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应重视文体特点

2009-02-10杨泉良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期
关键词:漠视古诗文文体

杨泉良

所谓阅读教学对文体特点的漠视,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文体文本都基本用相同的一个模式进行讲授,缺少对不同文体文本讲授方式的选择,结果造成授课形式的千篇一律及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雷同。这不仅造成了不同文体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被漠视,使阅读教学无法真正揭示文本的本质,而且实施形式的千篇一律和内容选择的雷同,又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求同思维的浸染和规范下,缺失了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对文本文体特点的漠视,一方面违背了作为文质兼美的阅读文本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规律,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尊重文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原则。

一、文体特点对于文本解读的意义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的。文章的形式因素既是文章内容的依托,同时也是阅读教学应该把握的内容。形式和内容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阅读教学的内容要求,决定了作为文本形式核心因素的文体在文本解读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首先,任何阅读文本都有具体的文体归属。无论古今中外的任何文章,都是用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具体的内容。文体是人们在长期写作中约定俗成的文本样式,也是人们在长期写作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的写作规律,即用一些特定的方式,包括结构、语言、技巧等的运用,能够使某一些内容有更好的表达效果,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基本固定的样式。说是“基本固定”是因为它只是一个大的形式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有更多的相近似的样式,各种文体集中在一起就能够涵盖全部的文章,使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文体归属。

其次,不同文体与具体的内容都有相应的对应性。文本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构成的,成功的文章首先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收录进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更是“文质兼美”。在写作中内容表达的需要是文体选择的依据,而阅读教学中文体特点正是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以文本的文体特征来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统一特点的突出。在写作中文体的选择决不是随意的,抒情类的内容宜选择诗歌和散文,记叙类内容宜选择散文和小说,突出生活中的尖锐冲突浓缩人生经历的宜选择戏剧,如此等等。与之相应,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抓住不同文体特点,才能真正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再次,有些文章自身的文体特点及文章中运用的特殊方式表达强化了内容。所以,阅读教学中对这类文章文体的突出,就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这种通过形式本身来表达或强化内容的现象在美学上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因此,阅读教学中,如果形式因素不能被充分理解,内容方面是无法做到真正把握的。

二、文体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被漠视的状况

文体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被漠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从整体上看,语文教科书单元的规划虽然将文体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但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基本上看不到直接涉及文体的内容,几乎是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文体进行教学,即学生读——解决生字词——分段落讲解——概括写作特点——归纳课文主题——布置作业。这种没有什么变化的套路,严重扼杀了不同文体所特有的个性及其为文章所带来的深刻意义。

首先,常用文体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被漠视。所谓的常用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也包括实用的文体如书信体、科学小品及各种公文等。这些文体之间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它们不仅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同,而且在文章结构、表达技巧的运用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把这些区别明显、反差巨大的文体,用相同的方式、相近的角度进行解读,其结果就不言自明了。

其次,一些特殊文体的特点也在阅读教学中被漠视。如古诗文,虽然它还是属于常用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但是它的文言文形式使它又明显地区别于一般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古诗文在语文教科书所占的比例不大,大都是一些精挑细选的佳作。但是我们对古诗文的讲解,除了进行特别的语言教学就完全等同于对现代文的一般文本的教学了。由于翻译成白话之后古诗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含蓄、意境优美、表达丰富的诗文了,从中接受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熏陶的教育目标,从文体遭遇漠视开始就一步步落空。特殊的文体中也应该包含着外国作品,这类作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并不是直接产生于母语而是通过翻译者的创作,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结构特点、手法运用等方面,都带有与我们母语文本文体不同的特点。对于这类作品,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同样对文体特点采取漠视的态度。

总之,阅读教学中文体特点普遍被漠视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解读,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从文体特点出发进行阅读教学

从文体特点出发进行阅读教学,是文本自身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因素构成的性质决定的,也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阅读教学回归文本的必然。

(一)教师应建立和养成文体观念。阅读教学中文体特点被漠视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文体概念,没有建立起文体感。由于缺少文体意识,所以意识不到由文本特点所决定的文章结构的不同,以及文本表达中运用的与文体相适应的特别的方式。就内容谈内容的阅读教学,其教学往往流于浮泛。因此,建立起文本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文本时,首先考虑到具体文体决定的内容和表达的特色,使我们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文体特点直接进入文章的本质,从而改变因文体特点被漠视而导致的阅读理解的表面化和误读现象。

(二)把握文体特点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文体特点是文章“类”的特点,在这个“类”的构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文体方面的独特性。建立起文体意识,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具体文体“类”的共性,这是一种宏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具体实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具体文本的阅读教学应抓住其所体现的特性进行,如古典诗文的教学,尤其是对古诗文内涵进行体验、感受与翻译时,应尽可能地突出原诗文的文体特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文体特点进入内容,通过文体特点体验和感知内涵。这样就能够真正地把握文本本质,提高阅读效果。

阅读教学中文体特点被漠视是语文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无视文体特点一刀切式的讲法,不仅破坏了文本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本质,而且对学生思维发展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要培养起文体观念。面对文本,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并由此出发进入文本,发掘其本质和内涵,从而改变阅读教学中文体特点被漠视的状况。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漠视古诗文文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从《圣经》看西方漠视孝道的原因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