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字还原人性之真

2009-03-04

对外传播 2009年10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人性笔者

战 艳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人是故事的主角。人物稿件在新闻写作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原因大致如此。对外人物稿件又具特殊性,要吸引外国人的眼光。

这就需要选择故事性强的故事,具有人类文化共通的东西。英文行文更注重真实表达,虚词较少,直线逻辑较强。

从事对外报道的第七个年头,笔者尝试在对外人物写作上探索。透过一次次采访,触碰不同人物的内心,深感命运远比任何艺术家更伟大,生活的质地常为文字所不逮。

记者只是一名文字匠,如画家要用线条勾勒出人物景色,记者要用文字勾勒出接近于真实的人物或事件。

采访技巧:采访前做足功课,采访时用心倾听

采访前,首先要做足功课,充分了解你要采访的人,他经历了什么、他“拧巴”在什么地方,甚至他喜欢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这样被采访者才能感觉受到尊重,才会心生信任,双方实现有效沟通。

要了解被采访者,今天有了便捷的方式:博客。被采访者的博客提供了他们的思想。笔者在采访新东方的俞敏洪、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时,从博客上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实践让笔者发现,仅通过阅读已有新闻报道很难触摸到人物的内心质地,这可能与新闻报道的长度、媒体性质、记者过滤信息等有关。被采访者自己写的文字更能提供其内心质地,再与之沟通,才能写出接近真实的人物。

采访时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倾听,用心听才会激发受访者说的欲望。倾听,首先是要把自己掏空,不带偏见、不带谄媚,带一颗平等的心去听、去提问、去质疑。

我曾与外国专家老毕讨论过采访技巧。首先,谁都喜欢互动,前提是你必须要真实,必须真正对采访对象感兴趣。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另外要自信一些。在与采访对象交流的时候,最好少用“我想写一篇文章”,而是“我在写一篇文章”。

采访时,也要尽量少用“我想采访你一下”,这样说太过正式,而要多用“我想听一下你的意见”。

尊重被采访者的时间,并让别人觉得你是真正对其感兴趣。首先要与人交流,如果被采访者说他很忙,那你就可以说,那我们约个你不忙的时间吧,我可以过去,让你的工作少些;如果他说,我不喜欢新华社,那你可以说,这倒不是新华社不新华社的问题,而是海外媒体非常希望能了解您,如果能有了您的时间和帮助,他们会接近一个更真实的你。

又比如,笔者曾问一个评论家:你对这部电影怎么看?他说,我不知道,我没看过,笔者就挂断了电话。外国专家老毕建议说:“你可以说,这是最近很火的电影,你不打算看一下吗?也许他说,我下午打算看,你明天打电话来吧。”这是他的谈话技巧。采访中常有的顾虑就是觉得自己会打扰别人,他说,每个人工作都常要打扰别人,人人都喜欢被需要的感觉,人们喜欢忙碌的感觉。这些建议都给记者很多沟通方法和心态的提示。

小技巧有时让文章生色。采访中我曾用到一个有趣的小技巧,是从某电视节目中学到的:“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种动物,你觉得自己像哪种动物?”这个貌似唐突的问题,正好第二天用来问俞敏洪,没想到他对答如流:“我更觉得自己像一头骆驼,在人群中总是能找到方向,而成功也是从一个绿洲到另一个绿洲。”

这样的回答常是文章收尾的好材料。

采访往往是新闻的关键,也是笔者最享受的过程,因为你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处于新闻中心的人物,锻炼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

写作标准:尽可能接近真实

新闻记者首先要做一名匠人,将人物事件真实地呈现出来。

对笔者震撼最大的是范美忠(网络戏称“范跑跑”)的报道。那些报道让“范跑跑”成为了一个符号,脱离了真实的范美忠。

笔者最开始要采访范美忠时,也带有成见,然而在采访他所在学校的校长和同事时,他们的反应却和媒体上的不一样,听到最多的是“理解范老师,每一个从地震中生存下来的人都是英雄”,他对教育怀着理想,虽然性格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古怪,在校长同事学生眼中仍是个好老师,是学校唯一能坚持下来每周陪学生踢足球的老师。虽然笔者的采访缺失很多,但记者明显感觉到,有时,媒体没有足够的篇幅呈现出一个人物的全部,若按照自己的口味来取舍,甚至尊从于强大舆论的信号,就传达出不准确的信息。

笔者的经历也是如此:那时不敢写范跑跑的中文,因为舆论正群起攻击范跑跑,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只是英文,编辑也不愿发,总认为笔者的立场站错了,“仿佛被范跑跑征服了”,要更多加上谴责他的内容才可能发。而这篇稿子,在《南华早报》编辑那里却没有类似的疑问,且他们发在了深度报道版面中。某日本媒体与笔者同一天进行采访,他们关注的主题是从范跑跑看中国人的国民性。

这次经历让笔者看到,真实有多重要且多难实现。如果记者不能守住匠人的职责,那受众得到的信息可能与事实大相径庭,且这不利于推动文化思维中“求真”和客观辨析。但“求真”并不容易,也是对记者的最基本和最高的要求。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里写道,对人的描述应该像冰和玻璃一样透明,不应当随便用虚拟、形容和祈使语气。所以,对人对事,最好不要在形式或主观上先行界定。

一位《中国青年报》老记者曾告诉笔者,直面真实是需要勇气的,真实有时残酷得让人无法逼近,真实有时是有危险的:你要触犯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

中文媒体一度报道的人物都是光辉闪亮的,仿佛没有缺点,这点非常有趣,可能与中文思维习惯、文化熏陶、甚至文字语言有关。很多媒体已开始还原人物的多面性。

实践中,笔者尝试用对外的思路调整中文的思路,让文章更直线化,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口味。中文行文有一定的思想惯性,比如,用中文,笔者可以说汉字很好很强大,但用英文,笔者就得琢磨原因是什么?论据在哪里?从事对外报道让笔者有机会对比两种思维、语言体系,甚至文化教育。

又例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的一本著作,英文标题原为《我们未尽潜能的学院》(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这本书的中译本,或是受中文思想惯性的制约,又把它硬改成《回归大学之道》,有评论称,这译名不光连一个字都没有对上,反把作者原有的一层检讨的意思,去得干干净净,足见所谓“大学之道”的套话,竟是何等的顽固。

总之,写人物稿件看似简单,但其实并非易事,要真正深入人物内心,提炼其内在精华,钻进去,再出来,这也需要相当的能量。在小人物和事件中,也要关照全局,反而更要找准坐标,大事件报道差1公里可能属于正常误差,而人物报道上差1米可能就造成变形。常记起某同行的感受:人性化报道,旨在还原人性之真,包括人性之善,人性之恶,非善非恶,似善似恶,光有人性之善,就容易沦为矫情和欺骗。长期的实践让笔者感觉到,人物稿件本质上是为读者提供与真实人物对话沟通的机会。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人性笔者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老师,别走……
逼近人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学习”反人性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美惠子姐姐聊采访技巧(上)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电视节目采访中—如何让你的采访对象打开心扉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