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哲学特点之种种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摘要印度哲学是东方哲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到东方哲学就不得不谈印度哲学。它不仅是印度本土的哲学,而且是佛教的来源,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相比,印度哲学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西方哲学讲究的思辨性、逻辑性,也不同于中国哲学的伦理性、社会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印度本土特点的。

关键词宗教性 梵我合一 直觉体验

中图分类号:B3文献标识码:A

世界各国哲学最初大多起源于宗教,但有所不同的是大多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形成了具有思辨意味的哲学思想。比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探索人于自然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说本身就初具科学探索的精神,脱离了宗教神话的影响。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已经用理性和思辨的方式来解释人和世界的关系。而印度哲学则不同,它始终没有脱离宗教的影响,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社会伦理,以至于生活方式,无不深受着各种宗教的影响。这也是印度哲学不同于世界其他哲学的地方。

印度哲学发源于印度文明之中,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早在五千年前,土著的达罗毗荼人就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两千年左右居住在南欧和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越过中亚高原南下,侵入印度河流域,于大约公元前1500年形成古代的婆罗门教,就是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有三大特点: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即把古代经典吠陀和奥义书视为神的启示,崇信各种神灵偶像,把祭祀活动视为与神沟通的第一手段,以及把婆罗门种姓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享有各种特权。到了公元6世纪在印度兴起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而佛教作为沙门思潮的一种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公元7世纪以后印度不断受到来自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世界的侵扰。1206年阿富汗的伊斯兰统治者占领了德里,建立了“德里苏丹”政权,使得伊斯兰教在印度广泛传播开来。18世纪以后,由于西方的入侵,基督教传入了印度,其他宗教的影响力就渐渐削弱了。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大多哲学家们都会询问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有的说是水,有的说是火,还有的说是抽象的数。在古代西方哲学中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印度哲学也不例外,它也同样追问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而它认为的世界本源和西方有所不同,印度哲学中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不可言说的“梵”。

保存印度最早的哲学思想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的宗教文献——吠陀经典,它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上包括吠陀本集、梵书和奥义书;从狭义上说仅指吠陀本集。吠陀反映了当时印度人对世界、自然的看法。而印度哲学的真正起点可以说是公元9世纪出现的奥义书,其中就阐述了关于“梵”的思想,如“梵我同一”、“轮回解脱”等。其中梵被描述成世界的本体,宇宙的最高实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世界本体的意味。如《歌者奥义书》中说“这整个世界都是梵”。《白骡奥义书》中说“高于这世界的是梵”。梵是一种最高的实在,不能具有任何具体的属性,不能用世间一般的概念来理解,或语言来表达,能用概念或语言来阐述和表达的都是有限的,而梵是无限制的,如果一定要知道梵是什么,就只能从各种否定中去体会它。如:“不是这个,不是这个”,只能说梵不是什么,而不能说是什么具体的东西。《由谁奥义书》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那些(说他们)理解了它(梵)的人并没有理解它;那些(说他们)没有理解它的人却理解了它”。用这种不断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梵主要是为了突出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表明它的万物本体的地位,强调梵的超言绝对性。

在奥义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我”,音译为“阿特曼”,在梵语中有多种含义,如:自我、呼吸、人生命的最高本体等。在奥义书中“我”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的,一种是指自我,就是人的身体各器官的主宰体或人生命活动的中心,所谓的“小我”。另一种意义即指“梵”,这个“阿特曼”就是“大我”。宗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达到“大我”与“小我”的同一,即梵我合一。印度人认为宇宙本体(“大我”)与我(“小我”)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我”虽然表现为多种多样,但真正实在的只有最高的梵,梵是一切的根本,是“小我”的本质。“梵我合一”的理论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同一思想,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个决定一切的主体或主宰体。

如果说印度哲学的“本体论”就是“梵”的理论,那么它和西方的古希腊哲学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与西方思想不同的是,在知道“梵”是世界的本源以后,印度人做的不是去认识这个“梵”是什么,而是认为“梵”是不能被认识的,只能在修行过程中去体验它,用直观的形式,而不是用实验或推理的方法去认识它。这就使得印度哲学和宗教有了不可解脱的关系,认识“梵”并不是为了了解世界,而是通过宗教修行达到我与世界的合一,即“梵我合一”。“梵”是什么并不重要,体验到“梵”才是根本。所以宗教修行的过程反而比认识世界本身更重要,这也影响了印度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

首先,印度人注重宗教修行,崇拜神灵。由于梵和阿特曼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阿特曼就应该在梵那里去证悟。但是由于人的无明,会眷恋尘世生活,受到业报规律的束缚,而把梵和我看成了不同的东西,人们只有摈弃社会生活,抑制感官需求,实行达摩规定才能直观阿特曼的睿智本质,亲证梵我合一,达到与神相通的境界。于是印度人鄙视物质生活,崇尚精神生活,注重内心体验、灵魂的净化和解脱,而不注重改变外部环境和客观世界。大部分哲学家都把哲学看成一种“解脱经”,一种有助于使人摆脱现实的痛苦和磨难而达到理想境界的工具。其他民族都崇拜英雄,而印度人不是这样,他们把那些隐居在山林中的圣者视为英雄。因为他们相信在这些圣者身上有一种内在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已经与宇宙的的无限精神合二为一了。印度近代历史上的圣雄甘地就是这样一种代表,他对印度人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印度人时间观念淡薄,对于死亡有着超出一般人的超脱。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并不明显,许多历史文献及历史人物都没有确切的年代记载,在印度人看来,人没有生死,一直不断地轮回着,无须记载生和死的日期。个人是不被重视的,灵魂是从海洋中吸取的一滴水,最终还是要回到海洋中去。王朝的兴衰也一样,也是处于轮回之中,周而复始,不需要记录下来。这与中国人的思维很不一样,中国人注重当下,对死后的世界是不抱希望的,所以对时间格外重视。印度人这种对时间的淡漠也造成了社会发展的滞后,既然人是轮回的,时间是永恒的,那么就不需要着急去的把事情做完,这一世做不完的事情还有来世,连生命都是轮回的,那么由人来做的事情就可以无限延长了。所以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也是不需要着急的事情,因为根本没有一个终极目标在等着你。

第三,印度哲学属于“类型保持型”。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它从古至今的变化都不大,哲学家对待传统的态度是虔诚的,只求能解释前人的思想而不会去批判创新。通常一个派别就以一些古代创始人的经典为依据,后继者拘泥于传承的内容,对经书加以注释,维护经书的合理性,维护某个哲学流派,保持原始的思想和信仰,而从不会提出新的哲学体系,即使是新的思想内容也不得不依附于旧的形式,这与西方的批判性哲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印度哲学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世界各种哲学中独树一帜,显示了印度文化的东方色彩,其中一些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东方特点也许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2] 印度哲学.

[3] 梁漱溟.印度哲学概论.

[4] 高杨.印度哲学与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