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 构建灵动课堂 激发学习潜能

2009-03-10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大船小数点涂色

马 英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而多媒体的介入,叫以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数学课堂灵动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从“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努力,并积累了如下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例如认识小数前,我让学生看一段前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事件的录像,当宇航员科马洛夫对女儿,也仿佛是对全国的小朋友说:“……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视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作对一个小数点疏忽的悲剧……”学生们对此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一个不起眼的小数点,毁了宇宙飞船,牺牲了几名宇航员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可见,小数点多么重要,从而萌发了重视小数点、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二、直观形象,促进理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架起了思维磨擦与碰撞的桥梁。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大部分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还是有些许困难的,不知从哪里开始思考。这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运用假设的策略来思考。利用多媒体显示思考过程:每只船上画5个圆圈代表5个人,假设10只船全是大船。可以坐10×5=50(人)。让学生把50人与全班42人进行比较,多出8人。于是从一只船上去掉2人,把这只大船换成小船;又从另一只船上去掉2人,也变成小船……照这样替换4次,6只人船和4只小船一共乘42人,和全班人数相同,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种直观、形象的演示方法对于学生进行这类比较抽象的问题的解答,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三、化静为动,帮助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的感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可以通过屏幕,详细展示了把正方体纸盒展开的步骤,用红线标出每步剪开的棱,最后还把剪开后的纸盒摊平这一过程。引导学生首次经历立体到展开图的转化过程,从中明白展开图是平面图形,清楚地看到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使学生加强对展开图的认识,即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思辨发展空间观念。

这样既节省了教师操作示范的时间,同时又让每一位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更加深刻理解正方体展开图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律性。

四、打破时空,增强开放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从而填补小学生表象贫乏的空缺,使他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思维能力。如六年级上册第34页L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六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问: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我借助多媒体进行了演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木块就是处在八个顶点上的小正方体,用颜色进行闪烁并分离。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处于十二条棱上去除顶点后的小正方体,同样用颜色闪烁并分离;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在每个面中间的那部分。这时,还能清楚地看出没涂到颜色的是中间部分,共有2×2×2=8块,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所展示的过程,得出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多媒体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帮助学生以便捷的途径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大船小数点涂色
常识:端午节快乐
一艘大船去远航
怪兽涂色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怪兽涂色
怪兽涂色
怪兽涂色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
小数点,快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