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保八决心值得尊敬

2009-01-22

环球时报 2009-01-22
关键词:中国政府危机民众

丁一凡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力保2009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在危机面前,中国政府没有逃避,勇于承担责任。但一些西方媒体却对中国的保八决心说三道四,甚至讽刺挖苦。它们一面享受着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一面又借保八来影射中国的政治体制。对于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面对危机,缩手缩脚,逃避责任,这些媒体却装作没有看到,或者压根儿就认为是正常的。它们这样做不是在提升全球抗御金融危机的信心,而是在破坏信心。

眼下,信心对克服这场金融危机至关重要。中国政府的坚强表态及快速出台的应对措施加强了中国人克服危机、重振经济的信心,也给了市场非常积极的信号,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中国政府的做法值得尊敬。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中国政府对抗危机的措施日渐深入之际,国际舆论从过去的多看好,突然变为多唱衰。先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2009年全球风险》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率大幅降低可能会成为今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随声附和。众多西方媒体更是跟风发出质疑之声。这不禁让人想起法国寓言家拉封丹关于狐狸的寓言。狐狸因葡萄藤太高,它够不到,就灰溜溜地跑开了。一边跑一边说,葡萄是酸的。

西方国家一些媒体唱衰中国的论据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大量出口紧密相关。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中国的经济也会自然放慢下来。这种说法虽然不无一定道理,也反映出中国一些省份目前遇到的困难,但却严重低估了中国政府组织、动员民众的能力,也就低估了中国社会对付危机的能力。

其实,2008年世界已经目睹了中国克服危机的能力。年初,中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5月四川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这些自然灾害虽然严重,却没有影响中国在8月份举办盛大的奥运会。抗震救灾让外国媒体与舆论看到了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与中国民众的积极参与热情。对付经济危机像克服自然灾害一样,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与民众的积极反应,而中国体制的优势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反映出来。老实说,西方的媒体不是看不到这些,但是出于意识形态及各种政治偏见,它们即使在说中国体制的特点时,也不想承认这些是优势,反而要想尽办法来贬低中国的制度。比如,它们会说中国是在恢复指令性计划经济,使人想到了斯大林时代苏联也曾经挺有效率。再比如,它们会说,中国与西方展开了一场“模式之争”,想证明“专制”比“民主”更有效。

西方媒体在评论其他国家时,习惯了占领“道德高地”,从上面俯视下来,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别人的弱点和问题,并指手画脚地给人家出主意。反观中国的媒体,在报道别国时,多是在寻找别人的优点,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某些经验教训,得到某些启示。这种观点的差异体现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及民众的分析方法差异。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领导人不断重申,中国要吸收、借鉴外国一切优秀、有用的经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中有益的经验和教训。这说明,中国人不那么自满,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还处在现代化的发展初期,需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各种有益的东西。其实,中国这些年来取得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试错,不断纠正的过程中得到的。这一过程也就是“改革”的真谛。坚持改革,说明中国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制度很完善了。

西方人过去也不是那么自满,对中国的评论也并非一贯苛刻。18世纪时,欧洲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都想从遥远的东方,也就是中国学习、借鉴许多东西。虽然今天看起来,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在引证中国经验时有许多幻想的成分,但正是这些努力使欧洲摆脱了封建制的传统,建立了现代国家的制度,奠定了后来发展的基础。以至于现在的一些欧美知识界人士在谈到西方的文官制度时还谦虚地说,我们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可见,表扬别人的长处而不是处处苛求别人或贬低别人并不是示弱的表现,甚至可能是改善及完善自我的一种途径。此刻对中国政府决心说风凉话的人显然忘记了这一点。

当然,中国制度有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有些经验可能是无法复制的。但无视中国这些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甚至有些故意地去诋毁中国取得的成就,这对美欧这些发达国家来说是否会应了“骄傲使人落后”这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呢?▲(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中国政府危机民众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世行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政策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中美(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比较研究
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问关系发展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