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月崇拜与民俗文化

2009-03-15黄金华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团圆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圆”的民族:逢年过节要“团圆”,为人处世须“圆滑”,功成名就是“圆满”。正是对“圆”的敏感和关注,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对后代文明起过巨大作用的“轮”,这是一种“最优化”的智慧物——早期发明中唯一无法在自然界找到模仿原型的创造。就文字的起源看,汉语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如“日”是一个圆,中间有代表火焰的一画。“月”是半个或残缺的圆(月牙儿)被分割成蛾眉形。[1]可见,对“圆”的崇拜自古而然,又因“圆”而团圆,月圆而人圆,月的圆缺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启迪,这首先表现在我们的民俗节日方面,如除夕夜的“团圆饭”、元宵节的“汤圆”、中秋节的“团圆饼”,都离不开一个“圆”字,都要求阖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团圆意识习习相因,代代相传,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处缓缓流淌,源远流长。

我国与二十四节气同时并行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的朔望之间。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月”的朔望圆缺,如太初历即俗称的农历,以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叫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玉烛宝典》记载:“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所谓“元”者,始也,对于无限的时间之“轮”而言,每一个起点都意味着必然的终点,周而复始,运转无穷。而所谓“三元”,是指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一元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延续至今,改称春节,民间谓之“过年”,乃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2]春节前夜即腊月三十,俗称“除夕”,是夜全家团聚在灯前炉旁,美酒佳肴,谓吃“团圆饭”;叙旧话新,通宵不眠,谓之“守岁”。

望日月圆,为月之十五,古代术数在方士、道家传播时,也常有“三元”之说,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该神为正月十五日生,是为“上元”;地官赦罪,该神为七月十五日生,是为“中元”;水官解厄,该神为十月十五日生,是为“下元”,都演变成为节日。上元节为一年的第一个望日,大吉大利,发展为“元宵”节,又叫“灯节”。这是春节后的又一盛大节日,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元宵又名“汤圆”“汤团”“圆不落角”,其外形“团团圆圆”,故每逢喜庆之日或亲友远别之时,都要郑重食之,取其“团圆”之义。中元节按元代周密的《乾淳岁时记》所述:“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做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于此日祀先。”[2]民间称此为“鬼节”,既是为亡魂超度,祝福他们早日轮回转世,同时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沟通阴阳两界,以求人鬼团圆。八月望日为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是流传至今最为著名的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其团圆意识最浓烈、最典型。旧俗中的这一天家人必须团聚。《帝京景物略·春场》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一天月圆如镜,民间吃月饼,以月饼之“圆”象征团圆,可见“月”的团圆意象早已深入民心。苏东坡有咏“小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以饼喻月,首次将“月”和“饼”联系在一起,从此,月饼和团圆就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节日不可或缺的点缀,直到今天,北方仍有人将月饼称之为“团圆饼”。

农历中几乎半数以上的望日都发展成了节日,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百花生日,因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花信或早或迟,花朝节也有二月二日或二月十二日),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等,这些民俗节日之所以定在月之十五,即与国人古老的神灵崇拜月之“圆”密切相关。从我国古代女子拜月祈祷的习俗来看,满月容易使人联想到团圆,何况还有一个专司婚姻的“月下老人”,所以年当婚嫁的少女或丈夫远游的思妇,都会在月圆之夜设案焚香,虔心跪拜,以求天赐良缘,夫妻团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了中国恋人最经典最通俗的爱情描绘;花前月下的身影成了两情相悦、两心相知的最好见证,至今仍是恋爱的代名词;孩子出生一个月时的“满月酒”,是一个人除生日之外第一个最重要的日子。民间婚联也大多以此为题,如“描花四季花常好,绘月千年月永圆”“花好月圆昔日曾共砚,志同道合今宵庆合欢”,以圆月象征人间婚姻的和谐美满,幸福长久。据史书记载,秦祭八神,月神排第六,日神排第七。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月亮比太阳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月的阴晴圆缺决定着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有“后羿射日”和“女娲捧月”“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才有苏轼“还酹江月”的苍凉感慨,才有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一腔豪情,才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美景。“月”成了至情至性的倾述对象,这实际是源于古人对于圆月的崇拜心理。

国人素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点。他们朴素地认为,天像一个圆形的盖子,罩在方形的大地上,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山川树木。这种观念因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关系以及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相吻合而被广泛传播。《大戴礼·曾子天圆》上说过“天道之圆”,《易》中有“蓍之德,圆而神”。《论语义疏》解说道:“伦者,轮也”,对《论语》的评价是“义旨周密,圆转无穷,如车之轮。”而蕴藏着中华文化精髓、凝聚着民族智慧、充满着哲理思辨的“太极图”,由黑白两“道”旋转成一个动态却封闭的“圆”,作为华夏文明的结晶,让世世代代的人们顶礼膜拜。可见,伦理之义,智慧之要皆在于“圆”。“圆”不仅被看作是“天道”,而且被认为是“远而不穷”的神力,对圆的敬重也就是对天的崇拜。而“明德当圆,行当方也”。过去皇帝和高官的车舆 ,圆圆的伞盖,方方的车头,圆以象天,方以法地,智圆而行方,这是古人奉为圭臬的法则。[3]“圆”的智慧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过去的钱币几乎历朝历代都被铸成外圆内方,这种圆形方孔的形状“外法天,内法地”,被人们亲切而戏谑地称做“孔方兄”;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筷子也被制成上方下圆,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北京的天坛是圆形建筑,地坛是方形建筑,既是方圆结合的典范,也是敬天思想的物化。对于古代的一般民众来说,“圆”就是一种敬天吉祥、万事如意的同义语。久而久之,人们对圆的理解形成了心理上的谐振,凝聚成难以分解的向心力,也迸发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文化认同感。于是,“圆”已成为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标准。“明哲保身”“中庸适度”,看似稳重得体,实则内向封闭:孤家寡人,孤芳自赏,固步自封,坐井观天,构筑了我们“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教导着来去匆匆的人们“万俗皆走圆”。

古老的团圆意识仿佛是打在我们身上难以磨灭的烙印,使我们特别钟情于“团圆”,并升华为挥之不去的“大团圆”情结。许多传统的戏曲节目,虽然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但结尾必定男子状元及第,女子凤冠霞帔,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双喜临门,谓之“大团圆”,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情节模式。即便是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窦娥冤》《长生殿》《西厢记》,梁祝双双化蝶,窦娥沉冤昭雪,唐明皇与杨贵纪生死爱恋,崔莺莺与张生梦中缠绵,无不是团圆心理的一种补偿,是“大团圆”模式的变形夸张。可见,“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的最深处,化作浓郁难解的潜意识,在最不经意的时间、地点,以最不自觉而又最直白的方式表现出来。

“圆”看似完美无缺、尽善尽美,圆圈本身却意味着狭隘、封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美中不足。在中国漫长的“团圆”文化中,一味求“圆”的结果是造成相对保守的思维态势和安土重迁、缺乏冒险精神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观念的呆滞、僵化,自以为是,患得患失,稍遇挫折便萎靡不振,心灰意懒,甚至从此悲观绝望,消极避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团圆”又是对远古历史的深情缅怀,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美满的人生,恰恰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极富民族特色和人性魅力的精粹所在。

【参考文献】

[1]温天.神与物游巧夺天工的智慧[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0).1.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8).

[3]程麻.中国心理偏失:圆满崇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2).1.

(作者简介:黄金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团圆
在团圆的日子里
和谁在团圆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守护团圆
团圆
盼团圆等
作家手稿
团圆的日子
过新年
中秋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