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稻赣亚I号在新建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09-03-16徐樟海徐九忠胡华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

胡 铭 徐樟海 徐九忠 胡华山 孙 芬

摘要介绍了赣亚I号在新建县鄱阳湖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赣亚I号大面积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赣亚I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高产;江西新建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61-01

赣亚I号系江西省滨湖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超级稻育种思路,利用“培矮64S”与优良籼、粳型恢复系“Hb-01”配组选育而成。运用籼、粳亚种间远缘杂交,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高抗、适应性广等特点,并具有超强优势的水稻新品种。赣亚I号已成为2009年新建县鄱阳湖地区主推水稻品种。

1种植表现

1.1农艺性状

该品种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弹性大,叶挺而厚,叶片剑形,叶片苗期色深、窄,中后期大小适中、上举,分蘖力极强,成熟率高,后期落色好,不早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新建县于2006年引进试验;2007年在新建县鄱阳湖地区象山镇3个村农户示范推广种植3.3hm2;2008年在新建县鄱阳湖地区扩大种植面积733.3hm2,其中2007年在象山镇大桥村伍垅自然村熊水孙户种植了2.5hm2,示范单产高达10.74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8.5%,有效穗数258.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219.5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5.1g左右。

1.2生育期

赣亚I号属感光型组合,生育期的长短受温度条件制约,生育期间温度高,生育期缩短;反之,则会延长。根据2006~2008年试验种植结果,2006年在新建县乐化镇江桥村雷元贵户示范种植0.14hm2作中稻栽培,4月29日播种,6月5日移栽,9月23日收割,全生育期138d。2007年在新建县象山镇东湖村四坊自然村胡声鑫户连片种植4hm2作中稻栽培,5月10日播种,6月12日移栽,10月10日收割,全生育期142d。2008年在新建县鄱阳湖地区作中稻栽培,农户普遍在5月初播种,6月中旬移栽,9月底前收割完毕,全生育期135 d左右。

1.3抗性

该品种抗倒伏力强,耐涝、耐高温,在前期遇内涝5~7d、中后期遇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结实率仍达80%以上,株高118cm左右。稻瘟病抗性:苗瘟0级、叶瘟2级、穗瘟5级,适应性比较强,个别田块后期有轻度稻曲病发生。

1.4产量

2007年在新建县鄱阳湖地区象山镇东湖村四坊自然村某户种植1.0hm2,种植在低洼处,尽管从苗期、移栽分蘖期和抽穗扬花灌浆期遇到强降雨袭击,移栽分蘖期内涝淹顶5~7d,后期抽穗扬花灌浆突遇37℃以上高温,仍然获得高产10.575t/hm2。2008年8月中旬前后南昌鄱阳湖地区受高温影响20多天,中稻品种结实率普遍偏低,而在9月27日新建县象山镇北垱村邓家自然村某户种植8hm2,平均产量10.125t/hm2,最高单产10.650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2.3%,该组合在高水平地力条件下更具有超高产增产潜力。

1.5米质

经省区试统一供样,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9%,精米率76.1%,整精米率67.1%,谷粒长5.9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46%,垩白度8.4%,透明度2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46mm,直链淀粉含量20.0%,蛋白质含量10.9%。10项指标中有8项指标达国际1级优质米标准,2项指标达国家2级优质标准。该品种品质好,外观晶莹透亮,米型长,口味佳,深受种植户青睐。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选择适时稀播种,培育壮秧

该品种在新建县鄱阳湖地区种植,作中稻栽培全生育137d左右,宜在5月中旬播种,秧苗控制在35d内,6月中、下旬移栽完毕,作晚稻6月中旬前播种,秧龄不超过30d。秧苗1叶1心时必须喷多效唑。要疏播培育壮秧,播种量为120kg/hm2左右,壮秧标准为秧茎宽厚富弹性,单株带蘖2~3个,且根系粗壮发达,无病虫害。移栽前3~4d施送嫁肥,喷送嫁药。

2.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根据该品种高产田的产量构成,一般有效穗247.5万穗/hm2,穗总粒220粒,穗实粒198粒,结实率80.3%左右,千粒重25.6g左右。该组合分蘖力极强,可适当疏植,植株行距19cm×25cm,栽75~85万株/hm2基本苗,并注意浅播,播后2~3d查苗、补苗。栽植密度一般为16.7cm×26.7cm,每蔸插2粒谷的秧,保证插足基本苗140万株/hm2左右。经试验,该组合适合于SRI栽培,密度为33.3cm×33.3cm。

2.3科学施肥,以水调肥,健壮栽培

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挺直,耐肥抗倒,应采取的施肥原则是:促早长,攻大穗,补结实,增粒重,保后劲。高产田全期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N、P、K配合施用,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情施穗粒肥,大田总施氮量为180~225kg/hm2,N∶P∶K为1.0∶0.5∶1.0。管水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蔸返青,间歇灌溉分蘖,最高苗达到375万株/hm2时排晒田,田要晒透。有水壮苞抽穗,干湿交替壮籽,既提高抗病能力,又提高稻谷产量,且节约资金。控制无效分蘖,晒田时采用多次轻晒方式,收割前切忌断水过早,应在收割前7d才开沟断水。如(下转第163页)

(上接第161页)

断水过早易影响结实率、充实度,并在抽穗前喷洒爱苗,提高结实率和饱满度。

2.4驱雀驱鼠,综合防治病虫害

播种前用锐劲特5%悬浮种衣剂拌种,促根壮苗,有明显驱逐鼠雀作用。移栽前打好送嫁药。分蘖期及拔节期注意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叶稻瘟。穗期做好穗颈稻病的防治。

3参考文献

[1] 雷贵明,卢隧坚.灵川县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11):22-23.

猜你喜欢

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徽两优898在贵池区种植表现及直播栽培技术
杂交早籼稻欣荣优5号在兴国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超级稻早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0858水稻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