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法律基础课的核心任务初探

2009-01-22赵艳林

职业·中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基础课法律意识公民

赵艳林

职业学校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形成法律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法律工具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任务。因此,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人格因素的协调发展,培养正确情感、培养综合能力、强化意志、养成良好习惯等,是法律基础课发挥课程功能的基本体现。

一、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中职学校的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公共法制教育课”,而非一门法律专业课程。因此,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应该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开设该课程是希望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加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它是指人们对法这种特殊社会现象的观点、看法、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等各种主观心理因素的总和。

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它是法律素养的主观方面。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由于高职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增强法律意识,实质就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即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使他们知法、懂法、尊法、爱法及守法。

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来看,法律基础教学强调的并不是学生对具体法律制度掌握的多寡,更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法产生认同、尊重、热爱和信仰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在将来的职业活动中成为一个知法、自觉学法、守法的社会从业者。

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点是法律情感的培养

培养的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法律认知;二是对法律的情感;三是理性的思维。在这其中,法律情感的培养尤其重要,培养学生的法律认知是基础,理性思维是远期培养目标,而法律情感的培养是直接目标,也是核心内容。

法律情感,是指人们对法律及法律现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诸如对法的认同或否定、支持或抵制、热爱或冷漠、信仰或敌视等情感。与一般的情感不同,法律情感具有自己的特征。法律情感的形成要在人的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才会形成。特别是本文所讲的法律情感,它是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法律知识的教学所培养起来的。

三、法律基础教学所培养的法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1.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即辩证自觉的感性认识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对法及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中,能够克服传统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使其更具全面、客观、正确的成份。在对法律知识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法的认同、尊重、热爱、信仰等心理态度。其中,“认同”是指对法律的肯定和赞许,“尊重”是指对法律的恭敬,愿意恪守法律的态度,“热爱”是指对法律的渴望及追求的热烈情感,“信仰”则是指建立在前述情感之上的,个体内在自觉地对法律的服从态度。

2.公民意识

公民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尊严。在法律面前,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高职学生作为公民主体来说,必须树立公民主体意识,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尽义务。而在当前,一些学生个人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为了获得所谓的个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与学校的管理要求背道而弛、不完成学校规定的义务等,这些都是学生公民主体意识淡薄的表现。所以加强学生法律意识,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自觉将履行义务与享有权利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

3.诚信意识

所谓诚信意识就是自觉按照市场经济制度中互惠性原则办事。当今的学生不仅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而且将要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建设。因此,教育和引导学生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在不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诚信意识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不令人担忧。学生缺乏诚信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纵容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将是教育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严重的不负责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要使他们树立和培养诚实信用的观念和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建设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基础课法律意识公民
论公民美育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公民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