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9-03-14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外商外国利用

匡 敏

一、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概况

(一)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此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90年代初期, 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1/3以上,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在制造业,2006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额的61.4%投放在制造业。

(二)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 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长三角地区是近年来全国利用外资总量最大、势头最猛、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数据,2006年,苏浙沪三大板块外商直接投资额为6755亿美元,占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40%,同比05年增长19%。

(三)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数据,2006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按方式分:外商独资企业占78%,中外合资企业占17%,中外合作企业占4%。

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2006年占近40%。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出是资本、劳动、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函数。外国直接投资通过作用于上述变量来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内投资、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

(一)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GDP

从1985至2007年,这23年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85年的16.5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4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4倍;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898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同比增长了27倍。

1985年到1991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缓慢;1992年到1994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高速增长;1994年到1998年增长速度显著放缓,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00年我国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现明显回升迹象。与此同时,可以看到,FDI与GDP的增长态势基本相似。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投资

一般来说,一国的国内投资(Domestic Investment)由本国投资(National Ivestment)和外国投资(Foreign Investment)两部分构成。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投资总额的一个部分,其不同的投资形式对投资总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用于并购现有企业的FDI实际上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代替了内资企业,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挤出”。Reisen(1996)对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吸收国际资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拉丁美洲,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出资收购现有的企业,FDI以债权-股权掉期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存在,并未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国利用FDI有助于当年国内投资的增加,没有将本国的投资“挤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形式出现,而很少通过并购实现。

(三)与进出口贸易

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都同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二者从一开始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FDI与进出口总额(T)的运行轨迹基本上是平行的:20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贸易均从零起步,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发展轨迹。

(四)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就业

我国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且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外资流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从绝对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从业人员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407万人,而同期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但没有增加就业人员,均缩减了2560万人。

三、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利弊的进一步探讨

上文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实证分析,总体上认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比较突出的贡献的。下文试图剖析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利弊。

(一)外国直接投资之利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钱纳利等人提出的储蓄-外汇双缺口

2.吸纳劳动力就业。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FDI是一揽子创造性投资,随着资金的转移,观念、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也会随之移向受资方。

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外资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

5.扩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FDI企业的进出口比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企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扩大。

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外国直接投资之弊

由于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动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具有消极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大型跨国公司的涌进和对并购的逐步放开,这种消极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1.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采取独资经营方式,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商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企业的股权。外商采取独资经营的最重要的企图在于控制我国产业和垄断市场。

2.90年代以来,外商由投资建厂向更多的并购国有企业、国有品牌发展,而且开始从分散、随意性收购国有企业转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并购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并购不同地区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

3.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多年以来,我国主动让出市场份额换来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术。

4.外国直接投资很多是将其母国已经淘汰的产品生产或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猜你喜欢

外商外国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外国公益广告
谁是冒牌外商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