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日本虐待儿童问题分析

2009-03-14师艳荣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日本对策

[摘 要]日本虐待儿童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儿童受虐致死案件的频繁曝光,日本虐待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键词]日本 虐待儿童 原因 对策

作者简介:师艳荣(1978-),女,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助理研究员。

虐待儿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虐待儿童的现象。有关虐待儿童的概念界定因国而异。日本2000年5月颁布的《防止虐待儿童法》将虐待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等保护者或监护者对其所监护的未满18周岁儿童进行的如下行为,均视为虐待:儿童身体有外伤或者对儿童施加了令其恐惧的暴力行为;猥亵或强迫儿童发生性行为;不给饮食或长期弃置不管等导致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的行为;对儿童造成严重心理伤害的言行。”[1] 虐待儿童行为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对儿童的殴打等身体暴行属显性虐待,而隐性的性虐待、忽视及心理虐待对儿童的伤害更大。

一、新世纪日本虐待儿童问题愈演愈烈

日本虐待儿童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后,虐待儿童事件急剧增多。1995-2005年的短短10年间,虐待儿童事件增加了约13倍。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显示,2000年政府设立的辅导中心接到的虐待儿童事件数量比上年增加了62%。分布于全国的儿童咨询所共受理了18804起虐待儿童事件,数量上约是上一年度的1.5倍,受虐待的儿童半数以上是学龄前儿童。[2]对此,日本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颁布了《防止虐待儿童法》。尽管如此,日本虐待儿童现象仍然有增无减,儿童咨询所受理的虐待儿童事件不断增多。2001-2006年,每年的虐待儿童事件分别为23274件、23738件、26569件、33408件、34472件和37323件,2007年突破了4万件大关,高达40639件。[3]不仅如此,受虐待致死的儿童人数不断增多。仅2001年前3个月,受父母虐待致死的17岁以下儿童和幼儿就多达1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人。[4] 2003年,51名儿童因父母或监护人的虐待或疏忽而死。2004年,58名儿童受虐待而死,其中有24名是未满周岁的婴儿。2007年受虐待致死儿童为37人,显著下降。[5]但是,2008年上半年,又有29名儿童被虐而死,同比增加11人。[6]可见,新世纪以来,日本虐待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日本虐待儿童的类型包括身体虐待(殴打等)、弃置不管(不给饮食)、性虐待(猥亵或强迫儿童发生性行为)和心理虐待(在语言或态度上伤害儿童)。对儿童的虐待主要是身体虐待,其次是弃置不管。2001-2007年,儿童咨询所每年接待的虐待儿童事件中,身体虐待的比例分别为46.5%、46.1%、45.2%、44.5%、42.7%、41.2%和40.1%;弃置不管的比例分别为37.8%、37.7%、38.2%、36.7%、37.5%、38.5%和38.0%。[7]在对儿童施虐者中,主要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而且亲生母亲虐待孩子的比例远远高于亲生父亲,其比例约是亲生父亲的3倍。2002-2007年,儿童咨询所每年受理的虐待儿童事件中,施虐者为亲生母亲的比例均高达60%以上;施虐者为亲生父亲的比例均在20%以上。[8]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新世纪日本虐待儿童问题愈演愈烈。而被曝光的虐待儿童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实际发生数要远远高于统计数字。虐待儿童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受虐儿童变得极度自卑、焦虑、抑郁、胆怯和缺乏自信,甚至成年后会变成施虐者,去虐待自己的孩子。

二、日本虐待儿童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新世纪日本虐待儿童问题日益严重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战后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日本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然而,经济发展的代价也很高。在家庭方面,主要表现在父母与孩子的感情逐渐淡薄。职业女性的增多,使得母乳喂养时间大幅度缩短。为培养浓厚的母子感情,母乳喂养婴儿必须达到足够长的时间。而20世纪70年代后,母乳哺乳时间大幅度缩短,出生后不满1周岁就用奶粉代替母乳的占80%。保育所数量的增多,虽然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但也大大缩短了父母与孩子共处的时间,使得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变得淡薄。特别是父亲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更短,父亲早出晚归,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对父亲也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家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放任不管、漠不关心。

第二、社会经济状况不佳导致问题家庭增多

遭受虐待的儿童大部分生活在家庭经济收入拮据、单亲家庭、夫妇不和等问题家庭中。而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成萧条”使得日本贫困家庭增加。厚生劳动省发表的2007年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显示,感觉“生活艰难”的家庭比例连续6年上升,达到创纪录的57.2%。[9]经济上的贫困很容易使人产生烦躁情绪,家庭矛盾也会随之增加。夫妻关系不和、家庭暴力频发、单亲家庭数量大幅攀升,导致儿童成长环境恶化,虐待儿童事件不断增多。特别是年轻夫妇很容易将生活上的不如意转嫁到孩子身上。

第三、日本母亲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目前,日本仍有很多女性在结婚生子后,成为专职家庭主妇。她们没有经济来源,社会地位低下。丈夫和孩子成为她们的精神寄托,照顾和教育孩子成为她们的主要职责。现在的日本家庭,由于丈夫工作繁忙,育儿的重担基本上都压在母亲身上。缺乏帮助、育儿压力大使得她们对孩子的态度越来越粗暴,严重者会发生虐待儿童现象。

此外,儿童个体因素,如早产、存在智力障碍、性格暴躁等也容易遭受父母或监护者的虐待。未婚少女母亲增多、缺乏长辈的帮助、社区联系松散等也是导致虐待儿童事件多发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随着儿童被虐待致死案件的不断曝光,近年来,虐待儿童案件越来越受关注。日本政府为了防止虐待儿童事件的进一步增多,采取了立法等一系列干预措施。2000年5月,日本颁布了《防止虐待儿童法》。该法规定公民有义务对自己看到的虐待儿童行为或是嫌疑事件进行通告,特别是教师和医生等一旦发现有儿童被虐待、有义务向儿童咨询所通报。此外,日本政府还强化儿童咨询所的功能,在社区建立“保护儿童协会”,以加强对受虐儿童的保护。尽管日本政府积极采取对策,然而收效甚微,虐待儿童事件仍然有增无减,日益严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日益严重的虐待儿童问题,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1][日]防止虐待儿童法[DB/OL]http://trauma.or.tv/1court/keiji-3,html

[2][4]周维宏等编,日本社会解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328

[3][7][8][日]厚生劳动省大臣官房统计情报部,社会福利行政业务报告结果(2001-2007年)[DB/OL]http://www.mhlw.go.jp/toukei/list/38-1a.html

[5]日本去年37名少儿受虐待而死[DB/OL]新华网,2008-02-22

[6]日本上半年166名儿童遭虐待其中29人死亡[DB/OL]新浪网,2008-08-08

[9]日本“生活困难”家庭创记录[DB/OL]新华网,2008-09-12

猜你喜欢

日本对策
日本元旦是新年
诊错因 知对策
探寻日本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黄金时代》日本版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