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析疑

2009-01-29滕旭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互文古典诗词修辞

摘 要:在对我国古典诗词的欣赏过程中,仅凭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与合乎情理的想象还不够,如果不具备必要的修辞知识,往往会生发出许多望文生义、臆想牵强之辞。本文通过对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颈联诗句意象的分析,说明在古典诗词欣赏过程中,正确运用修辞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杜甫 《春日忆李白》 析疑 古典诗词 修辞 互文

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中央十台“百家讲坛”栏目中讲解唐诗,他认为唐诗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歌颂友谊,并各举李白、杜甫诗予以说明。其中杜甫有一首诗为《春日忆李白》,全诗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颈联说,杜甫在长安时,听到李白在江东的消息,不禁勾起自己的思念之情,举头望东南,有春天之树遮挡而不能望见。想象中,李白此时此刻也一定因想念自己而望西北,但因傍晚之云遮挡亦不能望见。

听后笔者不免疑惑:难道江东就没有“春天树”?渭北就没有“日暮云”?抑或渭北的春天树比江东的高大,江东的日暮云比渭北的厚重?

于是笔者记起多年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席金友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词基本知识》在谈到此诗颈联时是这样写的:

唯独颈联这两个词组令人难以捉摸:忆李白怎么会忆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呢?其实联系到当时两位诗人的境况,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原来当时杜甫在长安,也曾在咸阳住过;咸阳在渭水之北,“渭北春天树”是杜甫自比。李白在江东,“江东日暮云”是比喻李白的境况。而“春天树”是杜甫比喻自己刚有成就,枝荣叶茂还在将来;同时也说明自己像扎根的树一样对家乡有着深情的眷恋。“日暮云”则是用来比喻李白的成就犹如晚霞那样光彩夺目;同时也隐指李白的性格犹如流水行云,行踪飘忽无定。当然,把这两个词组理解为见景物而思挚友,也未尝不可。”[1]

笔者认为这是望文生义、臆想牵强之辞。

其实,这种现象在古文尤其古代韵文中很常见,是一种修辞现象,修辞学中称为“互文”者即是。而所谓“互文”,即上文省却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省却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使语言简洁凝练,语意含蓄丰富,也称“互文见义”。对于“互文”这种修辞手法,我国古人早有研究。汉代的训诂学家郑玄在注释经学典籍的过程中就注意到它,并最早命名为“互文”。唐代的贾公彦则给互文下了定义:“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他首先注意到的是“互文”结构上的特点,说它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人俞樾又提出“参互见义”的见解,说“古人之文有参互见义者”。这样,将两家的意思结合起来,便概括出了“互文”的全貌:分开来看为互文,合起来看则见义。到现代才把互文列为辞格加以研究。互文可分为两种:(1)平列式互文。结构上,上下文平列,上文写明下文省略之文,下文写明上文省略之文,两两参互,合而见义。(2)对举式互文。结构上,上文和下文形为平列,实为对举,上文省去下文暗含的意义,下文省去上文暗含的意义,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的修辞作用在于:(1)简洁凝练。互文各举一边而省文,使语句经济、简练,避免冗杂。(2)含蓄、丰富。互文能合而见义。也就是说,互文的义有明有暗,正反对举,组织得好,能使语意委婉含蓄,新颖丰富。

平列式互文,如《木兰诗》中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若将全句补全,即:雄兔雌兔脚扑朔,雄兔雌兔眼迷离。运用互文来组织句子,比这样的叙述经济得多,构成了诗的语言结构。如果不明了这一辞格,望文生义,很容易错解为: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时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对举式互文,如《礼记·坊记》中句子:“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其最后一句若将全句补齐,应是:故君子约言,君子后言;小人多言,小人先言。

现在我们就知道,“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句,实为互文之句,属对举式互文。若将全句补全就是“渭北春天树日暮云,江东春天树日暮云”。说的是杜甫在某一春日傍晚兴起的对李白的怀想之情:树莫这般高啊云莫这般厚,杜甫东南望李白,望眼欲穿不能够;树莫这般密啊云莫这般长,李白西北望杜甫,山高路远水茫茫。一方面,诗句抒发了杜甫对李白的极度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在杜甫想象中,李白对自己也一定是非常想念的。而事实上,杜甫如此想象是完全合乎情理,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首次会见,是在唐天宝三载(743年)时的洛阳。尽管李白长杜甫十一岁,尽管李白当时已名扬全国,两人却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第二次相见的时间地点是他们在第一次相见时约定的:即当年秋天在梁宋。这次相会,他们还在梁园遇到了高适,三人对诗文的切磋,现在看来真是一件盛事!天宝四载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这次,他们则共同拜访了当时以文章、书法驰名天下的李邕。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可谓亲密无间。而在李杜分别后不久,李白即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怀念: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此诗颈联如此结句,必是诗人有意为之: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充分表现出诗人强烈浓郁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在艺术上,又可体现出诗意含蓄,诗句新颖之美。这样一种如此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在诗人所处唐代之前早有显现,对“读书破万卷”的诗圣杜甫来说,怎会轻易错过,如杜甫曾经自言:“转益多师是汝师”,“不薄今人爱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清辞丽句必为邻”[2]等都有所体现。

注释:

[1]席金友:《诗词基本知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8页。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115页。

(滕旭东 甘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730060)

猜你喜欢

互文古典诗词修辞
互文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说说“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