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消费券,世界犹豫不决

2009-01-22

环球时报 2009-01-22
关键词:台当局消费经济

●本报驻外记者 乔生 林雪原 青木 黄晓闵 ●本报特约记者 周 礼 王秀森●本报记者 胡 笳

“到底该如何提振经济?”这个巨大的问号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用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话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于是,为了抵抗经济寒冬,各个政府使出众多刺激经济的手段,而发放消费券则成了能否刺激消费的热门讨论方案。有经济专家认为,自上世纪大萧条催生凯恩斯主义后,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手段、在经济衰退时扮演积极角色就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可惜的是,人们至今也没有找到完美的方案:推动大型公共建设可能造成对民间资金与机会的“挤出效应”;退税、减税或其他现金补助方式则可能再次造成储蓄。这也是至今虽有多国政府酝酿发放消费券,却迟迟没有实施的重要原因。在赞成者看来,发放消费券是有效且适时的政策,而反对者却批评它是“刺激消费的快乐丸”、甚至是“包裹糖衣的毒药”,将给未来埋下隐患。发放消费券到底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它是否适宜在中国大范围推行?

国际舆论审慎看待台湾消费券成效

18日,台湾当局开始向所有岛内民众发放消费券。此前,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阿联酋等国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也都在酝酿类似计划,但中国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放消费券的经济体,因此引起了多方关注。美联社报道说,台湾2009年的经济形势不甚乐观,台当局预测经济增长率为2.12%,而几家研究机构的预测为2%。美联社称,台湾2326万人都将获得新台币3600元(近100美元)的消费券,使用期限至今年9月30日,台当局估计这将为GDP贡献0.6%的增长率。英国广播公司则报道说,台湾的消费券是以红色信封包装,在农历春节前夕发放给民众的,“是象征吉庆的红包”。连续几天,台当局发放消费券盛况空前,领取率高达90%以上。这两天,岛内各地的商场或大卖场人潮比一般假日多了三四成。有岛内学者预测,消费券刺激经济的模式将沿此路线传递:民众以消费券购物——商店向供货商进货——供货商向工厂下订单——工厂向原料商买材料——原料商再向原物料厂商订货,如此一来,至少经过四五次消费,再加上运输、人工等,消费券至少可为台湾增加1000亿元(新台币,下同)的民间消费空间。台经济部门甚至表示,如果财政许可将考虑发二次消费券。

对此,国际舆论大多持审慎态度。新加坡《海峡时报》19日说,台湾人习惯存钱应对未来,被寄予厚望的消费券带来的刺激消费作用可能不会实现。该报采访的一位岛内72岁老人就表示,将用消费券购买油、盐等生活用品,“这样一来我就能够存下钱来”;民调也显示,2/3的人表示将把消费券用于购买日常用品,而不会花在其他商品上。英国《金融时报》说,台当局为发放消费券将举债837亿元,还有发放作业、宣传、印制等19.18亿元花费——只为了刺激消费并提振台湾下滑的经济。路透社称,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评级已在19日将台湾货币的评级从稳定调整为负面,因为“发放消费券将导致政府赤字不断增长,台湾公共财务近年来的改善状况将会出现逆转”。

其实,自台当局去年11月公布消费券发放方案后,岛内也争论不断。第一就是发放是否应该有“排富条款”。起初,台当局计划只向年收入在120万元以下的家庭发放,但立即引发民众抱怨。很多人都觉得年收入120万元的家庭生活也很吃紧,而且中产阶级才是消费的主力群体。第二是成本问题。据岛内媒体估算,除了消费券发放特别预算案的800多亿元总经费,台各地还要设立1.4万多个发放所,动用警力8万人,仅为此编列的服务、咨询和管理人员预算就高达1000万元。第三是实际功效问题。有岛内舆论认为,对于台湾这个出口导向市场,内需再怎么提振都救不了外销市场的持续低迷。

10年前,日本发生过失败案例

法新社报道说,台湾发放消费券的构想来自日本。但日本政府10年前的那个政策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失败的案例。1999年,深陷经济危机的日本为刺激内需,向15岁以下65岁以上以及弱势群体发放每人2万日元消费券,总值高达6000多亿日元。但日本财政部发现,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消费券仅有3成被用于消费,而6成以上被转化成储蓄——日本民众用消费券购买了大量生活必需品,然后把省下的钞票存入银行。该年,日本境内因消费券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为2025亿日元,仅占名义GDP的0.04%。

去年11月,日本政府再次宣布发放消费券,定额补助平均每人1.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20元),向65岁以上和18岁以下者多发放8000日元。但这个计划却一拖再拖,至今没能实施。在此过程中,首相麻生太郎因为对发放对象设限问题几次转换态度,支持率直线下降。起初,经济财政担当相与谢野馨主张向高收入者设限,麻生马上撤回了向所有家庭发放的承诺,表示只面向穷人和困难者;6天后,麻生又转变态度称,“设定收入限制太费事,不如请高收入者主动放弃领取”。12月初,麻生又说:“如果有人不想要,可以不去领”;3天后,他又称:“有1亿日元收入者不领补贴是正常的,这是做人的自尊问题。”此言立即招致舆论对麻生有意将责任“转嫁”给国民的批评。

有日本经济界人士算了一笔账,认为发放补助金需要2兆日元,这笔庞大资金如果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将会取得较大成效,比如可以改善全国中小学校舍的耐震强度,可以提高护理行业人员工资,可以部分解决医师紧缺状况,可以让太阳能发电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可以改造100万辆电动汽车用以代替一般汽车……

德国各党派争论不休

德国也在为到底该不该发消费券而争论不休。去年底,德国媒体披露说,根据执政社民党党团提出的构想,财政部正研拟发放面额500欧元的消费券,儿童和青少年减半。消费券可用于购买生活消费品、其他零售用品或支付水电工的账单,但前提是必须自己再拿出200欧元一起消费,并在8周内用完。但同样在大联合政府执政的基民盟却坚决反对,基民盟国会党团主席考达说,发消费券效果太短,一个月钱就花光了,而且民众可能拿来买进口货,无法帮助本国劳工。该党黑森州州长科赫甚至称这是一个“发疯计划”。据称,总理默克尔也在私下反对这个计划。《环球时报》记者在柏林著名的购物街库当大街随机采访了10位民众,有9人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位叫德拉纳的家庭主妇说,自己一个月前刚失业,家里5口人只靠丈夫一人1600欧元的工资生活;因此,这笔钱可以救急。另一位叫马库斯的人说,这个方法“很公平”,比那些没用的救市计划更实际。也有一位民众说,这是一个“玩笑”,“政府哪有这么多钱给老百姓”。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知名经济学家施特劳哈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消费券在德国的历史。他说,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曾推出消费券计划,每周给民众发放小面额的消费券,用于购买食物、衣服等日常用品。希特勒甚至强制让企业发工资时用消费券代替一部分工资,并规定必须用完。德国的消费市场因此出现景气。施特劳哈教授认为,消费券的最大好处是重拾信心,即使其效果只是昙花一现。

在美国,“消费券”是以退税和发放粮食券的形式出现的。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历次的经济刺激方案大多以退税和放宽粮食券发放为主。去年2月,美国通过了退税法案,给家庭年收入3000美元以上20万美元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退税,受益者多达1.3亿个家庭。个人退税金额从300—600美元不等,家庭退税则在600-1200美元之间。据调查,有一半的退税支票被用于购买大宗商品尤其是电器,另一半被用于还信用卡债或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粮食券发放金额比2007年增加了近4成。去年9月,共有3150万人领取粮食券,占全美人口的10.3%。粮食券制度在美国有近70年历史了。粮食券主要用于购买食品,对申请人有严格限制,政府对发放标准也有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在纽约,每人每月领取的粮食券大约在100美元左右。虽然政府规定粮食券不能用于购买烟、酒,但还是有些商店违规销售烟酒给粮食券持有人,还有中间商专门收购粮食券。

发消费券,中国大陆适宜吗?

金融危机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曾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提出发放消费券的建议,其中也包括中国。按照他的建议,中国可以拿出1万亿元人民币发给民众,限定在一个季度内用完。由此测算,可拉动中国经济1.33万亿元,相当于单季度GDP的18%。对于这个建议,国内外一直争议不断。常年研究经济的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是消费券的支持者。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政府在消费不振时发放各种补贴是一种非常时期的常用手段,可以直接刺激消费,会带动消费扩张;还能在危机严重、消费信心过低时振奋人心;而对于低收入家庭这些在危机中最缺少安全感的人群来说,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补贴也是他们过一个平安年的“大红包”,这对社会稳定非常有助益。

“消费券不仅不适用于中国国情,也不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博士是类似计划的强烈反对者。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发放消费券听上去好像还富于民,但静下心来一想会发现,这会严重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因为财政方面的危机,导致整个经济社会陷入动荡”。梅新育说:“应对自然灾害时,人们失去了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急需的是救命;而这一轮提振经济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跟自然灾害完全不同。更何况中国面对的不是经济萎缩,而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在梅新育看来,盲目追捧消费券这种无偿获得的福利,还将损害中国人自古以来宝贵的自我奋斗精神。他认为,一个民族或国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自强不息、奋斗向上的精神。“社会主义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应该强调按劳分配,而不是不劳而获”。此外,他还表示,如果只在既有体系下对社会低收入人群发放消费券,跟低保没什么区别,反而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而且消费券是一次性的,不可持续;如果月月发放消费券,还不如减税或者以工代赈更加有效。对于台湾发放消费券引起的民间轰动,梅新育表示,台湾经济体比较小,情况较为简单,它的做法不足以为大陆借鉴。

中国经济学家左晓蕾日前以西方国家以往常用的“挖沟填沟”政策得失,来分析中国是否适宜发放消费券。大萧条时期,只有靠政府增加支出和投资,才能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政府甚至可以采取极端行为,找一批人来挖沟,再找另一批人来填沟,给毫无实际意义的劳动支付工资,以增加社会的支付和消费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挖沟填沟”。二战后,德国就采取过这种非常举措,甚至大规模印发钞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研究大萧条危机应对时也有一个观点:坐在直升机上散发美元,是解救危机的撒手锏。左晓蕾认为,“挖沟填沟”只是经济处于完全无法正常运行的大萧条时期的不得已手段,是冒着高通胀风险换取经济复苏。德国后来就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不得不用新货币取代旧货币来解决无法遏制的高通胀。左晓蕾认为,中国经济远没有恶化到必须超常规扩大财政赤字,靠印钞票、发消费券来维持经济运行的地步,只要更有效地使用财政资源,比如有效利用4万亿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大力度启动农村消费、改善城市消费结构等,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有序恢复正常运行的同时,改变增长模式。▲

猜你喜欢

台当局消费经济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