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自亚丁湾护航军舰(续)

2009-03-04

对外传播 2009年10期
关键词:海盗编队官兵

孟 彦

(三)在恶劣环境中锻炼记者队伍

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经受战火洗礼考验,是对军事记者的特殊要求。受西南季风影响,进入第三季度,亚丁湾海域处于高温高浪高盐和严重浮尘天气。据我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录取数据显示,任务海域每天浪高都在3米以上,甲板温度高达80多度,湿度90%以上,遇到浮尘和阴霾天气能见度不到1海里,同时还时常面临着海盗的袭扰。这种复杂的海况气象和战术背景,对记者的思想意志、身体素质、现场采制新闻,以及采访设备器材的使用维护等,都是一个重大的检验和锻炼。我们着眼锻炼摔打队伍,培养过硬素质,履行使命任务,着力提高军事记者的“四种能力”。

——自我防护能力。有资料表明,近年来在突发事件和战事报道中。记者伤亡人员明显增多。护航行动是带有战术背景的重大军事行动,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和生死考验,加强一线记者的自我防护,确保记者的人身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七月份亚丁湾东部海域风浪明显增大,我们准备做一期有关护航编队大风浪航行的新闻。随舰的央视军事记者到军舰后部带缆平台拍摄大风浪画面,他用绳子拴住腰部,让战士拉住自己,贴在舷边对着大海拍,一个巨浪打来,身上衣服和机器全被打湿了,幸好没出问题。这件事使我们清醒认识到,记者的职业使命是抓镜头,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要正确处理好完成采访任务与确保自身安全的关系,切实把安全作为“保底工程”来抓,切不可大意。我们请编队指挥员给大家讲解大风浪航行需要注意的问题,找来海军有关大风浪航行安全规定传阅学习,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针对暴露的问题和事故苗头,制定完善各项防护措施。特别强调从事乘直升机航拍、小艇转运等高危作业时,必须着救生衣、系安全带、两人成行;加强摄录传输器材的固定和维护保养,防止出现雾化、摔落、进水等问题。倡导“管好自己就是珍惜荣誉”,倡导“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发现不安全隐患相互提醒,及时排除。经过几个多月的实践,随舰记者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采访组稿能力。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二八定律”运用到记者身上,就是要用80%的时间采访,20%的时间编辑写作。随舰记者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住在舰上,有大量的时间深入采访挖掘,这为提高记者的采访功提供了条件。编队在提高护航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探索远洋保障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感人故事,只要深入采访挖掘,不愁没有好新闻。比如,在以人为本方面,开展读书演讲、歌咏比赛、向祖国敬礼等多种活动丰富护航官兵文化生活,定期体验、每天巡诊、舰上配牙医和心理医生,加装海水淡化装置,官兵每天能洗上热水澡等等,这些可以单独成文,也可系列报道。随舰记者除做好护航动态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外,利用大量时间深入各部门、各战位采访,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采写了许多好的新闻作品。新华社记者还把适合对外宣传的采访素材,原汁原味地提供给--对外部,由他们组编成外发稿播发,一方面使采访素材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内外互动,扩大了宣传影响。

——快速反应能力。对记者而言,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就是严重失职。这一点,对军事记者的要求更高。2009年7月13日上午,利比利亚籍油轮“大象”号在曼德海峡遭到海盗袭击,发出求救信号。在该海域巡逻的我海军“黄山”舰高速赶往事发海域,出动直升机救援,发射信号弹、爆震弹,成功驱离海盗,解救了2艘外国商船。当时欧盟第465特混舰队法国海军也出动直升机前去救援。这是展示我负责大国形象的绝好题材,但“黄山”舰上没有专职电视记者和视频发稿设备,取证人员拍摄的资料通过军网传输需要七八个小时,能不能第一时间报道出去,是对记者快反能力的实际检验。我们立即采取了5条措施,先由“深圳”舰上的新华社记者赶写通稿对外播发,央视记者同步向台里报题并回传文字稿,再让“黄山”舰将采录的音视频压缩后直接传给央视海军记者站编辑,人民日报社随“黄山”舰记者采写特写,同时还把我解救的有关情况译成英文帖到欧盟护航信息网上。这条新闻当晚《新闻联播》播出,国内外65家媒体转引了新华社报道,有效扩大了对外影响。护航期间,所有电视报道做到了“当天新闻不过夜,重大新闻搞直播”,记者的怏反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捕捉新闻能力。新闻敏感性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护航行动涉及海盗活动、商船被袭、海空目标、水文气象、部署操演等方方面面。从有关舆论信息中捕捉新闻,是锻炼提高记者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新荣耀”号商船原定参加我护航编队,但为了赶船期,不等编组就先走了,结果遭到海盗袭击。他们与海盗展开斗争,最终脱险。这件事尽管与我护航行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有些商船对海盗活动认识不足,抱着侥幸心理,他们一旦出事,境内外媒体会大肆炒作、非议,进而对我护航行动形成舆论压力。我们掌握这一信息后,及时组织新华社播发通稿,提醒商船处理好船期利益与船舶安全的关系,加强自身警戒,自觉申请参加我海军护航编队。国内受众特别是护航官兵亲属非常关注任务海区的海况气象,进入大风浪和浮尘天气航行后,记者敏感意识到这是不错的新闻信息,在晕船、恶心、晃动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及时采制播发了新闻。在媒体数量减少、受众关注程度降低、同类新闻不宜再报的情况下,第二批护航编队随舰采访报道的5家媒体6名记者在历时140多天时间里,采写播发稿件400多篇,有效锻炼和提高了新闻捕捉能力。

(四)在一线采访中寻找故事

在组织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对外宣传中,我们在随舰采访的4个多月时间里,有一条共同的感受就是,基层官兵纯真质朴、可亲可敬,采访他们就是感动自己、提升自己,感动产生激情,激情成就作品。

善于发现故事

每名护航官兵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次深入战位采访,我们都被护航官兵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深深感染。“深圳”舰艇机电部门有5名战士,他们常年在摄氏50多度、热浪袭人、马达轰鸣的锅炉战位值班,一个班下来700毫升的水杯要喝上7杯,由于出汗多,浑身上下常常是湿漉漉的。一次4号锅炉出漏气故障,我带记者去拍摄资料,一进去就被热浪包裹,呆了几分钟就有点受不了,而几个战士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续抢修了十几个小时。临走时,我上前紧紧拥抱了战士,这种拥抱是感动,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亚丁湾六七月份天气炽热,甲板温度最高可达八十几度。航空部门机械班负责直升机起降系留,铺设直升机着舰防滑网时,一次要3个小时,烈日当头,满身大汗,脸上被晒得通红,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炊事班保管员张树江,负责冷库食品出入库和保管工作,每天他都要根据逐日消耗,及时对菜库、肉库和鱼库进行整理归类。鱼肉库温度零下15度,他患上风湿关节疼,每天都穿着棉衣在冷库干上几个小时。像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采访一次,我们受到一次触动,对官兵的敬意油然而生,对官兵的感情迅速增进。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受众。随舰媒体记者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深入战位采访,采写了不少生动的新闻稿件,写下了许多感人的采访随笔。来自解放军425医院的女护士胡爱霞和彭花花,连续参加两批护航任务,在海上8个多月时间,她们用精湛的技艺、亲切的微笑和细心的呵护,为护航官兵提供了周到的医疗保障,还冒险涌乘坐小艇前出救助“振华4号”生病船员,护士节前夕,随舰记者采写了《战斗在亚丁湾的“南丁格尔”》,书写中国女军人在远洋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风采,收到良好反响。参加首批护航的6名特战队员,担负“长航发现”油轮随船护卫任务,航经索马里东部海域至肯尼亚,这一海域海盗活动频繁,没有军舰伴随,油轮一旦被海盗袭击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巧选航线,高度戒备,确保了商船顺利抵港,但延误了随首批护航编队回国,继续留下来执行任务。随舰《解放军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新闻特写《亚丁湾,特战六勇士“单刀赴会”》,被多家媒体转载。

传递身边的感动

随舰记者把采访护航官兵受到的感动,转化为深入采访挖掘,宣传官兵、学习官兵的动力,进而进一步密切了记者与官兵的关系。在编队各舰采访时,我们建议在官兵中开展“感动我的故事”征文活动,从中发现了许多感人故事、生动事例和典型语言,并运用到不同的报道之中。对官兵写的广播稿、拍摄的图片,也一篇(幅)不落地认真阅读评点,从中发现好的稿件和素材,并挑选部分优秀诗歌、散文、图片推荐给有关媒体刊用。这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护航官兵的写作兴趣,他们为随舰记者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了感情,形成了良好互动。

猜你喜欢

海盗编队官兵
海盗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海盗,又见海盗
蓝天双雄——歼八II双机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