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目的和技巧

2009-03-02邓光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阿长山海经眼光

对《阿长与〈山海经〉》的研究已可谓硕果累累。一方面这些成果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见解也使我们眼花缭乱,盲目照搬也可能误导教学。我认为,对教参、资料上的各种观点、意见、方法必须坚持“拿来主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这篇优秀范文的指导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

许多参考资料,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该文中写到了阿长“大”字形的睡相、有许多的规矩、讲长毛的故事暴露了她的缺点和不足,“鲁迅也确实给予了含笑的批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第47页)笔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因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下同)的解释,“含笑”,是“面带笑容”,“批评”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我觉得“含笑的批评”应该是用在落后的人或事上,比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对二诸葛、三仙姑给予了“含笑的批评”,又如鲁迅《阿Q正传》中对阿Q给予了“含笑的批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的代表、鲁迅对她非常敬佩、感激、怀念,并未“含笑的批评”。我认为鲁迅对阿长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儿童时作者对阿长的爱不理解,所以讨厌阿长,这是“儿童时的眼光”;后来写作时才理解了,所以怀念阿长,这是“写作时的眼光”。把“儿童时的眼光”和“写作时的眼光”混为一谈,就产生了“鲁迅也确实给予了含笑的批评”这种错误观点。讲儿童时的鲁迅对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等做法“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是可以的,但要讲写作时的鲁迅“含笑批评”阿长是解释不通的。理由如下:

一、从作者的写作背景看,作者不想“含笑批评”阿长

我们必须站在作者的位置和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即“知人论世”。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但当时正受着反动政府的迫害。尤其是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因为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他不得不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鲁迅自己写的《〈朝花夕拾〉小引》应该很能反映他的生活处境和写作意图,文中写道:“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前的1926年3月10日。身在北京寓所的鲁迅想起了绍兴老家的“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的阿长,是大有深意的。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还说“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说明作者写作此书是由于对黑暗现实不满,所以回忆往事,向往故乡,怀念童年。他对身边的“名人名教授”不满,所以回忆阿长、怀念阿长、感激阿长。

再说,鲁迅未曾特意为自己的母亲写文立传,却专门为保姆阿长写了此文,为什么?答案只能是阿长在作者心中有着特殊地位,值得怀念、感激、赞美。

只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无论从时代赋予的使命看,还是从鲁迅本人的遭际看, “含笑批评阿长”这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二、从文章内容看,作者无意“含笑批评”阿长

通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先生对阿长是很怀念、感激的:

1、从标题看,鲁迅将“阿长”与“《山海经》”组成并列短语,暗示两者同等重要。童年对书的喜爱是鲁迅成为大文学家前提条件,但从本文内容可以看出,他对书的兴趣几乎被身边人、亲人的冷漠扼杀。可想而知,久而久之鲁迅对文学的痴迷也会因得不到呵护而渐淡、渐无。而鲁迅“最初得到的,第一部宝书”——《山海经》——就是阿长给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阿长的真诚关心和大力支持,中国就会少一个大文豪。因此,阿长值得鲁迅大书特书,而不是“含笑批评”。(这应该是不曾为母亲写文纪念,却特意为阿长作传的原因)

2、在文章结尾处,鲁迅先生深情地祈祷地神赐福于阿长,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这直抒胸臆的祈祷不难看出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浓浓深情,以这种感情为基础写就的文章若要“含笑批评”阿长,无疑很不谐调。

3、文中记叙阿长那些看似为缺点和不足的“切切察察的毛病”、“不见得很好的睡相”、“烦琐之至的各种规矩”等等,其内核都是表现阿长对我的关爱。作者是怀着感激之情来回忆、但采用童年的视角来记叙这些事情,所以我们看到作者不时对阿长表示不满,这其实只代表作者童年时的认识水平,不能认为写作时作者“含笑批评”阿长关爱我的种种表现。这将在下文论述,在此不作展开。

三、从写作技巧看,作者不想“含笑批评”阿长

文章选材要为中心服务,鲁迅不可能为一篇赞美、怀念阿长的文章选择“含笑批评”她的素材。作者之所以先抑后扬,是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目的和技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向学生提问:鲁迅未曾特意为自己的母亲写文章,却专门为保姆阿长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为什么?

学生初读课文后通过交流、讨论,可以明确:阿长给“我”买了《山海经》,使“我”非常敬佩、感激,所以写了此文来纪念她。

设置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本文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顺势引导学生探究重点语段。

二、重点探究课文中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全文的重点语段。教学时既要从工具性的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从人文性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发现阿长身上的人性美。这其实只是要解决课后练习第三题。这需要学生深入阅读探究方能得出答案。这有三点很关键:一是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二是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三是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谁也没有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

当学生真正读懂这段文字,理解了阿长、《山海经》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了。

三、阅读前面的语段,体会本文的写作技巧。

这一环节可设置两个问题:一是“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就在这一大段文字,其余段落还写了阿长的哪几件事?是否多余?二是你是否喜欢文中的“阿长”?理由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开发了他们的智慧。学生意见分歧很大,比如有的认为多写几件事,能更鲜明地表现人物的特点,更全面反映现实生活,也有的认为前面几件事写作者“憎恶”“讨厌”阿长,而后面写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前后矛盾;又比如有的喜欢阿长,说她善良、淳朴、热心,有的不喜欢阿长,说她粗俗、饶舌多事、迷信守旧。

学生们争执不休,后来都把目光对准我,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便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理解课文:比如阿长睡相真的“不见得很好”吗?

先让学生思考:“阿长连买‘三哼经这种难于登天的事都不辞劳苦去做,为什么给鲁迅让点席位这种易如反掌的事偏偏不肯做呢?”

请联系生活想一下,小孩子是怎样睡觉的?爱滚来滚去,有的还从床上掉下来。“阿长给我让点席位,我睡觉会怎样?”学生会想到:“我会睡得舒服一些”,根据课文具体语句思考可知:“我就可以翻身,可以动来动去”,顺势再问一句:“长此以往,作者的睡相会变成怎样?”学生很快明确:“作者睡觉会经常滚来滚去,有可能从床上掉下来,还有可能滚离被子着凉感冒,这对今后的生活有害无益。”而文中一个细节则说明阿长“大”字形睡相是她有意而为之的:“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显然阿长的目的是让作者不要乱动。所以,阿长的睡相不好,恰恰是为了“我”有良好的睡相。这种看似不美、令人讨厌的做法,却也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时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自己的睡相好吗?如果好的话,是谁的功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用不太美的方式,表达过对你的关爱?”大多数同学的发言都能理解父母类似的爱,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了。这样教学,其实是从人文性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阿长的对我的无私的关爱,目的就是通过理解人物的感情,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明白阿长对“我”的无私的关爱,学生再不会觉得睡相不好是“乡下佣人的一种粗俗”了。我认为,只有这样探究,才是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才是真正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乘胜追击,顺藤摸瓜,学生很快能发现并理解阿长的各种规矩并不让人讨厌,那都是民间文化(吉利文化、避讳修辞文化等)的展现,目的都是为了作者好;吃福橘也不是磨难,寄托着阿长真诚的善良愿望,学生还特别注意到的一个细节:福橘并不是她自己吃,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说明这仪式是为了作者,表现了阿长对孩子的一片祝福之心!至于讲述“长毛”故事,事实上也并不简单,根本目的在于使鲁迅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字里行间表现了当年的阿长对鲁迅的关爱和担心,难道仅是令人捧腹而已?(分析方法同上,在此不再赘叙。)

通过联系生活分析课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是一以贯之的,那为什么课文中却多次提到“憎恶”、“讨厌”、“不大佩服”呢?

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课后练习第二题。老师应对此作些提示和引导: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和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些相似,文中有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作者站在儿童时代,对阿长的“切切察察”的样子,“大”字形的睡相是“憎恶”、“讨厌”、“不大佩服”的;而到了写作的时候,他已经充分的理解了阿长,字里行间便充满了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作者以自己对阿长的理解过程为线索,叙述了阿长关爱我的几个具体事例,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教参书上没有明确的,应该补充上去,这种布局谋篇是学生习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是符合作者自己认知的实际情况,写出了童心、童趣,人物形象显得真实、自然、亲切。特别是当我们中学生读到,忍不住要和作者同喜同悲,比如读到阿长那“大”字形睡相,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到阿长经母亲委婉地提醒都仍然如故的时候,我们更会为作者打抱不平,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提醒了我们,写回忆的人和事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当时的情境中去写,才会写得真实感人。

二是为了设置悬念。前面用抑笔,写对阿长不理解,憎恶、讨厌她,后面才写赞美、怀念她的话,使文章有了波澜起伏,更具可读性。如果全篇都站在写作时的立场上来赞美阿长,文章会平淡、乏味得多。

相信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一定会在作文的构思和布局比如叙述线索的设置、叙述角度的选择等方面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定要区分文中的双重眼光,即“儿时的眼光”和“写作时的眼光”,才能理解鲁迅并未“含笑的批评”阿长,恰恰相反,作者很感激、赞美阿长“大”字形的睡相、许多的规矩等缺点,因为那是阿长用另一种方式关爱作者。作者先设悬念,用“儿童时的眼光”写阿长令自己“憎恶”、“讨厌”、“不大佩服”的几件事,再着重写给自己买《山海经》,尺幅兴波,趣味倍增,更有力地突出了阿长可敬可爱。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切不可照搬教参,满足于把已有观点灌输给学生,那样只会因忽略启迪学生的思维、忽略了开发学生的智慧而误人子弟。

参考资料: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

2、新课程标准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朝花夕拾〉小引》

邓光鹏,教师,现居湖南新田。

猜你喜欢

阿长山海经眼光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阿长与沙县小吃
山海经夫诸
阿长买《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奇兽
阿长买《山海经》
刮目相看
Dare to stand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