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尔羌河洪水类型研究

2009-03-02张明煊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期

[摘要]叶尔羌河是我国内陆河中最长的河流,径流量峰谷极值悬殊近300倍,而且洪水类型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准确测报洪水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充分发挥叶尔羌河上游库鲁克栏干水文站水情的时效性,使下游流域管理行政部门和政府领导及时根据水情启动相应的防洪应急方案,减轻灾害损失,选用库鲁克栏干站近50年实测资料和长期实践经验对叶尔羌河洪水类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叶尔羌河 库鲁克栏干站 洪水类型

中图分类号:TV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20004-01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是塔里木河最长的源流,河流全长l097km。库鲁克栏干水文站位于该河上游中高山区,地理位置东经76°13′,北纬37°44′,控制断面以上河长542km,集水面积32880km2,测站海拔高程2030m,始建于1959年,至今已监测49年,是国家级重要防洪报汛站。

一、洪水概述

根据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叶尔羌河洪水由不同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冰雪融水型洪水、暴雨型洪水、突发型洪水和混合型洪水。

(一)冰雪融水型洪水

该类洪水发生在夏季持续升温后,洪峰与洪量取决于前期降水和积温,洪水过程具有明显的日周期变化规律,在升温过程中,洪峰一天高过一天,其相位基本一致,一次升温过程洪峰不高但洪量较大,这类洪水一般不易对下游形成大的灾害。

(二)暴雨型洪水

该类洪水一般发生在春末夏初或秋季,由于这两季节气温不高,高山区降水多为固态形式,不利产流。在中低山区,即是有降雨也因河道流程长,受河床调蓄形成的峰量不大,峰型陡涨快落,历时不长,对下游不会形成灾害,但在暴雨区山洪给山区农牧业危害极大,水土流失严重。雨洪后河道水量比前有所增加,这是降雨蓄渗补给和新雪溶化原因所致。

(三)突发型洪水

此类洪水是在水热条件作用下,冰川湖快速泄水形成,犹如水库大坝溃决造成的洪水,因此也有“溃坝型”洪水之说。这类洪水陡涨陡落,历时短,洪峰高,洪量不大,洪水过程呈单峰。由近50余年的实测资料统计,该类洪水无规律可循,多数发生在夏季,但也有在秋冬季节出现,这类洪水发生突然,对下游危害极强。

(四)混合型洪水

该类洪水分暴雨与冰雪融水的组合或冰雪融水和突发洪水的组合,也存在三种洪水组合的概率。前种组合洪水多发生在6-8月,在融水阶段突遇大范围的降雨,易形成快涨缓落多峰型的混合洪水,这种洪水峰高量大,破坏性较大,但可以提前预测,该组合洪水在混合型洪水中所占频次不高;第二种组合洪水发生的机率较大,该洪水是在原有融水径流的基础上叠加一个突发型洪水的单峰,其峰形为陡涨陡落,洪量和持续时间与冰湖泄水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很难预测到,所以这种洪水的破坏性最大;最后一种组合洪水其危害性远超过前两种,在近50年的监测资料中还未发生过此种极端洪水,但是在调查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超出实测最大洪水近一倍的记载,认为是第三种组合洪水。

二、各类洪水的物理特征

(一)冰雪融水洪水

该类洪水是高山“固体水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形成,由于发生洪水的水热因素和下垫面相对稳定,所以此洪水的物理特性演变甚维。感观上融水洪水的颜色为灰色,含沙量变幅大,若连续升温或维持高温时洪峰会不断攀高,含沙量也随之增加,漂浮物增多;若气温回落,峰量急跌,含沙量骤减,漂浮物消失。

融水洪水日变化规律强,夏初每日最大洪峰出现在4时左右,为单峰,主要为低山区融水补给,大约持续15天左右,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高山融水迅速增加,这时每日的过程出现双峰,即4时前后和16时以后两个时段,在盛夏16时洪峰高于4时洪峰后逐渐过度为单峰。从气味上判断,融水无异味,口感甘甜,PH值在8.1-8.4之间。水温变化滞后于气温但关系密切,变化幅度远小于气温的日变幅,常规下8时小于20时。参照天气预报与当日测站气温、水位情况可以预估下日洪峰及短期水量。

(二)暴雨型洪水

该类洪水发生在中低山区的强降水,这一范围是山区农牧业的活动区域,下垫面风化沉积,植被稀疏,易形成泥石流,洪水颜色为土黄色,含沙量与洪峰相似,陡涨陡落,甚至会出现泥浆状。漂浮物密度大,多为荒草根秸和牲畜粪便,有少量树木。有气味,严重时鱼类被呛的游到水边,PH值大于8.5,水质较差不能饮用。水温较融水低。此类洪水可根据气象预报结合当地降水情况进行场次洪水预测。

(三)突发型洪水

该类洪水是冰川湖无规律突然泄水的结果,洪水在测站出现前,自上而下有较强的河谷风,同时轰鸣声由弱到强伴着水头到达,水位呈数十厘米的阶梯状快速上涨,洪水颜色为青灰色,高含沙量出现在涨水段,泥沙粒径稍粗。漂浮物为草根和灌木类,间有树木飘下,涨水段漂浮物较多,退水段无漂浮物,冬季发生时有冰块漂浮。该类洪水无气味,PH值在8.2左右,水质较好。水温低于前两种洪水。由于发生突然,测站无法预测其量级,只有出现时及时加报水情。

(四)混合型洪水

暴雨、融水混合型洪水一是洪峰接连出现,二是含沙量在每次洪峰出现时增大,三是洪水减退远滞后于降雨过程,漂浮物多且维持时间长,除草根灌木类外,树木数量增加,有时还有庄稼、牲畜、家具等物品。由于降雨降温作用,水温降低。参照近日高空气温与天气预报,可以预测此类洪水量级,但洪峰发生时间难预测。

溃坝、融水混合型洪水是两种洪水的叠加形式,具有融水洪水与突发洪水的物理组合,但也存在区别,一是洪峰高,二是洪水传播速度快,三是含沙量大,水温较低,水质变化不大。目前若根据卫星遥感图片监测冰川湖动态变化,参考气温和降水可开展探索性的预测。

融水、暴雨、突发三种洪水的巧遇叠加属于极端洪水,其表现形式应该是三种洪水个性的组合,因没有实测资料与见证,较难描述这种极端洪水的物理现象。

1999年8月1日0时-6日8时暴雨融水洪水过程

三、结论

1.冰雪融水洪水是叶尔羌河的主要洪水类型,其融水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7%。对下游防洪设施存在威胁。2.暴雨洪水比较稀少,在年径流中所占比例甚微。3.突发型洪水发生频率不高,无规律,对年径流贡献比重小,但危害极大。4.混合型洪水发生频次较高,且峰高量大,是所有洪水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

参考文献:

[1]李卫红、陈亚宁,1991.叶尔羌河上游冰雪及融水径流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科学出版社,190-197.

[2]丁良福、俞昕治,1991.叶尔羌河流域冰川水资源及冰川物质平衡,科学出版社,19-25.

[3]喀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历史水文资料.

作者简介:

张明煊,男,汉族,河南人,新疆喀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水文水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