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2009-03-16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余 慧

摘要介绍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茬、整地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准备与处理、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玉米大面积优质生产。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全膜双垄沟播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46-0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通过大小垄面全地面覆盖,充分接纳作物生育期降水,特别是春季5~10mm的微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进入播种沟,有效解决春季干旱影响播种的问题,达到最大限度蓄纳降水、抗旱保墒的集水效果。2006年彭阳县从甘肃引进该项技术,结合秋覆膜、早春顶凌覆膜、留膜留茬越冬、免耕等保墒抗旱技术,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据2008年长城塬试验、示范田测定: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玉米苗期0~20cm土壤含水量比半膜覆盖高6.3%;0~20cm有效地温平均增加1.5℃,全生育期增温240℃。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比半膜覆盖种植玉米增加产值3 163.5元/hm2,净增产值2 745元/hm2,增幅33.3%。现将该技术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1选地选茬

1.1严格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川、台、塬地、梯田坡度在15°以下的地块。

1.2科学选茬

玉米植株高大,生长旺盛,生育期间消耗水分、养分较多,前作应优先选用低秆养地作物,适宜前茬有豆类、小麦、马铃薯等,也可以适当连作。

2整地施肥

2.1翻耕整地

要求进行2次整地:一是伏秋深耕,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翻土整地,耕深达20~25cm,伏耕后遇雨及时耙耱保墒;二是覆膜前浅耕,即在覆膜前浅耕整地,平整地表,若采用机械起垄或机械覆膜,最好利用旋耕机耕地,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为覆膜、播种、促进出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2施肥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加大肥料施用量。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5~60t/hm2(若计划采用1膜2年用,由于第2年施肥困难,第1年农肥施用量应增加到90t/hm2以上),化学肥料按目标产量定,最好采用配方施肥。

3划行起垄

3.1制作划行器

用木材或钢筋材料,制作大行齿距70cm、小行齿距40cm的标准划行器。

3.2划行

用制作好的划行器进行划行,每带分为大小双行,总带宽110cm,大行70cm,小行40cm。划行时首先距地边35cm处划一边线,然后沿边线按照一小垄一大垄的顺序划完全田。

3.3起垄

3.3.1起垄要求。川、台、塬地、梯田按川道走向开沟起垄,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每个垄沟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2个集雨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垄面水平整洁。

3.3.2起垄方式。一是推荐使用由榆中县荣盛农机厂研制生产的或自制的小型起垄机,用开沟器沿小行划线开沟起垄。二是用步犁开沟起垄,沿小垄划线来回向中间翻耕起小垄,将起垄时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垄中间形成大垄面,用整形器整理垄面,使垄面隆起,防止形成凹槽不利于集雨。要求起垄覆膜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4覆膜

4.1覆膜时间

4.1.1秋季覆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耱,清理根茬,在10月中下旬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有效阻止秋、冬、春3季水分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但是地膜在田间保留时间长,要加强冬季管理,秸秆富余的地区可用秸秆覆盖护膜。

4.1.2早春顶凌覆膜。早春3月上中旬土壤消冻15cm时,起垄覆膜。此时覆膜可有效阻止春季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保墒增温效果好。可利用春节刚过、劳力充足的农闲时间进行起垄覆膜。

4.1.3播期覆膜。在玉米播种期抢墒覆膜。

4.2覆膜方式

4.2.1人工覆膜。选用厚0.008~0.01mm、宽120cm的地膜。沿边线开5cm深的浅沟,地膜展开后,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在大垄中间,沿地膜每隔1m左右,用铁锹从膜边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m横压土腰带。覆完第1幅膜后,将第2幅膜的一边与第1幅膜在大垄中间相接,膜与膜不重叠,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依此类推铺完全田。覆膜时要将地膜拉展铺平,从垄面取土后,应随即整平。

4.2.2机械覆膜。地膜选用与人工覆膜相同,机械推荐使用由榆中县荣盛农机厂研制生产的施肥、起垄、覆膜联合作业机,用拖拉机牵引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覆膜作业。其覆膜质量好、进度快、节省地膜,但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并要有专人检查质量和压土腰带。

4.3覆后管理

秋覆膜或早春覆膜田间覆膜7d左右后,在垄沟内每隔50cm处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以使降水渗入。同时要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造成揭膜。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要及时用细土盖严。

5种子准备与处理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温效果十分明显,一般玉米生育期可较半膜覆盖提前10d左右。因此,宜选择比半膜使用品种生育期长7~10d或所需积温多150~230℃,株型紧凑、适于密植,青秆成熟、不易早衰,抗逆、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种优良,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玉米杂交品种。玉米统一使用包衣种子。

6播种

6.1播种时间

当地表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适播期内若降雨要抢墒播种。

6.3播种方式

采用点播器按规定的株距破膜穴播,将种子播种在垄沟内,一般播深4~5cm,点播后随手按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防止吊苗、粉籽现象发生。

6.2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应按照各区域土壤肥力高低、立地条件好差、选用品种特性和实践生产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播种时1穴点2粒为好。

7田间管理

7.1苗期管理技术

7.1.1破土引苗。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玉米在播种覆土后遇雨容易形成板结的蘑菇帽,如不及时破除,易导致幼苗难以出土或出苗有先有后、参差不齐,影响整齐度,进而影响产量,所以要及时破土引苗。在玉米胚芽鞘破土而出之前,压碎板结;有些幼苗钻入播种孔旁的膜内,紧贴地面不能出土,极易造成烧苗,要用手将苗引出膜孔,壅土扶正,使其正常生长。

7.1.2查苗补苗。出苗期要随时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播种时,要在地头覆膜点播预备用苗,用于移栽补苗)。方法是在缺苗处挖土开一小孔,将幼苗放入小孔中,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

7.1.3间苗、定苗。玉米应坚持“3叶间、5叶定”的原则,即出苗后2~3片叶开展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展开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

7.1.4及时打杈。全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大量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只能消耗养分。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勤看,及时将分蘖掰掉或割除。

7.2中期管理技术

进入大喇叭口期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2株距间打孔,深施肥料;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kg水中,制成液体肥,用壶对每孔浇灌。同时注意配合施用锌肥。

7.3后期管理技术

玉米生育后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防治病虫,若发现植株发黄、叶色变淡等缺肥症状,应追施增粒肥,一般追施尿素75kg/hm2。应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合理选用农药,科学对症用药,及时防治各类病虫害,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8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有光泽时收获。若是“一膜两用”的田块,利用秸秆覆盖保护地膜,以便下年免耕栽培。

9参考文献

[1] 陈官印,田荣燕.鲜食玉米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3):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