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2009-02-24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规划

姜 洋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张筹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规划》)终于在2月18日与世人“见面”。

尽管具体内容目前尚未公开,但仅就我们所能看到的三大任务、六大工程,以及五项明确的政策保障措施而言,仍不啻为业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新形势,《规划》传递出哪些信息?又将带来多大的效应,释放多强的能量?

缘起:

要振兴 更要调整

《规划》的关键在“振兴”和“调整”。振兴,就是要在保持产业稳定增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调整,就是要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两点做到了,《规划》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与外界普遍的理解不同,《规划》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下滑到了‘不行的地步。”《规划》起草参与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安晖表示,一方面,在产业自身调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衰退三重力量夹击下,电子信息产业虽下行压力逐渐加大,却仍具有一定活力;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有着非常多的、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要把这个作用发挥出来”。

事实上,与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出现负增长相比,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依然保持了12.5%的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最新发布的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5.1万亿元,增长12.8%;软件业7573亿元,增长29.8%。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49万亿元,增长14.6%。

但与自身相比,产业增速较上年下降了约5.5个百分点,为198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样是《规划》起草参与者的安晖同事任爱光告诉记者,2008年年初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增速继续下滑,到11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为-0.13%,12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也首次出现负增长,为-4.32%。

同时由于欧美主要出口地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出口形势急转直下,2008年年初以来,产业出口增速逐月下滑,11月单月负增长10%,全年增速比上年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比全国出口增速约低4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利用外资大幅下降,计算机和通信等行业外资投入同比下降了18%。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对产业进行‘振兴,是因为产业不行了。而是我们觉得尽管它现在遭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还能保持活力,要赶紧注入一针强心剂。”安晖说。

更加重要的是,《规划》还承担着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产业发展方式从速度规模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的任务。安晖告诉记者:“虽然《规划》的提出有着特殊的经济背景,但绝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否则只要着重保增长,促就业已足够。我们还有更长远的目的——调结构,促发展。行业本身长期存在的问题,正好借机解决。”

“自主创新能力仍很薄弱、产业集中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国内需求支撑产业增长的互动互惠机制尚未健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合不紧密等矛盾问题,让产业体系在新形势面前更显脆弱。”任爱光说,但换种角度看,外部困难也是给了产业一个极好的结构调整机会。

“原先我们其实是处在一种追赶状态。但我们前进,别人也在前进。在追赶过程中,距离还可能越拉越大。而现在的形势让电子信息产业领先的发达国家受的重创更大,陷入了一个相对的‘停顿期,正好给了我们努力朝前走,然后缩小差距的机会。”他说,而且从整体来看,目前进行调整的成本要比产业高速增长时低很多。“好多跨国企业的股价在跌,很多海外市场也在收缩,在这里面蕴藏着好多机会。我们产业自身的储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还不错,所以相对来说,现在调整起来可能会好一些”。

破题:

增长、内需、结构三兼顾

为实现2009~2011年产业达到年均12%的预定增速目标,《规划》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围绕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核心产业重点突破、应用培育新增长点三大任务,启动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并明确了七项政策扶持保障措施。

《规划》预定的2009~2011年产业年均增速目标,源于去年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既定目标:要实现中央提出的2009年GDP增长8%左右的预期目标,工业增加值必须实现12%左右的增速。

“《规划》没有提太低的增速目标,以免打击行业信心;也没有提太高的目标——危机还没有见底,究竟以后会不会更差,现在没法预料。”安晖说,“现在所提的不低于12%,相当于下限目标。只要不出现极特殊的意外,完成没有问题。”

围绕这个目标,《规划》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圈定了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核心产业重点突破、应用培育新增长点三大任务。

保增长,就是要确保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等骨干产业的稳定增长。任爱光解释,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行业,都具有1.5万亿元以上产业规模。视听产业加工制造规模大、产业链长,三大产业销售收入、对外出口、解决就业人数总和占全行业60%左右,是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领域。

扩内需,就是要努力培育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新的增长点。“包括结合4万亿元投资计划、两化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家电下乡、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以及其他行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以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需求。”任爱光说,“我们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外依存度高。从长远看,我们需要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而自主可控不但包括技术可控,还应包括市场可控。市场大部分依靠国外根本行不通。所以《规划》在保障措施里也强调了这一点,第一条就写了落实扩大内需的产业政策,并明确提出了一些扩大内需的举措。”

调结构,就是要突破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环节。任爱光认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能否在这三个核心基础领域取得突破,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关键。“原来产业大部分都是加工组装,想着怎么往产业链上端延伸。《规划》要求对核心技术产业实行重点突破,实际上就为了调结构。其中最主要的还在于软件和信息服务,要在未来三年发挥很大调整作用,如推进两化融合就重在发展工业软件。”。

目标、任务既定,实现预期的着力点即为世人关注。任爱光表示,今后三年,在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和市场调配资源很难完成、必须突出国家意志才能取得突破的关键领域,《规划》提出了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TD-SCDMA)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项重大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此次将平板新型显示器件和彩电工业转型单独列为一大重点工程。“主要考虑到这个行业本身延伸性很长,从材料到设计、组装加工,产业链条很长。”任爱光说,“我国彩电工业年产值目前接近2000亿元,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达23%左右,并直接提供了约40万个就业岗位,已成为基础较好、竞争力强、发展快、规模大、有品牌、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高的电子信息支柱产业之一。把平板做好了,整个产业很可能就带动起来了。”

任爱光表示,由于电子信息产业中小企业多,产业门类多,外向型特征明显,与传统行业的关系密切,而且很多领域高风险、高投入特征明显,国家政策扶持也是产业摆脱暂时困境的关键。对此,《规划》提出了操作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七项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已有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采购政策、数字电视产业政策以及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二是抓紧制定和出台新政策,包括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政策等;三是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应对危机的一些专门措施,包括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落实内需带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投融资环境、支持重点领域优势企业并购重组等。”他说。

前瞻:

近效与远景

《规划》与以往的专项规划、中长期规划不同,既不是简单应对危机的措施,也不是面面俱到的长远规划,而是一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立足于当前保稳定发展,又抓住机遇促进结构调整,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务求实效的行动计划方案。

安晖介绍,《规划》在形式和具体内容上,与以往的专项规划、中长期规划有所不同。比照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更加“务实”。“《规划》本身都是实实在在的话。如在遴选重大工程时,就已经考虑到入选工程一定要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而且必须是有一定基础的。”他说。

《规划》设定的具体政策保障措施也较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比如,安晖说,《规划》提出“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只要圈定好哪几项产品,即可像“家电下乡”等好多早已实施的政策一样,很快就会得到落实。

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有望在近期得到切实改善。《规划》明确将“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

“国家一直提出在产业方面引入风险投资、金融担保等有利于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政策,但为什么一直没很好地做起来?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面向的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需要担当很大的风险。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借助园区、产业基地等载体,依托他们来进行集合发债呢?这样就有一定的政府担保在里面起作用,或许会缓解一下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安晖告诉记者。至于大型企业,“《规划》最主要的就是鼓励其整合重组,重大工程也是针对大企业的”。

而在谈到《规划》与已实施三年的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之间的关系时,安晖表示,两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五年规划一般涉及整个产业,面面俱到,是长远规划。而振兴《规划》虽是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面对后三年的规划,但仍要坚持长短期结合原则,短期是应对危机,长期也要兼顾发展质量。因此《规划》要与之结合,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

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产业已经出现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那么,“到2010 年,收入达到 10 万亿元,年均增长 17.6%”等产业“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会否随之调整?对此,安晖表示:“现在许多领域都正在做‘十一五规划的中期评估,看实施效果怎样,能否最后达到预定目标。评估后可能会对一些内容进行调整并对外公布。会不会调整到这块,还要看评估的结果。”

而对于制定在即的产业“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征求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其中肯定会将振兴《规划》和‘十一五中期评估里的一些内容吸纳进来,以保持产业规划的延续性。”安晖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史无前例的振兴《规划》也是力争产业从“十一五”规划向“十二五”规划实现“无缝”过渡的一个衔接规划。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规划
7524亿元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前沿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强国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迎接“十三五”规划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