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捞活力

2009-01-19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09年1期
关键词:考验状况活力

张 铭

活力百强新鲜出炉

2008 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若干中小企业关门退出市场,大中型企业也叫苦不迭。“过紧日子”、“过冬”是企业里听到最多的话。“严冬”时节,企业“活力”考验凸现。

为了更为量化地考量企业活力,2008 年下半年,《新理财》杂志社组织专家学者对截至2007 年底中国沪深1533 家上市公司的活力进行了排序。这样的活力评价体系肯定不够完美。但是,如果能够给那些置身金融海啸中的企业提供一点“打捞活力”的启示,我们就足以欣慰。

“‘活,首先是活着,一定要防范风险;‘力,是指长跑的耐力,而不是短跑。”中沪深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一军这样解读“活力”。

南开大学商学院李维安教授是企业活力评价方面的专家。他在接受采访时,也特别强调了在现阶段防范风险对于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性。“一定要建立风险防范系统。因为在目前的状况下,要保持财富的平稳增长,风险的防范是第一位的。这里的风险不光包括财务风险,还包括治理风险。”

而对于企业如何保持活力,他认为,企业必须建立价值导向型的企业管理体系,使高管和员工从重视眼前的利润,发展到成长性和价值的提升;应建立基于价值管理和活力创造的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并且推广到子公司的管理和治理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除了想方设法保持自身的活力外,还需要对自身的活力状况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到实时监控,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不至于阴沟翻船。同时,也需要借鉴其他企业持续保持活力的经验,通过复制、改造,用于自身的调整和发展。

何为“活力”,什么样的企业最具“活力”,怎样评价和保持企业“活力”……这正是我们本期探讨的主题。

猜你喜欢

考验状况活力
眼力大考验
活力
眼力大考验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考验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