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老人和旅游门票的60年

2009-01-18

华人时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王老门票王维

张 伟 正 中

一位老人,因为眷恋祖国河山、怀念过去的时光,潜心收集旅游门票,一藏就是24载。随后,心系爱国教育的他,又费心办票展与更多人分享祖国山河美,足迹踏遍南京的10多个社区……

8月的南京已经分外热乎了,71岁高龄的王维平还是坚持定期来到南京市建邺区的月安社区,来更新他的旅游门票展览。而这样的活动对于王老来说,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春秋。他已然把门票视作他的第二生命。

在王维平收集的两万张门票中,一共总结出了60多个专题。收集门票24年来,王老也遇到好多麻烦事,不过这些小问题,在他今天看来都是美好的回忆。

昨日印象 门票情缘

谈及中国人的旅游,还得从改革开放说起,这一说,就得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有条件的老百姓开始加入到旅游的人群中,王维平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1985年,当时还在下关金陵船厂工作的王维平被单位安排赴杭州疗养,一周时间玩了不少景点。杭州有好多地方让王老迷恋,比如西湖、六和塔、钱塘江等等,最感兴趣的是“三潭映月”。

“回来一段时间后,我偶然看到那几张门票,在杭州游玩的景象清晰地回到了我的脑海中,我突然萌生了收藏景区门票的念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王维平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的门票大多是一张薄薄小小的纸片,印刷粗糙,上面只简单写着景点名称。哪里像现在的门票,制作精美,配上图案,有的甚至还是IC卡式样。”

王老最先的整体收集是从南京开始的,他收藏的门票中,有1500多张是南京的景点。南京的玄武湖门票、紫金山门票等等。后来扩展到江苏省内的,譬如苏州园林、常州恐龙园等等。再后来到省外,收集的门票遍及全国,不分年代。

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王老特别用门票制作了“伟人风范垂千古”系列专题,将景区门票把伟人的一生串联起来,其中“长征”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老人手中几乎已经集全了长征沿途所有已建纪念馆的门票,唯独缺了长征会师圣地甘肃会宁的。

由于路途遥远,不太可能专程跑一趟,王维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会宁纪念馆”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希望对方能赠给一枚门票,帮助他完成专题制作。没想到,对方很快有了回信,门票也随信寄回,并且寄了一整套。王老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觉。

在王老收集的门票中,有一张是令他印象深刻的,那是在苏州搜集的特别外宾票。

1998年,他在苏州留园看到一位外国游客手里捏着一张很特别的门票,他想着说不定外宾能丢下,于是跟了好长一段路。他的古怪举动被翻译发觉了,还叫来了保安,他费力解释了一番。明白了他的意思后,外宾把门票送给了他。这样的误会发生了很多次,可他并不介意。

这些年来,像这样依靠“特殊手段”搜集门票的故事还有许多。王老说,“近年来红色旅游大热,各地陆续出现不少新景区和纪念馆,仅长征线路上就多出不少景点,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把所有这些门票都集全。”

张张门票处处故事

海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总经理孟畴这样形容1979-2009的旅游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伟大的转机在1979年7月15日,邓小平视察黄山,发表了开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的“黄山谈话”。旅游业开始发展起来。这个时候,像王老这样的人才有了收集门票的可能。

雨后春笋般的新景点

在王老收集的旅游门票中,自然景区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很多都是最新涌现出来的。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发现”二字。很多自然景区的涌现都是经当地人或旅者细心发现后,被当地旅游部门重视,并开发出来的。

黄龙洞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黄龙洞因相传古代洞内有黄龙藏身而得名,1983年经当地8个青年民兵发现探明,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因洞内拥有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上千个白玉池、数万根石笋而被地质界权威人士公认为“规模最大、内容最全、景色最美”,几乎包含了洞穴学的所有内容,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黄龙洞今天已经开放聚会厅、响水河、天仙宫、天柱街、龙宫、迷宫六大游览区,这些景区紧密相连,各具特色。游览方式为水陆兼备,其中2200米旱路、800米水路,整个时间约两小时,从原进口出洞。

王维平说,这段时期,全国发现的自然景观特别多,但是要看溶洞必去黄龙。

换了容颜的老景区

当然中国旅游业的新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新景区的涌现,还包括很多旧景区的环境革新、管理创新上。这一点,王维平对身边的景区最有体会。

在王维平的记忆里,变化最大的就要属南京玄武湖公园。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和妻子经常去玄武湖边散步,那个时候的玄武湖公园,规划比较单一,管理也比较松散。几乎是走几步就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印迹———马头牌冰棒纸。王老说现在不一样了,环境特别优雅,50米一个垃圾箱,玄武湖也成了南京城市的象征。晚上还有舞会等老年人活动,文化氛围特别浓。

玄武湖公园的前后变化,可以说是中国旅游景区管理变化的一个缩影。而同时进行的景区升级改造,则更将旅游进一步产业化。

在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前提下,休闲、娱乐、购物、特色餐饮乃至文化博览等旅游因素也不容滞后。

“与过去一二代景区不同的是,第三代景区不以圈地造景卖门票为主要赢利模式,而是步步是景,不仅使游客得到身体的愉悦,还有心灵的洗礼。”王维平说。

崛起的生态旅游点

上个世纪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被提出来。于是在王老的手里出了一批又一批自然保护区的门票。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就在其列。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飞过。”这是几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的姑娘的故事。王维平说,看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门票,就会想到那个女孩。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批准建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协调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九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又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1999年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

王维平说,这些自然保护区成为旅游景点,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教育年轻一代,加强人们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认同感。

当然,提到教育意义,王维平认为还是革命老区的门票最有历史意义。

革命旧址成了好去处

王维平指着一张“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门票告诉记者,这张门票是淮安市古运河北岸的陈家花园上世纪80年代的门票,上面是手绘的府邸图案,写着“参观券”,没有票价,纸张已有些发黄。陈家花园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祖辈的府邸,1905年到1907年之间,周恩来在那里读了《四书》、《五经》等古籍。“童年周恩来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智慧,经常和同窗做联句、拼诗游戏,每次都很出色。可以带小孩去体会一下,挺好的。”王维平笑着说。

记者看到,王维平收藏的“梅园新村”门票共有十几种,跨度30年,不同时期的门票图案也不同。最早的一张是上世纪60年代的,白底上印有梅花,篆体字写着“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纪念馆”,画着梅园新村的房子。1961年该馆正式对外开放,1977年又定名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所以后期的门票上一直用此名。

在2008年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展上,一位84岁的沙友华奶奶从集庆门坐公交车赶来的,为了怕家人担心,她是偷偷溜出来的。她告诉当时的记者:“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周总理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今天看到了这么多门票心里很高兴。”

老人的评价也让王维平心里乐开了花,收集门票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最有意义的。

野趣与建筑添彩

近年来,随着旅游人群的增加,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在提升。一些已经被游了多次的地方,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胃口,于是旅游的概念开始延伸。安徽的宏村就成了幸运儿。

王维平说宏村就得益于一些探索驴友的偶然发现。一位乡村旅者偶然走到宏村,发现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于是拍出照片与众驴友共享。之后,宏村被驴友热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开始对游客开放起来,后来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这样的特色农村,全国各地都有。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地开始涌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王维平说最显著和知名的就要属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了。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主体结构高350米,塔高468米;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前苏联的莫斯科电视塔,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广播电视塔,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撒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

最让王维平感兴趣的是,站在高处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浦东新区内,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与纽约的自由女神、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与左侧的南浦大桥和右边的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

当然也不只是上海有标志性建筑,北京的鸟巢、水立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都让人惊喜异常。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群、南京刚刚建成的紫峰大厦,也让王老充满期待。

“旅游消费正在成为国家战略,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正在成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也一直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的积极力量。”孟畴一语道破新世纪人造景区的发展根源。

因为自然景观的地域限制、时代限制,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提升,各地在新世纪之后,又纷纷扩建起了人造景区。周庄村畔正在建设中的富贵园,南京紫金山精彩缤纷的海底世界,苏州的苏州乐园以及常州的恐龙园等等,都是代表作。王维平说这些景观大都是为娱乐大众、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扩展旅游经济服务的。

小小门票山河缩影

走进王维平的家,犹如走进了一个微型的门票博物馆,一本本精美的收藏册让人叹为观止。

“有一些少见的异形门票,根据景点的特色设计而成,与景点相互辉映。”他又展示了3张极为罕见的1986年黄山天都峰门票,上面用金色麦秆拼接成景点图形:一个人站在天都峰上,旁边是一棵迎客松,纯手工制作,十分精致;一只被设计成红色大公鸡形状的门票,是1993年杭州访梅探春入场券,票价3元;让王维平爱不释手的一张蝴蝶标本门票,是1990年南京市少年宫蝴蝶博物馆开放时馆长送的,凭这个可以参观博物馆。

最近,王维平成了建邺区兴隆街道月安社区的名人。就在前不久,由王老和社区另一位老人周向东一起办的门票与过去票券展,引起了前来社区调研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关注。刘部长表扬了王维平收集门票的精神,并鼓励他坚持下去。

记者在月安社区陈列室里看到,27块大展板、1400多张门票被分成三个板块。“铭记岁月”展示了与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等相关的景点门票。“心中的丰碑”是全国各地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门票,“共和国不会忘记”展示的是与伟人、将帅相关的纪念馆门票。这个展览,每天都会迎来一拨又一拨的观众。

其实,这已经不是王老第一次举办门票展了———今年3月,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王老办过与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相关的门票展;去年,为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王老也将58张全国各地有关周总理的纪念性门票制成专题;王老还多次利用暑期在一些社区和学校办过小型展览,让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王老说:“1997年至今,中宣部先后公布了四批共300多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手中已有其中大部分门票。办这样的展览,是想让社区百姓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以新鲜的形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枚枚小小的门票,看到过去、想想现在、展望未来……”

一个中国人20多年来矢志不渝地收集共和国60年来的旅游门票,并且为之付出自己的心血,赋予门票更多的文化内涵,足以证明了中国人在这60年里的成长。我们通过王维平的门票,通过旅游这个窗口,可以看到60年来,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中国人的思想觉悟也在提高。

而王维平则用它的行动证明:60年,中国人成长了;60年,共和国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王老门票王维
我的专属门票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魔方小区
走哪条路好
北京“门票达人”办展览
八旬“高龄青年”爱玩乐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养生没有“铁规律”
老人和孩子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