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的选择:粮食还是混凝土

2009-01-22

环球时报 2009-01-22
关键词:耕地面积饥荒耕地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艰难选择:粮食或者混凝土 当中国急于落实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时,外界认为这一方案的成功要依赖政府为机场、廉价房等数百个新项目提供土地的能力。最近,中国一位经济学家提出新观点:北京坚守1.2亿公顷耕地面积的政策是中国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阻碍,应被放弃。这引发了公众争议。

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建人茅于轼提出中国应停止粮食自给政策并转而依赖世界粮食市场供给的观点,让他一夜之间成了“公众敌人”。一位网民说:“任何一个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大饥荒的人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13亿人依赖进口粮食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人说:“我们宁肯降低经济增长率也不能在独立自主的粮食政策上让步。如果政府不能承担这个责任,国人将会失望。”

如果中国要保证95%的粮食自给率,就必须保证最低耕地面积。北京正全力以赴保证1.2亿公顷耕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以确保13亿人的粮食安全。让北京烦恼的是,保护耕地同2009年的头号重点工作——保增长——产生了冲突。国土资源部预计,经济刺激方案中80%的项目需要新的土地供应。

城市发展和环境退化侵蚀了有限的耕地,努力挽救迅速减少的耕地是政府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但如果北京担心粮食短缺会引发不稳定,同样也会担心经济低迷引发的社会不稳定。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耕地面积红线并非一个粮食安全问题。天则经济研究所的赵农认为这是“社会安全问题”。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赵的研究小组完成了这份极具争议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不应囤积土地,而应以进口弥补粮食缺口。中国每年消耗5亿吨粮食。目前为止,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都超过这个数字。

有人指责这个研究小组出卖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还有人说,用美国的钱做报告敦促中国购买美国粮食等同背叛。这份报告引发了人们对饥荒的历史记忆。一位叫苏琦(音)的作家说:“中国人对饥饿有根深蒂固的恐惧。现在,这种恐惧被那些反对土地改革的人当作了工具。”▲(作者安东内塔·贝兹洛娃,伊文译)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饥荒耕地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饥荒是你造成的
游戏救国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