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奥巴马“捉刀”的人

2009-03-04

对外传播 2009年10期
关键词:撰稿人罗德开罗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6月4日在埃及开罗大学发表的重要讲演,依然在世界政坛的公共空间里不停回荡;而那些饱含情感冲击力和心灵穿透力的叙事语言和新外交理念,更是在全球十几亿穆斯林的头脑中,被不断重放、回味和冥想。整个演讲,虽不到一个小时,但是点面兼顾,入情入理,既坦诚直白地剖析了美国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现存的隔阂冲突及其根源,又以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全面阐述了新政府“认真倾听、重塑形象、平等对话”的姿态和理念。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精彩实用、独具匠心的总统外交讲话。这篇开罗讲话征服了包括奥巴马批评者和怀疑者在内的很多人。不仅伊斯兰世界的媒体给予该讲话很高的评价,连巴勒斯坦街头的孩子也在边跑边喊,“奥巴马引用了古兰经,奥巴马引用了古兰经。”

但是,很多人却不见得清楚,包括这篇开罗讲演,以及那篇被广为传诵的奥巴马大选胜利当晚的“胜选”讲演和今年1月的总统就职讲演,都不是出自奥巴马自己的手笔。代为“捉刀”动笔的,是一个超级年轻新锐的三人写作班子:为首的叫法弗瑞欧,正式头衔是美国总统讲话的撰稿主任。虽然今年刚刚满27岁,但法弗瑞欧追随奥巴马已经“长”达4年时间;两人的配合可谓是心有灵犀,默契相通;奥巴马自己也公开称赞“人小鬼大”的法弗瑞欧是“能读懂自己头脑的人”。在首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旁的星巴克咖啡厅里,就是这个经常被误认为是跟班打杂的奥巴马内阁重要职员,完成了万众瞩目的奥巴马总统就职讲话的初稿。短平头,黑墨镜,斜跨包,耳朵里永远塞着音乐耳机,其貌不扬的毛头小子甚至还不知道如何打理自己在白宫西翼的办公室,却已经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之一了。

另外的两个,一个是今年只有26岁的法兰寇,一个是“已经”30岁、自称“老政客”的本·罗德。奥巴马所有的国内讲话,基本都由法弗瑞欧主笔撰稿,而其所有涉及外交政策的重要讲话,则属于本·罗德的职责范围——包括上面提到的那篇开罗讲话。

从纽约大学获得小说写作的硕士学位以后,罗德的最初梦想是作个科幻爱情小说家,流连于像《爱情的绿洲》这样的小说题材里;但很显然,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波诡浪谲,比任何科幻小说家的荒诞想象,都显得更刺激,更浪漫,也更有吸引力。在起草每一个重要的讲话前,奥巴马都会把自己的想法和主旨,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提纲挈领地漫谈出来……用罗德的话说,就是“下载”。接下来,是一轮紧张、细致、甚至“摧残人”的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过程;当一切资料准备就绪,或是坐在自己喜爱的钢琴旁,或是占据附近星巴克咖啡厅一个不被注意的角落,这几个每天作息时间基本昼夜颠倒的总统发言撰稿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总统讲话撰稿人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因为公务繁忙,每个总统都不可能事必躬亲,为自己每次的公众讲话费时耗力;而且,很多重要讲话所涉及的公共政策和外交宗旨,都需要一整套政策顾问班子和专家团队,来仔细斟酌把关。于是乎,总统大部分的重要公众讲话,从一年一度的国会两院国情咨文,到每次新闻发布会的问答提纲;从为某个国内政策筹集民意支持的政治集会讲话,到出访外国时的宴会答谢辞,都成了总统讲话撰稿人的差事了。有的总统,像前总统克林顿,或是现任总统奥巴马,本身就是演讲和写作的好手;碰到这种时候,撰稿人的压力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奥巴马也时常宽慰有时候才思枯竭、写不下去的法弗瑞欧,“别着急,我自己也是个作家。我知道有时候你会思如泉涌,有时候却不知如何落笔。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这类“作家”或“演说家”总统对于文采才情的要求也会更高一些。比如,奥巴马擅长讲故事。他那宏亮浑厚、带有磁性和共鸣的嗓音,加上富有节奏感的演讲口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进而增加其讲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概括奥巴马讲话的“叙事感”时,法弗瑞欧透露,奥巴马要求其每个讲话都要像在“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每个讲话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超过任何单一的逻辑或表达。”而为了使这个故事听起来更有韵律,奥巴马会亲自改动很多表述方式,特别是着重音节的搭配和共鸣,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和韵律感,并尽量去掉那些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字词和语句。文首提及的开罗讲话的初稿,就是在本·罗德等一班人忙乎了几个星期后,被奥巴马迅速否决了:“我知道,你们为使这个讲话不出差错而承受了各方压力。但是,现在这个讲话太缩手缩脚了。我们必须点面兼顾,同时又要开诚布公。我去开罗的目的就是要澄清一切、建立共识。这里必须要涉及“9·11”和反恐,我也不会放弃关于伊斯兰世界妇女权益的呼吁……带着这个新精神,本·罗德以及总统的几个外交顾问,重新回到了电脑旁。这时,离最后的正式演讲,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一般而言,每一个重要讲话,都要经历至少四轮这种翻来覆去的修改、反馈、再修改的锻造过程。有时候,甚至在登上讲台前,奥巴马仍在修改讲稿。比如今年4月6日,奥巴马计划在土耳其议会发表关于核不扩散政策的讲话;离讲话还有几个小时,北朝鲜突然发射了一枚导弹。为了应对这个突发的重要事件,本·罗德是在开往议会的总统车队的后座上,文不加点地把美国对此事的反应,敲入奥巴马讲话稿当中的。

对于总统讲话撰稿人来说,一个不成文的职业操守,就是要保持低调,尽量作无名英雄。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尼克松一直到老布什的政府任内,讲话撰稿人都被降到了一个相对从属和边缘的角色。比如说,与肯尼迪当政时相比,撰稿人不再被允许参加重要的核心政策讨论;而且,其隶属汇报的上级,也从总统本人,变为了负责宣传沟通的部门主管。这一趋势,在克林顿的任内被扭转了回来。撰稿人不仅为总统捉刀润笔,而且深度介入核心层的政策讨论,事实上成为了一个不挂名的政策顾问。当然,直接的互动与接触,无形中也有助于撰稿人深刻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及苦衷。到了奥巴马任上,他手下几个年轻帅气的笔杆子,更从后台走上了前台,俨然成为了公众人物。民主党的一个主要的选民层,就是那些希图变革、精力无限的年轻人。这也就难怪,几乎所有民主党总统的讲话撰稿人,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既富文采,又有激情。虽然奥巴马的讲话撰稿主任是只有27岁的法弗瑞欧,但令人吃惊的是,他还不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撰稿主任。这个荣誉,要属于前总统卡特的撰稿主任法罗斯,正式上任时也是27岁,但比法弗瑞欧还小两个月。

猜你喜欢

撰稿人罗德开罗
How to Sell Yourself如何推销自我
吃呼
《向导》周报的编辑出版与当代启示
开罗一教堂遭炸弹袭击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撰稿人
指纹在哪里
《甜心先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