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中优117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03-16王五一林采舜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制种技术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王五一 林采舜 毛一剑 李春生 张小惠

摘要介绍了中优1176临海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以期指导中优1176在临海市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中优117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62-02

中优1176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印尼水田谷型优质、高异交率不育系中9A和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选育的优质、多抗恢复系中恢1176组配的一个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江西省审定,2007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浙江省临海市于2007年引进该组合,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表现生长势旺、株型好、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米质较优及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临海市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1产量表现

2007年临海市杂交稻新品种对比试验,中优1176平均产量达9.073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2008年杂交稻新品种对比试验,中优1176平均产量达9.361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6%;同年临海市种子管理站在江南街道三胜村进行中优1176示范,经验收,示范片平均产量达9.455 t/hm2,该村王希辉户攻关田产量达10.134t/hm2。经调查,2008年临海市各地种植产量普遍在9.0t/hm2左右,而汕优63产量一般仅在8.25t/hm2左右。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中优1176株高110cm左右,株型理想,茎秆粗壮,主茎叶片数16叶左右,剑叶挺,叶色稍淡,抽穗整齐,成熟期落色好。分蘖力较强,单株及大田成穗率较高,有效穗较多,单株成穗12~14个,有效穗约270~300万个/hm2。穗型较大,穗长平均23~25cm,每穗总粒数约170粒,每穗实粒数140粒左右。稻谷长粒型,谷粒长7.0mm、宽2.2mm、长宽比3.2,籽粒饱满、淡黄色、谷壳较薄,稃尖无色,全穗无芒,千粒重24~25g。秧龄弹性一般,需注意控制秧龄在30d以内。

2.2生育期

中优1176全生育期比汕优63短1~2d,比汕优10号长3~4d。在临海市种植可作单、双晚兼用组合,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30d左右,作连晚种植全生育期125d左右。

2.3米质

中优1176米粒外观晶亮透明,粒型细长,米质大部分指标达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经食味品尝,普遍反映米饭软硬适中,食味较佳。

2.4抗性

中优1176倒数第2节间较短,株高较矮,抗倒能力较强。江西省区试安排的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4级、叶瘟3级、穗瘟5级。浙江省“8812”协作组抗性鉴定,该组合苗瘟2.15级、穗瘟4级,表现中抗稻瘟病。临海市2年试种示范大田表现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

3高产栽培技术

中优1176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结实率高,应该走穗粒兼顾高产的路子,经高产攻关试验,目标产量10.05t/hm2,要求有效穗290万个/hm2以上,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4~25g。高产栽培策略是:培育壮秧促早发,超前烤田提高成穗率,科学肥水管理防倒伏,充分发挥其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优势。

3.1旱育稀播,培育带蘖矮壮秧

中优1176在临海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30d左右,比汕优63略短,播期适宜在5月25日左右;作连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5d左右,比汕优10号略长,播期适宜在6月15日左右。育秧技术宜采用旱育稀播技术。具体操作如下:1hm2大田准备苗床面积450m2,使用壮秧营养剂15包(1.5kg/包),播种量控制在9.75kg左右。播种前实行种子消毒处理,用施百克间歇浸种24h,再用10%吡虫啉粉剂或35%好安威干拌种剂拌种,然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苗床期恶苗病、稻蓟马和稻虱。播种覆土后,每30m2苗床施用40%旱秧灵乳油5mL或36%水旱灵乳油6mL,对水2.5kg均匀喷施在畦面上,可有效防除杂草。苗床期间要及时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适时适量浇水,三叶一心期前后若苗色发黄可用0.5%尿素液施1次追肥,拔秧前4~5d施1次起身肥,每30m2苗床用尿素750g对水120kg浇施。秧龄控制在25d左右。通过以上措施,可培育出秧苗扁蒲粗壮、根系发达、每苗带蘖2~3个的矮壮秧。

3.2宽行窄株,通风透光健身栽培

采用宽行窄株和东西行向移栽。掌握行距26.4~29.7cm,株距16.5~19.8cm,栽插密度19~21万丛/hm2,单本插,落田苗60~70万株/hm2。宽行窄株和东西行向移栽,有利于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度,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有利于矿物质吸收和同化物积累,增加茎粗,减轻稻株发病率,达到健身栽培的目的。另外,宽行窄株种植也有利于农事操作。

3.3科学施肥,控氮增磷钾防倒伏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在施肥上实行控氮增磷钾和严控后期氮肥用量,以防倒伏,并有利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具体施用上采取“前重、中控、后补”方法,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适施穗肥,其用量比例掌握在约6∶3∶1,总用量在施腐熟有机肥12t/hm2或生物有机肥2 100 kg/hm2的基础上,施纯N 165kg/hm2左右、P2O590kg/hm2左右、K2O 180kg/hm2 左右。

3.4好气灌溉,适时搁田强根壮秆

抓好好气灌溉水浆管理工作,除插秧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施肥、防治病虫等环节保持一定的水层外,其他时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以起到前中期“旺根促蘖壮秆”、后期“养根保叶”防早衰作用。适时烤搁田,以利强根壮秆,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防止后期倒伏。当田间苗数达到计划有效穗数的90%左右时即开始烤搁田,即茎蘖数达到260万个/hm2左右时进行烤搁田。最高苗数控制在410万株/hm2左右,成穗率力争达到70%以上。

3.5预防为主,抓好防病治虫工作

根据当地病虫情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践证明,在水稻抽穗破口之前5~7d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爱苗,用量450mL/hm2,既可有效防治水稻后期纹枯病和稻曲病,又能起到调节水稻生长、确保后期青秆黄熟的作用。另外,在稻瘟病重发区,应注意防治稻瘟病1~2次,在水稻破口期与齐穗期各用药1次,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12%施稻灵。

4制种技术

中优1176在浙江一般采用夏季制种,最佳授粉期宜安排在8月上中旬,夏季制种父本播始历期约94d,母本播始历期约57d,合理播差为:I期父本与母本时差为37d左右,叶差为7.3叶左右。最佳花期相遇标准为Ⅰ期父本比母本早1~2d左右始穗。父母本花期相遇的理想幼穗分化进程为:在幼穗分化Ⅲ期前,父本比母本快1.0期,V期左右父本比母本快0.5期。若发现花期偏离最佳相遇标准2d以上应及时进行花期调整,主要有肥水、多效唑、九二○调控等措施。在花期相遇的情况下,喷施九二○ 120g/hm2,分3次喷施,第1次在母本见穗5%时,喷九二○ 30g/hm2,单喷母本;第2次喷九二○ 60g/hm2,单喷母本;第3次喷九二○ 30g/hm2,父母本同喷。中优1176制种结实率高,易达高产,一般制种产量可达3 000kg/hm2以上。

5参考文献

[1] 李春生,张小惠,叶元林,等.中9优1176亲本特征特性及秋制技术[J].中国稻米,2006(5):28-29.

猜你喜欢

制种技术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