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

2009-03-14杨红霞史红心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邓小平

杨红霞 史红心

[摘 要]30年前的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新的一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带领我们开创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析其改革思想的形成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开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平以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刻分析改革前中国的现实、面临的国际环境,解析了中国必须改革及怎样改的一系列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邓小平 改革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了2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国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中国在搞社会主义的时候,总体上照抄照搬了前苏联的体制模式,整个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文化意识形态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1957年以后,“左”的路线错误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陷入全面内乱状态。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市场供应严重短缺;政治上,冤家错案成堆,国家政治生活十分混乱,党内生活极不正常,党的威信受到极大损害;思想上,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思想十分僵化,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趁机泛滥开来。面对这种情况,尚在台下的邓小平同志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正如后来邓小平后来一再谈到的,“文化大革命”从反面坚定了他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决心。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当时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职务的华国锋错误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整个国民经济在1977年和1978年仍处于徘徊的局面。发展的徘徊使邓小平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问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要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

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正逐渐成为时代主题。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范围内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力量在不断地加强,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整个国际局势出现了一系列趋于缓和的迹象。中美关系有了实质进展,1979年1月1日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都有巨大发展。国际局势的缓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我们发现,不仅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历了长足发展,连原来同一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也跑到了我们前面。日本、德国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取得的,与他们相比,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滞后,必然引起人们对两种制度的比较。如果在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优越性无从体现,人们必然会滋长悲观情绪,从而影响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前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很快,周边国家经济腾飞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的高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深刻剖析社会现实和面临的国际形势的基础上,邓小平极其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社会主义,任何别的道路都只能是“死路一条”。向什么方向改,怎样改?邓小平鲜明地提出,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发展道路。邓小平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还要从历史中寻找原因。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广安县一个农村家庭,1920年夏天,年仅16岁的他赶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受十月革命影响,邓小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经历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者和创建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中国建立后,邓小平又参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1956年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在担任总书记期间,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那个时候,他就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认识。尤其是5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参与了我国对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初步尝试。这次改革尝试为邓小平1978年改革决心的树立奠定了基础。长期的革命生涯,使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他认为,尽管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弊端,需要进行改革,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外部思想因素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相信中国革命的实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但是在革命初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过于教条化,一切从本本出发,盲目套用,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后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始终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毛泽东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倡实事求是,这一点对邓小平影响巨大。邓小平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我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②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可以说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5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46页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幽默邓小平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