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克洛埃》的分析及演唱处理

2009-01-18

艺海 2009年9期
关键词:音调乐句小节

许 贝

在莫扎特创作的各个时期,都有艺术歌曲的出现,他的30多首艺术歌曲中,最具代表性,最为脍炙人口,并在音乐界传唱最广的,无疑是1787年创作的《致克洛埃》,这首为雅科比的诗《致克洛埃》谱写的艺术歌曲,从头至尾欢乐、俏皮,流畅而富有动感的音乐旋律,坦诚地倾吐了多情温柔的小伙子对克洛埃姑娘的真情,表示直到生命结束才能放松对她的誓言。

《致克洛埃》,这首歌曲的整体结构为回旋曲式。

在歌曲进入前有6小节的钢琴前奏,透出一个主题音调,及b1—e2的上行四度音程跳进,给人一种挑逗的感觉,活灵活现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位美丽、清纯、俏皮的少女形象。钢琴的伴奏织体采用流动的分解琶音的伴奏音型把歌曲带入到欢快、活泼的音乐氛围中。

主部主题A段(7—16小节)继承了前奏的主题音调,并进行扩展,使A段成为带变化重复的两乐句的乐段。歌曲的音调从bE大调进入,赋予作品一种特别诱人的魅力。

插部B段(17—28小节)与A段形成对比,其主题音调除采用音程的跳进外,还加进了同音反复的音调,似乎是小伙子在不停的倾诉自己对心爱姑娘的深深的眷恋之情。B段由两个不等长的乐句组成,此段的调性转向属方向的bB大调,形成了古典主义事前最常有的主到属的调性对比。

A1段(29—40小节)是主部主题的第一次变化再现,A1段与A段基本相同,仅仅在结构上拉长了两小节。其音调转回主调bE大调上。

C段(41—47小节)是第二插部,此段的主题音调以级进音程为主,展现出一幅小伙子仔细地向心爱姑娘美丽动人的外貌的画面。

A2段(48—62小节)可谓是逐步主题的最后回归再现,此段的主题音调不仅有音程的级进、四度音程的跳进,还有同音的反复,把整首乐曲的主题音调收束在一起,进行回归再现总结。

歌曲最后还有12小节的结尾,结尾的材料来自前奏,与前奏形成前后呼应。

莫扎特生活的年代是“美声唱法”(Bel canto)在欧洲盛行的黄金年代,而他的声乐作品堪称是“Bel canto”的典范。美声唱法的风格和技巧可概括为:“元音纯正,吐字清晰,声区统一,音节均匀,气息饱满,音调准确,音乐宽广,强弱自如,连音流畅,句法完美和嗓音灵活。”(《歌唱的艺术》赵梅伯著)以下是风格要点以及在本作品的实际运用论述。

1、 语言的练习和吐字

重视语言的正确、熟练掌握是演唱好所有作品(尤其是外国声乐作品)的关键一步。该作品的歌词是德文,所以学习正确的德语发音和基本了解歌词意思是能较好全是作品的保证之一。结合这首歌曲的歌词,笔者对德语的发音规则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了一下总结:

(1)注意辅音字母n的发音,在中文里面有“呢(ne)”的发音,但是在德文里边,n的发音比汉语更加重,比如歌词中的wenn,deinen,blauen,hellen,offnen等等,注意重读n。

(2)辅音字母组合ch是德语当中较特别的一个字母组合,它有两个发音,一个发[c],有点像中文“喝”的声母“h”,但比我们发“喝”时要更加用力,这首作品的歌词中没有出现此类单词,但出现另一种发音的单词较多,发[X],在除了a、o、u、au之外的字母后面ch就发这个音,[X]的发音有点像我们中文说“西”,但是在发德语[X]时,注意嘴角要咧开,上下牙齿间留一条缝,让气流通过,要用力,比如说歌里出现的ich,sicht,dish,m?dchen等等词语中ch都要发[X]。

(3)注意辅音字母组合sch的发音,发[∫],类似中文“湿”的声母的发音,但是sch在发音时比中文发“sh”更用力一些,嘴唇要向前伸出,如歌里出现的berauschten中sch发[∫]。

在了解作品歌词的发音规则后开始耐心、细致地练习拼读。按乐曲的节奏来逐句朗读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其中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连读以及元音连读)。

2、 呼吸的运用

呼吸是歌唱的主要元素,没有呼吸的支持,歌词就没了动力。在这首歌曲中,气息的控制决定了演唱者能否从头到尾支持声音的运用。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学会在歌唱中发展呼吸,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去。同时要注意背谱,背谱有利于呼吸的控制。第二,要通过对歌曲的诠释控制呼吸,正确的乐句划分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呼吸习惯。正确的乐句划分是指根据音乐与歌词加入演唱者自身的理解去换气。此时要注意的是,换气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在恰当的地方吸得深而稳,有弹性,是主动的、有准备地吸气。例如歌曲中的一个6小节的乐句(例1,1—6小节,实际为歌曲中23—28小节),从文字上看,乐句中间有三个换气口:3小节第一拍后、4小节第一拍后以及5小节第一拍后。由于第三个换气口在连续的四个八分音符中间,在此处换气会太急促破坏乐句的连贯性与美感,所以在第一和第二个换气口处呼吸较为合理。例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歌唱的呼吸状态要积极,不要僵硬。积极,首先表现为歌唱者是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充满了歌唱欲望。其次,要把气吸到腹部而不停留在胸部,也就是靠横膈膜、腹部以及前后肋间肌肉的协调来完成演唱中的呼吸任务。

3、 连音唱法

“连音唱法”是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连音歌唱就是要求元音与元音之间的连贯。德语中比较强调子音的发音,而子音是破坏声音的连贯性的,因此歌唱的吐字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子音要发得迅速而果断,发出后要迅速回到母音的发音部位上来,以免影响元音之间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音节平滑地过渡到下一个音节中。元音的强调可以使声音连贯从而达到获得干净、优美声音的目的。演唱时保持喉头的稳定,用气息托住声音,将其轻轻地送上去,就好像没有高音和低音的分别,把它们都统一在一个声音位置上。

4、 音色的表现

明亮、柔和的音色是演唱这首作品所要必备的。(1)在良好气息的支持下打开喉咙从而获得充分的共鸣,才会有轻松、明亮、柔和、圆润的音色。(2)声区要达到统一,才不会破坏音色的连贯性。使用混声的技术来获得平滑的过渡,并强调头声。

总的来说,优雅和流畅是莫扎特声乐作品的主要特点,演唱他的作品起音要准确,不能出现滑音(尤其是浪漫主义歌剧中华丽的下滑音);也不允许在低声部要过分的胸声。对于莫扎特这首艺术歌曲,演唱时应注意愉快中带有含蓄,以连贯的乐句。干净利落的起音、明亮柔和的音色、轻巧明确的短小音符来演绎这首作品。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演唱艺术歌曲《致克洛埃》有所参考价值;同时,也希望对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有所启发和借鉴。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音调乐句小节
一生为客恨情多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