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党的思想建设的着力点

2009-03-14林学启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

[摘 要]改革创新党的思想建设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着力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建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理论武装

作者简介:林学启,山东省委党校党史部教师,博士。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是结合发展变化的实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首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成不变和干巴巴的教条,变成了简单的说教,脱离了群众活生生的实践,那就不会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干部和群众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与侵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在与各种谬误的斗争中确立、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入人心的。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首先要看我们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及其运用能力。全党同志都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立言”和“立行”上多下功夫,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只要我们党正确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改革与建设的实践,并取得重大成就,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就有说服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就势必日益巩固和加强。

二、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一)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应当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着力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进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引导人们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大力推动人民群众的亲身实践,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是把和谐社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的有效载体,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各项群众性实践活动都应突出思想教育内涵,贯注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

(三)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实践证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既是无法避免的,又是必须加以引领的。同时,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四)加强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感染和熏陶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三、必须着力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有效性

第一,切实提高对理论武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要的是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错误思想认识问题。这就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自觉科学地运用理论,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自觉地把理论学习与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结合起来,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

第二,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大众化,不能就理论学理论,要善于在“融入”、“结合”上做文章。一是把理论武装同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创新理论分析回答问题,在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思想问题中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把理论武装同党组织生活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的教育的主课,党的生活的主题,使广大党员比一般群众学得更深、用得更好,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实践者。

第三,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制度约束。要做好理论武装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并统筹安排、健全机制。一是制定规划。理论武装一定要有战略考虑,长计划,短安排,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这样才能深入持久、取得实效。二是领导带头。强化理论武装工作,领导班子是龙头。学习中心组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每项学习应科学确定主题和讨论题,积极引导,启迪探索。三是加强检查评估。对班子和个人的理论学习情况,对地方和部门的理论武装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总结新鲜经验,推广成功做法。对理论武装工作的成效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评估。

第四,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途径。要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成效,就必须在创新理论武装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应积极探索,多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模拟式、答疑式、菜单式等新的方式方法,多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寓教于日常活动中,把理论武装工作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以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理论武装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五、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理论武装工作,要紧密联系当今国际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把握当今国际的大背景、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国际国内的基本态势;要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实际,注重世界观的改造。理论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要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同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紧密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宗旨意识是否坚强。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化工企业护卫工作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强化研究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