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漏水桶与附加值

2009-01-18张秋爽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11期
关键词:挑水水桶学具

张秋爽

有这样一个故事挑水工有两个水桶,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有一道裂缝。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着两个水桶去打水。有裂缝的水桶每次漏得只剩半桶水,但挑水工似乎对此并不介意。相反,他还在每天路过的地边撤些花籽。时间长了,这些花籽发芽、生长,开出的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漏水桶给他带来的“附加值”就是不仅可以一边挑水一边赏花,还能用鲜花装饰自己的家园,愉悦心情。这位挑水工无疑是聪明的,他很好地利用了水桶的“漏”,从而收获更多的精彩。沉浸在挑水工的睿智中,我猛然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何尝不是如此:课堂中有意放手,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尝试错误,不就是漏水桶的应用吗?

[案例描述]教《长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给每个学生准备了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铺长方形(2x3,4x3,5x4,6x3,6x4等),看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生:老师,我的小正方形不够。

生:老师,我们的全不够。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

学生把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是四个人的小正方形放在一起把长方形铺满,数出了长方形的面积。

反馈刚才铺的过程:

生:我的小正方形纸片够用。一行铺了3个,铺了2行,一共是6个,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分米。

生:我这个长方形一行铺了4个小正方形,铺了3行,一共是12个,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2平方分米。

生:我这个长方形一列铺了4个小正方形,铺了5列,一共是20个,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分米。

生我这个长方形一列铺了6个,铺了3列,一共是18个,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8平方分米。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根据学生铺的过程,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案例思考]好的设计意图还需要实施到位。

①有好的设计意图就够了吗?

这样的操作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乘法是面积的模型,如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先用具体形象的数方格(面积单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一行摆几个面积单位就是长;摆这样的几行就是宽,最后抽象出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然而,好的设计意图还需要有到位的实施。但是以上的操作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价值有多大?

②合作就是把纸片放在一起吗?

合作的主旨不是合坐,而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升华。

学生的操作不应该是指令下的操作工,而应该是在操作中有数学的思考。给学生的学具不够,为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在出现问题之后不是消极等待,也不是不思考就寻求合作、把纸片往一块放,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思维价值。出现问题让学生独立去想办法,先猜想后验证,这是数学常用的思考方法,在操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感,何乐而不为呢?

[再教设计]

教师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给每组准备若干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铺长方形(2×3,4x3,5x4,6x3,6x4等),看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生:老师,我的小正方形不够。

生:老师,我们的全不够。

师:你们的小正方形个数虽然不能把长方形铺满,但老师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学具,肯定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再一次进行操作,并独立思考。4分钟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我把3张纸片摆在第一行,摆了2行。正好铺满,有6张纸片,面积是6平方分米。

生我把其中的6个小正方形摆在第一行正合适,然后我观察这个长方形的宽有3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那么长,我又用小正方形验证了一下,果然我猜对了。所以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x3=18平方分米。

师:猜想、验证的方法是科学家做研究常用的方法,在小正方形个数不够的情况下,这个方法用得妙!

生:我把其中的5个小正方形摆在第一行,然后我把最后一个放在第二行,再把第一行的后边4个小正方形向下平移一行,以此类推,我知道我的长方形一行摆5个小正方形,摆了这样的4排,所以5x4=20平方分米。

师:平移也是一种好办法,能够根据已知推想出未知。

生:我把其中的4个小正方形摆在第一行,然后我把剩下的2个摆在第一列,这样我就能够想象出每行有4个,每列有3个,一共是12平方分米,4x3=12平方分米。

师:这个方法巧妙地利用了手中的学具,经过想象得出的结论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反思】这个环节没有让学生合作,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层次,挖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猜想、验证、平移、想象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在学具不够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些思考的火花在学具充足的情况下是无法呈现的。由此可见,有了好的设计意图,还要在实施中进行细节的加工与打磨。从铺满到铺不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获益是深刻的。

看来,挑水工是明智的,他充分利用了水桶的裂缝,获得了更多的价值。其实,课堂也一样。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留有思考空间,让学生产生认知>中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素材,支持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尝试错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挑水水桶学具
跟踪导练(五)(3)
彤彤和水桶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帮妈妈挑水
挑水
周而复始
左脑风暴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我是水桶魔法师
巧用水桶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