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文化气息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2009-03-16马福霞

关键词:无题数学课曲线

马福霞

“x、y、z,枯燥无味”,这种观念对数学课的评价虽不全面,但毕竟反映了某些同学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的现状,如果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这种情况可能还要差。

一、运用比喻,加强理解

比喻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恰当的比喻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

如在函数教学中,分段函数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难于把它当作一个函数,而是看作几个函数,教学中我运用了这样一个比喻的例子:“一个病人需全身拍片检查,但限于条件,只能分三次拍片,一次是臂部以上,一次是身体中部,一次是下肢,要得到全身片子怎么办?”学生回答说把三张片子拼起来,教师立即抓住“拼起来”做文章,为了表示一个需分定义域求解析式的函数,也要把各种情况“拼起来”,并用大括号民“{”连起来,各段函数是“分工不分家”。

二、运用诗歌,陶冶情操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诗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恰当的时候运用数学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教圆锥曲线这一章时,刚好是春节后第一节课,学生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我讲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新年好!今年春节天气晴朗,气温偏高,在我居住处常听到鸟的鸣叫,使我想起“两个黄鹂鸣翠柳”,学生说“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种情景与我们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能联系上,学生马上意识到—直线 ,这时气氛就活跃了,有的说鸟飞行不可能是直线,有的说即使是直线,也飞不出大气层,有的说飞出大气层就是曲线了,更有哲人般的话语:现实世界中直线运动是相对的,曲线运动是绝对的,教师立即抓住机会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一种特殊的曲线—圆锥曲线。

在几何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用通法解题较繁,运算到中途搁笔的情况,评讲时要肯定学生的思路并运算到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找出简捷的方法,小结时,教师声情并茂地说,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对学生已取得进步的鼓励,也是对没找到合理解法的鞭策。

三、巧用语言,帮助记忆

幽默与风趣是智慧的象征,数学教师应不乏这种智慧。

如在函数教学中,往往会认为截距都是正值,为此,我用投影仪放出鲁迅的一首“无题”诗及另一幅“无题”漫画,问同学,这一诗一画真的无题吗?学生说不是,再问纯碱是碱吗?学生说不是,教师顺势指出,既然“无题”有题,“纯碱”非碱,“截距”非距就无可厚非了。

形体语言有它独特的作用,如在比较底数大于(或大于零小于1)的指数函数图像关系时,笔者紧贴讲台,以讲台边线为x轴,自身为y轴,两臂水平放置为直线y=1,当a越大(或越小)图像越靠近y轴,只要把两臂演示成指数曲线向身体靠近,在学习对数函数时,只要把指数曲线沿直线y=x“翻个身”就可以了。这可以帮助突破难点,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同时也体现出语言在教学中的魅力。

四、注重首尾,寓教于乐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马上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一个富有趣味的结尾,也会产生不同寻常的意义,如能设计既有前呼,又有后应的例子,教学效果会更好。

如在双曲线定义教学中,向学生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利用三个观察哨听到我炮兵阵地炮击时的声音时间差,就可以判断我炮兵阵地的位置,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经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引入双曲线的定义。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多融入一些文化气息,不仅仅是活跃气氛,而且是教师把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但举例应准确,贴近学生生活,不可牵强附会,更不能庸俗化,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教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这种教学艺术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无题数学课曲线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无题
“网红”数学课
梦寐以求的S曲线
曲线的华丽赞美诗
无题
不计算比大小
招魔法练出“腿曲线”
数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