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80后小说”转型的社会客观原因

2009-01-29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坛写作者转型

刘 强

摘 要:2006年开始,一个共同的特征显现在“80后作者”的身上,就是他们纷纷推出所谓“转型”之作,“80后”作者选择转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迫于社会的舆论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压力,在社会的漩涡中一种无奈的转变。

关键词:“80后小说” 转型 社会客观原因

从2006年开始,一个共同的特征显现在“80后作者”的身上,就是他们纷纷推出所谓“转型”之作,“80后小说”进入转型调整时期,“80后作者”公开地要撕掉“80后”标签,代表作品韩寒的《光荣日》、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丁旸明的《悲日》、张悦然的《誓鸟》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向“80后”正式告别!“80后”作者们在经历无数辉煌之后,他们的“转型”值得思考。那么为什么“80后”作者会选择转型,转型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就从社会的角度进行阐析。

从“80后”崛起,到如今逐渐进入主流社会,他们一直受到空前关注,也承受了空前质疑——“自我”、“冷漠”、“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80后”被贴上一张张“坏孩子”的标签。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2803人参与)。调查结果则显示,18.2%的人认为“80后”是“贬义词”,7.7%的人认为是“褒义词”,更多的人(56.7%)认为“80后”是“中性词”。参与调查的人中,62.8%的人确认自己就是“80后”。[1]从2004年开始,社会掀起了一阵批判“80后”的潮流。文坛上流传“‘80后基本是被港台文化洗脑的一代”,网络论坛里出现“80后批判系列”,部分媒体开始批评“80后”是“啃老族”。

在央视的“80后”节目中,“80后作者”李傻傻语出惊人,认为这些生于“80后”的写作者要想真正地创作而不只是期待市场的宠幸,就必须抛弃所谓“80后”的概念甚至主张废掉“80后”概念。在上海作协召开的“80年代后青年文学创作研讨会”上,“80后”代表作家蒋峰、小饭、陶磊及众多“80后”写作者群体首次集体向评论界和文坛表示和韩寒、郭敬明等先期走红的“80后”划清界限,并表达自己对“80后”这个概念的反对。孙睿曾说:“‘80后概念已经被提滥了,没有必要反复被人提了。它已经无孔不入,跟街头上小广告差不多了。”张悦然长篇《誓鸟》发行时曾说:“希望媒体不要再把我归类到‘80后,我的文学已经不再局限于青春文学的樊篱,更不是流行一季的时令水果,这部作品正是我向青春告别的成年礼。”她在参加新浪读书频道聊天时曾说:“因为‘80后其实已经是一个带有太多各种各样含义的一个标签了,我对这个标签其实觉得它不仅不适合我,它也不适合很多很多我看到的80年代写作的人,这个标签气势会给一些比如之前的作家或者一些人一些不好的感觉,比如一提到‘80后,大家会觉得他们是一种商业写作,会觉得他们的写作里真正离文学非常远,他们注定可能比较昙花一现,因为他们很狭窄,只能写给同龄人看,只能是昙花一现。有这些含义其实是不公平的,我不停地说我需要告别‘80后,其实我也想替我很多的朋友说,我认为他们很多人也完全是一个成熟的作家、作者了,所以我觉得他们也应该离开这个阵营。”调查显示,尽管这些“80后作者”有广泛的追求者和粉丝,但也有50%的初中生和86%的高中生认为“80后作者”的作品文学性差。[2]文学是历史的反映,生活的再现。“80后”因为才华横溢、机遇垂青,他们中许多人已经崭露头角,且拥有不俗的市场号召力。然而,也因为单纯率真、天马行空,他们一度被认为是“特立独行、排斥主流”的典范。“80后文学”被称作“青春文学”、“校园文学”。青春和校园是“80后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来源,叛逆、残酷、张扬、大胆、开放、先锋是他们作品的显著特征,但这也是他们常被主流文学界所诟病的症结,认为缺乏社会阅历的“80后”作者无缘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大军,“80后”似乎成了不成熟、无深度、非纯文学的“罪恶标签”。所以很多作家不愿归类到“80后”作者群,坚决向“80后”告别。

随着“80后”作者的成长,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一不足并力求改变。他们最忌讳别人说他们完全市场化,渴望进入主流领域,期待在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笔者看来,力求摆脱主流文学界对“80后”文学创作的固有偏见,证明自己创作的多元化和日益成熟,以及本身自己的独特性创作本质,这也许就是当前“80后”作者选择转型的表象所在。

文学文化的兴盛与传播途径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各种浮华、喧嚣和骚动,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因此“80后”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兴盛成功得利于“80后作者”生活在盛产“造星”的时代,“80后小说”的产生发展得利于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商业的完善,得益于当前的消费文化,特别是与年轻人的消费文化相一致。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苦闷、彷徨、惆怅、忧伤的情绪无法宣泄,只能通过各种消费方式得以解脱,著名学者张颐武曾经说过:“青春总是要和现实劈面而遇,现实的坚硬内核会让青春无法逃避他自己的宿命。”[3]“80后小说”恰如其分地给他们以心灵的慰藉。“80后”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兴盛与当代发达的多元化的宣传媒介息息相关,尤其是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互联网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自由宽松的公共领域,为世人提供了网络文学这样一个崭新的文学领域。世纪之初,文学网站火爆发展,几乎所有站点都为年轻的写手提供了原创空间。其中始建于1997年12月25的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提倡“生活、感受、随想”式的原创网文,在众多的网站中脱颖而出,受到不同层次网民的欢迎。“80后”写作群体中的大部分都参与了榕树下网络写作。网络文学的发展正在毋庸置疑地改变着当代文学的版图,“越来越多的加入网络的写作,这是趋势,任何都不能阻挡”[4]。较之纸质媒介,文学网站在容纳无写作背景的年轻作者方面展示出卓越的弹性与张力,这给“80后”的横空出世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文学网站与《萌芽》、新概念共同为“80后”写作者搭建了一个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写作平台。“80后作者”在当今读者尤其是网络读者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较于传统的纸质作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更为火爆的吸引力。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互动平台,突破了传统文学诸如报刊杂志和平面结构,展现出一种声色俱佳、图文并茂、立体多维、互动交流的新景观。可以说,“80后”写作者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走向熟的一代,“网络是大部分‘八十年代写作者目前赖以生存的发表平台”[5]。随着互联网的急剧发展,网络阅读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阅读的多元化,而写作也逐渐多元化。“80后”作者的作品开始走俏,这些年轻的作家们集市场与读者宠爱于一身,树立了自己在广大读者和出版社中的名声和地位。动辄几万册甚至几十万册的销量,甚至压过了很多文坛老作家的风头。

然而在一些图书畅销的背后,有分量、能够长久被人记起的作品却是少之又少,不少“80后”作者的作品迅速走红又迅速沉寂。作家麦家认为,看过很多“80后”作者的作品,总体感觉是质感蓬松、水分很大,思想也停留在表层。他们中大多数人因为过分迎合市场,最后反而会失掉市场。作家阿来也说,由于书商和市场的双方压迫,使不少年轻作家们被迫往设定的方向走,他们得到了钱,却失去了与文字本身的亲近。这样就导致了“80后”现在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受到了伤害。[6]特别是在当下娱乐消费时代,互联网有着比传统传播媒介更多的优势,它能使作品以最快速度出现在受众面前,而且能够用多元化的手段对作者作品进行包装,达到最理想的宣传效果。在商业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市场业已成为检验文学的标准,而实力却成为了作家的附庸,这一点在“80后”作者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就是因为受到市场的过分干扰,一些优秀的纯文学作家一直被排除在外,游走在图书市场的边沿,甚至隐藏进“地下”。然而深层思考一下,“80后文学”似乎在当初的过度渲染中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流行文学”,文学本身的价值被忽略,创作的青年作家们被当成娱乐消费的砝码,成为出版商商业利润的工具,俨然成为“文化娱乐圈”,很多作家称为“明星作家”,而且很多作家也和娱乐圈沾边,成为娱乐明星,并且有所谓“偶像派作家”、“实力派作家”之分。这些明星作家成为图书销路的保障和网络点击率的票房,成为迅速窜红的“泡沫文学”、“消费文化”。然而流行文化都有一定的保鲜期,市场制造了“80后”的商业流行神话,但在认定他的商业价值被开采殆尽之后又粉碎了这一神话。文化制造商的过度开采、媒体的推波助澜、青春文学作者的急功近利以及中国主流文坛与青年作者的“交流无能”,[7]必然就会导致“娱乐泡沫文学”,使得无论是包装者还是青年作者寻求改变,由非理性回归理性,寻求新的流行包装模式,转型也就在所难免了。

总之,“80后”作者选择转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迫于社会的舆论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压力,在社会的漩涡中一种无奈的转变。

注释:

[1]《80后是中国社会转型新生代》,《中国青年报》,2008年04月18日。

[2]《文情报告:80后作家渴望进入主流文坛》,《文汇报》,2007年07月25日。

[3]《“80后”文坛:青春与现实劈面而遇》,《解放网—解放日报》,2007年8月14日。

[4]陈村:《灰锡时代·序》,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5]苏德:《苏德发言稿》,萌芽论坛。

[6]《市场与文坛能否兼得80后作者期盼理解》,《今晚报》,2006年11月17日。

[7]徐妍:《2006年青春写作·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刘强 山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 255100)

猜你喜欢

文坛写作者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白马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当先锋不再先锋
哭正中老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论写作(创作谈)
《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写作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