民工相关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一是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带领当地农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鼓励他们到外地创业。

二是通过典型示范的形式,组织已成功转产就业的农民典型,现身说法,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切身体会以及思想转变过程介绍给广大农民,从而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三是通过宣传培训的形式,开展有关现代观念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

2.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几年来,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有效转移了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如太湖源镇白沙村,全村有80%以上的劳动力在从事与“农家乐”相关的经营,“农家乐”经营收入占全村收入的90%以上。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农家乐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率。加快於潜、昌化等中心镇的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支持企业搞好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快体制创新,提高发展水平,特别要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小城镇成为三大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和载体。

3.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从2004年临安市开始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以来,已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转移8363人次。要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部门协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素质培训。

①大力开展“订单培训”。重点开展以农家乐、农副产品购销、原料加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就地转移。尤其是新型产业“农家乐”培训,已形成临安市的培训品牌。2007年培训近1000人,并有700多人转入到经营农家乐的队伍中。

②实行“政府买单”培训。以低保对象、残疾人、欠发达乡(镇)农民、低收入农民和有就业意向的农民为重点,按照一定的标准,发放“教育培训券”,赋予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的权利。

③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根据方便农民、相对集中的原则,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培训地点,开展分级分类培训。逐步形成简单技能培训由乡村培训点承担、高技能培训由培训基地承担的培训格局,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农民培训网络。

④健全培训服务体系。依托“临安农民信息网”等信息网络,建立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库、师资库和教材库等数据库,形成劳动力教育培训、组织输送、基地建设、品牌培育、中介服务和信息化管理于一体的“一条龙”培训新机制。

4.强化服务,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①要打破城乡隔离的就业制度,统一考虑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力就业计划中,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要建立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农民工工作。

②要培训规范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和稳定性。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③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务输出协调机构,大力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向镇、村延伸,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服务。

5.深化改革,建立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机制

①要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脱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使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和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障碍。

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允许和鼓励兼业、外出经商务工和离土离乡的农民依法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建设,促进土地使用权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积极发展农村劳务组织,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

浙江省临安市农广校 郑花兰 黄海明 丁 勇 陈英霞

猜你喜欢

临安市农家乐劳动力
农家乐里去休闲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杜鹃花红农家乐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欢迎来咱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烦人的小喇叭
临安市:创新建设科技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