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途径

2009-03-14陈国栋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软实力文化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提出了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途径:1、创新体制机制;2、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3、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4、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关键词]文化 软实力 建设途径

作者简介:陈国栋(1965-),男,广东阳江人,广东商学院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在其撰写的题为《仍是竞赛中的强者》文章中指出,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实力由软实力和硬实力两部分组成,其中硬实力包括一个国家与地区以物质资源为主的基本资源、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软实力则包括一个国家与地区凝聚力、价值观、生活观、文化的扩张力、影响力以及政府的外交力等。①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硬实力的力量显而易见,而软实力虽无形无影,但它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对国家地区的发展、人类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②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要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产品生产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同时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根据变化的形势,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单位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一、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这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又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任务。我们只有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健全宏观管理和搞活微观主体统一起来,不断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体制保障才能不断得到完善。

二、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

第一,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坚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

第二,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要规范国有事业单位的转制。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和体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

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是由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两者性质功能有所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区分和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坚持“两手抓”,既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放手发展经营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三、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

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国有文化资产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资源、报刊及广播电视资源,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培育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

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大力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要改善现代流通体制,深化国有发行企业改革,打破按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文化产品的旧体制,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要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涛甫,“软实力”:城市发展的另一维度[J]甘肃社会科学,2006,(2)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软实力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