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演奏的意境

2009-01-18张婷婷

艺海 2009年9期
关键词:运弓欣赏者演奏家

张婷婷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胡演奏中,意境是指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所产生的情景、画面加载到二胡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某种信息。音乐家头脑中的形象思维是意境;作品中所体现的境界也是意境;欣赏者在欣赏时头脑中反映出来的形象同样是意境。但作品中的意境和欣赏者头脑中的意境可能并不一致,且演奏者头脑中的意境在演奏作品时也不一定能准确表现。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说的就是艺术家不但自身要具备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而且要有能力在作品中传达出这种境界。那么如何能将演奏者心中的意境传达出来并为欣赏者所接受呢?

二、演奏者创造、表现意境应具备的素质

1、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巧

技巧是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段,艺术作品的内涵意蕴要靠具体的技术和表演来表现。想达到技术、技巧的精湛,就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因为无论如何复杂的技术表现,深分析起来都离不开几个基本要素。就二胡这种乐器来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右手的运弓、左手的按弦音准以及两手配合三大问题。但打好这些基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三月筑基,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话用在练习基本功上再贴切不过。基本技能的练习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管是普通演奏者还是演奏家,基本功的练习都是每天必备的功课。

首先,从运弓上最能看出演奏者的功底。资料上讲解运弓的方法有很多种,因为在二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方法。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二胡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普通的演奏者来说,须先选择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教材,才不会在练习中走弯路。演奏方法是因人而异的,不可能对每个人施以同样的方法。同时演奏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不可能从最初形成时就非常科学。许多老一辈演奏家的演奏方法在当年可能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了,但到现在就显得落后了,没那么科学了。笔者认为在练习时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善于积累和总结,吸取前人演奏方法上的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提出弓子的运行是大臂或是小臂来带动的,这些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笔者在练习运弓时发现,弓子是以小臂后半部分以及肘关节的位置来带动的。拉弓时就像用一根丝线拴在这个位置上,然后慢慢地平行的向外拉,当拉到大臂完全打开的时候再将小臂拉开。在推弓时就像拿剪刀将这根丝线剪断,这时手臂就像是钟摆一样由右向左慢慢推回,这种运弓的过程和范围是“面”而不是“线”。

基本功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左手的音准。音准是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要想练好音准,培养预先听觉和延留听觉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时间艺术,和语法一样具有现在时、将来时和过去时三种状态。一个音将要出现时应该在脑海里预测这个音的音高,当这个音处在现在音时,应该将它与脑海里预测的音相比较,校对音准,这就是预先听觉。当这个音处于过去音时,它的音准应该还留在脑海中,作为以后音的参照音,这就是延留听觉。这两种听觉在二胡演奏中相互作用,把握着二胡演奏的音准。

当这两个基本技法都解决的时候,就需要两手配合了。要做到两手配合的紧密,就需要多练习。开始要慢练,当达到熟练时就加快练习的速度,直至达到要求。如果遇到难度较高的段落,可以采用分段、分部练习,就是一小节一小节地分开练习。先练习弓法,当弓法熟练后再加上左手的按弦,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上的技术常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也就是说熟练的技术技巧并不能代替意境创造本身。许多取得巨大成就的演奏家,在演奏方法上存在不少的缺陷,但他们的艺术光芒却没有因此而显得暗淡失色。他们的演奏往往是平淡如水的,似乎没有多少装饰,也并不炫耀技巧,但却内涵着一种真情,动人心弦。也就是创造、表现意境的另一个素质,即较高的艺术素养。

2、 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和高深的艺术修养

意境的表现和创造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功力,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高深的艺术修养,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有志向的二胡演奏者,平时要多看多听,留意身边的“美”。多读书、勤思考、常动笔,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才能提高自身的音乐表达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奏家,创造出深远的意境。

记得一次听刘长福教授讲学时,笔者曾向他请教如何使自己的演奏更具内涵,怎样使琴声里既有音又有乐。也就是说不只是单纯地完成技术、音符,而是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表达更深远的意境。刘教授是这样回答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现在很多演奏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掌握先进科学的演奏方法,也有炉火纯青的技术技巧,但并不一定能表达音乐。想要很好地表现音乐表达乐曲的内在感情,首先应该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要有技术上的障碍。另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要厚积薄发。各种地方风格音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声腔都有各自的风格,例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河南民间音乐,其风格和技法都各不相同,但其艺术原则是相通的,借鉴其他姐妹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增强二胡的表现力,是演奏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教授还特意强调应广泛培养兴趣爱好。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对传统音乐不感兴趣,像民歌、戏曲等等。笔者在教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别说是学习西洋乐器和声乐的同学,就连学习民乐的学生也很少有对传统音乐感兴趣的。这些传统音乐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多了解、多欣赏传统音乐对于学习二胡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弓弦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风格各异的唱腔和曲牌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会为弓弦乐器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养分。

“知识结构”——这个“知识”还并不单单指音乐、文化知识,它还包括着演奏者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等等。因为演奏者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直接关系着艺术意境创造的深浅。就像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每个音符无不描绘出人世的沧桑。在技法上他并没有刻意地炫耀,体现的是一种大朴若拙的意境。这首乐曲音符也并不难,很多演奏者都曾演奏过,可是很少有人能演奏出其境界,原因就是他们和阿炳的人生经历、艺术功力不同,表现风格、境界也就不同了。

一首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内涵深刻,意境深远。那么怎样把握乐曲的内涵气质,使旋律中蕴含的意境通过技术、音响、音色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发挥演奏者的审美能力了。而审美能力离不开学习知识。刘天华能成为中国二胡第一人,就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极强的审美能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借鉴西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应用在二胡曲的创作、演奏当中,给传统音乐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使二胡的演奏更具魅力。

由此可见,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深的艺术修养是表达意境的基础。

3、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开阔的思想观念

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更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开阔的思想观念。知识和技法是有限的,不同技法创造出的音响效果和知识给予人们的联想却是无穷尽的。如何在演奏时提高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境界呢?那就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要具有开阔的思想观念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多去体验、去思考,对音乐形成自己的认识。二胡大师闵惠芬的演奏是那么声情并茂、深切动人,她是怎样做到的呢?她在关于《江河水》的演奏采访时说:当我在演奏引子的第一个音时,我就感觉到天黑压压的,一片片乌云从远处被风吹来,就快要下雨的感觉。这时,一个女人从远处走过来,脚步踉跄,衣衫褴褛。她是要去寻找她的丈夫……有人问起闵老师如何能将《宝玉哭灵》演奏得如此催人泪下时,她说:我演奏时意念从不间断,从乐队一起引子,我就仿佛看到宝玉从观众席向我奔来,并与我融为一体,此时我都不知道我是宝玉还是宝玉是我。这些话都揭示了杰出演奏家在台上的思维状态。只有在生活中勤观察、善积累的人才能在演奏时将这些所学所感应用进去。

三、如何对意境进行把握

前面谈了意境的含义及其表达条件,那么在演奏中如何正确把握呢?

首先,“要拉好琴,先做好人”。二胡音乐最感人的深层内涵正是演奏者的人格魅力。从一个人的演奏风格就能看出他的性格和气度。

其次,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后,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会上一个台阶。只有自己先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涵,才能在演奏时将这种内涵传达给欣赏者。

最后,我们把这两点结合,使音乐的信息能够顺畅地运行。消除人与琴之间的隔阂,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屏障,做到“人琴合一,琴心相映”。

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到二胡演奏的自由王国之中,去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的意境,达到“心中灵机一动,琴声即刻变化莫测”的高深境界。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运弓欣赏者演奏家
演奏家
留出想象的空白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浅析二胡运弓技术与方法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笛子演奏家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