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

2009-03-06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1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学生

美国权威机构报告:多数美国人交不起大学学费

美国国家公共政策及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早在经济衰退到来之前就不断上涨的大学学费可能让大多数美国人难圆大学梦。

报告发现,总体来看,除通货膨胀因素,大学学杂费在1982~2007年间上涨了439%,而中等家庭的收入增幅仅为147%。学生贷款额在过去10年间上涨了1倍多,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通常比来自较为富裕家庭的学生从大学获得的助学金要少。

国家公共政策及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克·M·卡伦说:“如果这一情况再持续25年,那么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将难以维系。”卡伦表示,尽管大学入学率近年来持续增加,但是这一状况能持续多久尚不明朗。“中产阶层通过举债支付大学学费,”他说,“现实情况是,秉承培养孩子上大学这一传统的家庭将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债台高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将更加难以支付大学的费用。

这份报告是少有的一份将大学各项净开支与中等家庭收入进行比较的报告。大学净开支是指除奖学金之外的一年学费、生活费、膳宿费。报告结果表明,现实是严峻的。报告指出,对低收入家庭来说,大学学费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上涨的幅度尤其快。

对于收入水平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那些最贫困家庭来说,上一所公立大学一年的净开支占到平均收入的55%,而在1999-2000学年这个比例为39%。如果是上社区大学,这部分开支在2007年占最贫困家庭平均收入的49%,高于1999-2000学年的40%。学费在今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尤为令人担忧。

报告说,公立大学学费上涨主要是为了弥补日益减少的国家拨款。该报告的起草者之一、全美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协会负责学术事务的副主任戴维·舒伦伯格说:“预计到2036年,大学学费占家庭预算的比例将从11%升至24%,这个数额相当高。我们只看学杂费,因为只有这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美国《纽约时报》2008年12月3日)

学生早餐质量与成绩关系密切

一项由马德里阿尔卡拉大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每10个青少年中就有7人的早餐不足量,而早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

由该大学营养与毒理学系主任玛丽亚·阿吉拉尔领导的研究小组为评定早餐质量设立了4个等级,即丰富、优质、质量较好和质量差。在评定学习成绩时,研究者参考了学期末平均分数与理解、记忆及体育活动相关的6门必修科目的期末平均分数。

分析结果显示,早餐越丰富分数越高,早餐质量差和早餐丰富的学生的平均分数分别是6.18分和7.17分。

从科目成绩来看,在那些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的科目中,早餐质量越好的学生平均分数越高。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物理和化学两个科目上,早餐质量差和早餐丰富的学生的平均分数分别是2分和7分;数学和社会科学两门学科也表现出较大差距。但生物和语言科目的成绩没有体现出与早餐质量的关系,体育科目则出现反常的结果,成绩和早餐质量成反比。

阿吉拉尔强调:“一个活动量适当的青少年一个上午大概需要50万卡的热量,这相当于一杯牛奶、30克~ 40克的杂粮和两个橘子果汁的热量总和。”因此,应想办法让青少年在家中吃到足够丰富的早餐,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使食物种类多样化。

(西班牙《国家报》2008年12月6日)

美国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举行学术竞赛

美国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于2008年12月7日上午举行秋季学术比赛,来自南加州37所中文学校的755人参加,加上陪考的家长与教师,盛况空前。

本次比赛除传统的书法、作文与海报等赛事外,还首度增加看图作文与英翻中竞赛。

会长许笑浓指出,由于AP中文考试包括看图写作,为使中文学校教学与主流中文教学衔接,首度推出看图写作竞赛,让学生及早熟悉考试模式。翻译占外语教学比例极高,有必要尽早加强,并希望两项新竞赛能协助中文学校调整未来教学方向。

许笑浓提及,有307人报名硬笔书法比赛,8岁~10岁初级组最多,达89人。另有39人报名软笔书法,13岁~15岁高级组最多,达15人。即席画图有230人报名,以10岁~13岁中级组最多,有70人。即席作文有54人报名。

各项赛事主题与环保相关,即席作文按组将主题分为资源回收从我做起、火灾的认识与预防、如何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美国《世界日报》2008年12月09日)

调查问卷显示:新西兰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增多

一份调查报告说,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小学校园内欺凌现象盛行,在被调查的36个国家中分列第一和第二。

这份报告显示,3/4的新西兰小学生过去一个月里在学校受到过欺凌,尤其是那些来自科威特、卡塔尔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小学生最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调查人员针对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在过去一个月里下列校园暴力现象发生的次数:我的东西被人偷走;我被同学殴打或伤害;我被同学逼迫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我被人取笑或辱骂;我被同学排除在游戏之外。

调查结果显示,33%的新西兰小学生对上述3项或3项以上调查做出了肯定回答,远远超过18%的国际平均水平;42%的小学生回答说上述情况曾发生在自己身上。

针对这份报告的数据,新西兰教育部长安妮·托利承认,新西兰的校园暴力现象值得关注,并表示正考虑在学校内实施反暴力欺凌计划。

(新华网2008年12月15日)

奥巴马提名球友任联邦教育部长

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于2008年12月16日提名芝加哥公立学校学区首席执行官阿恩·邓肯为新政府联邦教育部部长。邓肯20年前在篮球场上与奥巴马结识,后来成为奥巴马在教育领域的高参。他坚决改进芝加哥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在当地教育界树立了良好口碑。

奥巴马当天在芝加哥举行新闻发布会,赋予邓肯提升美国教育竞争力的使命。奥巴马说:“如果美国想在明天拥有领先世界的竞争力,就必须在今天拥有领先世界的教育。”他说,美国是发达国家里高中学生辍学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一些美国儿童甚至不会最基本的算术。邓肯带头改进公立学校,尽管这种做法当时备受争议。他关闭失败的学校,撤换那些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尽管这种做法不受欢迎。

奥巴马当天的新闻发布会选在芝加哥道奇复兴学院举行。虽然奥巴马20年前就在篮球场上结识邓肯,但两人的友谊却是在这所学校升华。

(新华社2008年12月18日)

俄罗斯青年:手中书本变成了酒瓶

俄罗斯人曾以喜欢读书著称于世,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就有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因此,俄罗斯也获得了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的美誉。

几年前莫斯科地铁仿佛一个流动的阅览室,大多数乘客都聚精会神地读书看报。那时不仅地铁里如此,在机场、车站、码头、咖啡馆、公园里,随处可见潜心读书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曾自豪地说:“读书是俄罗斯的民族习惯,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读书是俄罗斯人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近日,莫斯科举行了第二届全俄支持与发展阅读:问题与前景研讨会。俄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署长谢斯拉温斯基在研讨会上不无忧虑地说:“如今,46%的俄罗斯人已根本不看书了,60%的俄罗斯人不再有‘家庭图书馆,只有8%的有儿童的家庭有阅读习惯。这简直就是人文灾难!”

俄总统助理波雷耶娃承认:“我们自认为是一个最爱阅读的民族,但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消失。”一位俄罗斯朋友痛心地说:“这些年来,俄罗斯年轻人的读书热情已大不如前。俄罗斯年轻人手里拿书的越来越少,拎啤酒瓶子的却越来越多了。”

近年来,俄罗斯出版社的数量和出版图书的种类,比苏联时期有明显增加。与此不“匹配”的是,许多俄罗斯人却不再爱光顾书店,有些人甚至自从走出学校后就再也没碰过书。年轻人即使读书,也只读与其职业有关的、范围狭窄的专业书和参考书。据权威部门统计,俄国内传统印刷品的读者,正以每年2%的速度减少。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再过8年~12年,读书作为一种文化休闲方式,将很可能彻底在俄罗斯消失。俄社会学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社会道德优先体系变化的“危险信号”,国民停止了阅读,必然引起民族价值体系的崩溃。

俄政府对这种现象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06年,俄政府曾专门出台了一个“培养读者兴趣、鼓励年轻人读书”的国家项目;俄政府还特地把2007年确定为“读书年”。这些措施,都是想培养本国青少年对阅读的兴趣,希望把“读书重新变为一种时尚”。为进一步解决“阅读危机”,俄政府还制定了《民族阅读大纲》,从法律层面保证俄罗斯读书人数量的增长。

一百多年前,俄罗斯文学巨匠契诃夫曾向本国民众发出忠告:“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读书吧!”但现在看来,要让俄罗斯青年人重新真正领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俄罗斯政府还得下一番真功夫。

(《中国青年报》 2008年12月11日)

久看电视可导致儿童语言障碍

2008年,阿根廷有5 000多名儿童因语言障碍而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公立医院就诊。专家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对话和长时间观看电视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语言障碍,例如口吃和发音不准,甚至导致语言缺失。

语言听力学专家西尔维娅·胡里说:“问题多出现在2岁~5岁的孩子身上,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孩子会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遇到更严重的困难。”

不同生活水平的家庭中都存在此类病例,但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就医的情况显著增加。胡里说:“这与社会经济问题无关,而与家庭内的沟通情况有密切联系,快节奏的生活也对此产生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每天观看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而出现问题。”另一位语言听力学专家加芙列拉·迪皮拉说:“家长让子女观看电视的时间过长,最终导致他们脱离社会,丧失沟通能力。他们不活动,不玩耍,缺乏表现力。”

专家认为,儿童到了一岁半应该能说出单词,两岁开始组织简单句子,否则就需要就医。主要的语言障碍包括口吃、发音不准和语言缺失。

此外,听力问题也有可能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迪皮拉指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将电视的音量调得很高,离电视很近,或者多次问‘什么?,那么他们也需要就医。如果这些情况持续存在,那么孩子学说话时就会遇到语言障碍,因为他们可能听不到语音或某些发音较弱的字母。”

导致儿童患上语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也就是说来自家庭内部的原因。胡里说:“家长应当让孩子健康成长,多和他们交流,避免他们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还要乐于回答孩子的问题。”

(阿根廷《民族报》2008年11月5日)

欧盟儿童早期外语教育的起始年龄逐步降低

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1月发表新闻公报表示,根据欧洲教育信息网的最新调查结果,在过去30年中,欧盟对儿童早期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成员国儿童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逐步降低,其中90%的非英语国家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欧洲教育信息网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所有欧盟成员国均已在初级教育阶段设立外语必修课,强制学生在较低年龄段学习外语。绝大部分欧盟国家儿童在8岁~10岁之间已经开始第一门外语的学习。在西班牙和比利时的部分地区,孩子们甚至从3岁就开始学外语。

在外语种类的选择上,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俄语是外语教育的最主要目标,13个欧洲国家把英语作为学生第一外语的首选,90%的非英语国家学生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法语和德语成为最受欢迎的第二外语,俄语学习则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国家。

(《光明日报》2008年11月23日)

加中多所大学签交流协议

预计有更多中国学生留学加拿大

2008年12月,卑诗大学与中国教育部在中国南京举办了国际大学校长研讨会,会上加拿大各大学与中国各地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能吸引更多中国学子到加拿大留学,与会中外大学更组建交流小组推动交流合作。中国在过去30年的出国留学人数激增了167倍;卑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最近12年急增逾3倍。

卑诗大学校长图普表示,这次与中国逾50所最好的大学高层交流,有助于了解中国大学的学术研究程度,为未来双方合作奠定基础。他肯定中国的大学教育在过去几年有长足进步,希望能与卑大合作培养更多优质研究生。

这次的研讨会于2008年12月4日在南京展开,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卑诗大学联合主办,包括53所中国大学、24所加拿大大学以及英国、澳洲、新加坡、纽西兰等地的大学,共200多名学校管理高层参加。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海外大学签订了9项合作协议,中国多间大学也与海外大学签订12项备忘录。研讨会后发表一份联合公报,由中外大学各派6名代表,成立一个交流小组,负责安排教师与学生交流、培养博士研究生、设立双学位、科学研究合作以及学术资源分享等事务。

卑诗大学副校长赫伯恩透露,卑诗大学与四川大学等多间中国大学签订协议,预计将有更多中国学生来加留学。他强调,原本对中国学生最大的忧虑是英语沟通问题,但这次发现他们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让他非常惊讶。据了解,目前约有1 200名中国留学生在卑诗大学就读,而在1996年这里仅有291名中国留学生。

(加拿大《明报》2008年12月11日)

奥地利反思小学教育

由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机构公布的2007年度学生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奥地利小学生数学和自然科学能力较弱,与成绩最好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至少落后一年。

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7.5万名4年级小学生参加了这一测试。参试国中既有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也有哥伦比亚、也门、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发展中国家。

在测试中,奥地利小学生自然科学能力得526分,比冠军新加坡落后61分,排名第15位;数学能力得505分,比冠军中国香港落后101分,排名第17位。参试国和地区学生这两项测试的平均成绩均为500分。

奥地利联邦教育研究所指出,测试结果意味着,奥地利4年级小学生的自然科学能力比新加坡同龄孩子落后一年,数学能力比中国香港同龄孩子落后一年半。

1995年,奥地利小学生首次参加此项学生能力测试,名列前茅;时隔十几年第二次参加这一测试,结果却只居中游。奥地利各界惊呼:奥地利的小学教育质量下降。与其它35个参试国和地区相比,奥地利小学平均每班只有20名学生,明显少于绝大多数参试国和地区。奥地利小学的其他硬件条件也相对不错。

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小学教育总监托曼指出,导致奥地利孩子在这次能力测试中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六七年里,奥地利政府减少了对教育的投入。因此托曼呼吁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小学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她同时建议,实行学前义务教育,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奥地利上奥州教育局长恩茨霍费尔建议,小学教育应加强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

对奥地利孩子在能力测试中成绩下降,奥教育部长施米德表示,这是奥地利1995年以来教育投入减少导致的恶果。她强调,在教育方面需要的是“投资而非节约,因为小学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

(新华网2008年12月9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将启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为中国而教——优秀大学生从事农村教育的计划”项目将在2009年2月正式启动。

据该项目组负责人余微介绍,该项目借鉴在美国已经运作19年的教育运动“为美国而教”,招募一批来自中国一流大学各个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安排他们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及城市打工子弟学校任教两年。

该项目将于2009年2月在北京地区高校招募首批12名大学生及研究生,并将为在面试、笔试、情景预设、试讲等环节中脱颖而出的应募者组织6周~ 8周的暑期培训,邀请有经验的一线工作者和教育专家对他们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农村发展脉络和生活技能、心理素质锻炼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专业辅导。第一期任教者将在9月派出,该项目前三期的经费由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提供。

(新华网 2008年11月30日)

受经济寒流侵袭 美国一些大学校长自减薪水

经济寒流下,不少企业高管因巨额薪酬受到口诛笔伐,享有高薪的大学校长也恐遭受类似待遇,一些大学校长为此主动降低工资或放弃加薪。

《高等教育纪事报》于2008年11月公布大学校长薪金年度报告以来,数名享受高薪的大学校长宣布他们将自减薪水或放弃加薪。

华盛顿大学校长马克·S·赖顿20日向全校师生发送电子邮件,宣布他从2009年1月1日起削减5%基本工资,7月1日后再减5%。赖顿自曝基本工资为56万美元,另有78万美元补偿金。他还享有两家企业董事会发放的36万美元酬金。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埃米·古特曼去年11月向学校捐赠10万美元,用于本科教学研究。她是2006年年薪超过百万的8名私立大学校长之一。另外几名大学校长也采取类似行动,主动降低薪酬待遇。

对此,美国国家公共政策及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帕特·卡伦评价说,校长“降薪潮”先前闻所未闻,“学费不断上涨,教职员工面临失业,就算校长能耐很大,但报酬太高总不好看。美国人充分信任高等教育,然而高校的美好形象正从民众心中消失”。

据《高等教育纪事报》统计,美国公立大学校长年薪中值为42.74万美元。

(美国《纽约时报》2008年11月23日)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至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