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印边界之痛

2009-01-15

中外文摘 2009年23期
关键词:阿鲁纳中印领土

不久前,第13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在印度新德里结束,双方没有签署明确的协议。此前,中印已就边界问题举行了12轮正式会谈。中印的边界问题究竟是怎样形式的?两国边界争议的焦点何在?

“鹦鹉知晓千情,千万不要泄密。杜鹃来自门隅,带来故乡气息。”1706年5月的一天,厌倦了流亡生活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途经青藏高原上的措那湖畔时,不禁想起魂牵梦萦的故乡藏南门隅。如今,300多年过去了,仓央嘉措却依旧难以魂归故里——中国藏南地区正被印度以各种手段非法控制着。

中印边界争议的焦点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约65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西段约600公里。

中印边界在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中印边界形式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在这三段边界中,中印双方有争议的领土面积是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目前实际占有3万多平方公里,大部分争议地区被印方占领,其领土相当于浙江省。

有争议的领土分别为: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位于西藏,相当于两个半台湾,目前被印度占领,1987年印度在那里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段争议领土2000平方公里,约等于一个深圳,也位于西藏,亦由印度占领;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即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控制在中国手中。在三段争议领土中,东西两段是两国争议的焦点。

印度曾毫不掩饰地宣称,“印度不会让出一寸领土”。近一年多来,印度又有人开始兜售“以西换东”方案,以实现印度“承认现状”之目的。依据该方案,印度愿放弃历史上就属于它的西段“争议区”,来换取中国承认其对东段的合法占有。但这种“占有者通吃”的心态,显然不被中国政府所接受。

中印边境军力之比悬殊

印度加强对东段争议地区(即中国藏南地区)控制的最直接手段,是强化军事占领,不断蚕食这一地区。

40多年来,印度陆军第4军一直是侵占我藏南地区的主力部队。该军下辖部队全部经过特殊训练的山地作战,其中拥有1.65万人的第5山地师部署在“那加兰邦”,直接威胁中国边防重镇察隅。除第4军外,第33军作为“第二梯队”部署在锡金邦,第15军部署在中印边界靠近克什米尔地区,这两支部队以“钳”形阵势挟持着中印边界争议地区。

为增加中印边界谈判筹码,印度近来又“大炫军事肌肉”。《印度日报》此前透露,印度先后向中国藏南地区增派了总数约6万人的山地师,并调集了苏一30战机、俄制T72主力坦克以及新型装甲运兵车等先进设备,并计划在该地区兴建飞机跑道。目前,印度在该地区的总兵力已有10万人之众。对此,《简氏防务周刊》分析称,“中印边界争端引起了印度三分之一的兵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在中印边境没有大规模的部队。印度驻扎三个军时,中印军力比为1:8,印度即占绝对优势。现在,印度不断增兵边境,试图保持更强的态势。

而且,原先印度的山地师主要部署在印巴边界,没有在中印边界长期驻扎,最近,印巴军事态势平稳,印巴边境部队开始向中印边境转移。而印度仅有的两个独立的炮兵师,之前也都部署在印度西北部边境地区,用来威慑巴基斯坦。此次新炮师部署在中印边界东部地区,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

中印两国本是友好邻邦。印度曾是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对此也给予热情的回报。在抗美援朝最为激烈的1951年,毛泽东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出席印度驻华大使的国庆招待会,并在会上祝贺道:“今天祝贺印度的国庆,我们希望中国和印度两个民族继续团结起来,为和平而努力。”也就在这一年,1951年中国为缓解印度的粮荒,在自身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向印度提供了66万吨大米。

当时,印度作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积极主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同时也大力寻求解决朝鲜争端的途径。20世纪50年代,两国官员频频互访。周恩来总理曾四访印度,共同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那一段时间里,中印两国的大地上到处响彻“中国印度是兄弟”的呼喊声。

然而,就在这热烈的欢呼声中,中印关系危机却已悄悄来临。印度不仅插手西藏问题,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趁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属中国藏南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多方交涉,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但不肯退出所占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众所周知,中印两国独立与解放之前,虽然未曾正式划定过边界线,却早已形成了一条各自遵守习惯的边界。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开始时一直遵守着这一边界。但在1954年,印度政府却修改了官方地图,把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作为已定国界(注:麦克马洪线是以英国殖民者的名字命名的。1914年,英国为扩张其殖民地领土,以不正当的手段与当时的西藏当局秘密换文,炮制了大致以喜马拉雅山脉分水岭为走向的边界线,中国的历届政府对此从未予以承认),占领了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此外,还在中段和西段侵占中国领土,两国关系就此跌入低谷。

1962年10月,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印度军队在此次战争中彻底失败。可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希望以此推进谈判,恢复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

然而,印度政府却未能理解中国的善意,对中国的诚意根本不予理睬,并拒绝任何形式的谈判,反而指使其军队重新占领被中国军队赶出去又后撤的全部1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由此,历史和政治的恩怨纠葛,造成了中印之间悬而未决的边界争议问题。

印度向藏南大举移民

印度历届政府利用中国的宽容,加强了对中国藏南地区的行政管辖。1954年,印度成立“东北边境特区”,管辖中国藏南地区;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又过了14年,印度议会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

目前,“阿鲁纳恰尔邦”不仅设有地方议会、警察、法庭等机构,还开设了近百所中小学校,教育内容也以印度传统教育为主。

印度最新的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阿鲁纳恰尔邦”人口已达110万左右,在短短的10年间增长了26.2%,远远高于印度本国的增长率。据估算,这其中包括30万至45万印度移民。

有专家指出:“印度政府在有意地向藏南地区移民,打破了藏南地区的人口平衡。”据悉,这些移民来源非常复杂,大多来自印度本土,还有少数孟加拉人、尼泊尔人,甚至一批追随达赖喇嘛的“流亡分子”也被默许定居该地区。如今,这些印度移民已经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子女,总人口接近60万。而中国在藏南地区的传统居民珞巴族、门巴族等,总人口只有35万人左右。

中国在中印边界何以处于“守势”

邓小平曾说,有了喜马拉雅山,中国不会威胁到印度,印度也不会威胁到中国。

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的安全战略中,印度并不是最优先防范的目标,这是导致印度能在中印边界保持军事优势的因素之一。另外,对中国军方而言,在西藏养活保障一个士兵的开支,是内地一个士兵的5倍以上,在边境无战亨时期,这笔军费开支可以节省下来用于军事建设的其他方面。

据有关军事专家介绍,中国在印度边界处于守势,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不是非常特殊的情况,中国是不会出兵的,中印发生战争可能性很小,所以防备的军队不是很多;二、印度也不太容易越过高原,所以不需要太多的防备。

然而,在边界问题上寻求弹性务实的解决方式,真正实现“龙象共舞”,无疑考验着很多人的政治智慧。

猜你喜欢

阿鲁纳中印领土
1949年以来俄国(苏联)对中印边界政策演变历程
英属印度“科学边疆”扩张战略与中印边界问题东段的形成
国防小课堂 领土
非洲乒乓球选手希望“击败中国”
2019年中印贸易突破6300亿元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陌生领土》:考验还是幼稚
印度警方阻止学生 到中国使馆前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