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习怠倦心理的探讨

2009-01-14张晓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24期
关键词:高中生

张晓丹

摘要: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迅速成为教育热点。其中,“高中生学习怠倦心理”得到人们的认同。本文分析了高中生学习怠倦心理的成因、危害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学校与教师、家庭与社会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怠倦心理;调整策略

目前普遍认为,倦怠现象不仅存在于职业人士之中,学校学生的学习倦怠也很严重。胡俏等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在Maslach的工作倦怠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编制二阶四因子中学生学习倦怠模型结构问卷,提出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概念结构,认为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情绪耗竭;(2)学习的低效能感;(3)师生疏离,主要反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生疏关系;(4)生理耗竭。综合以上调查分析文献,可以概括出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以下几个特征:

情绪耗竭:情绪耗竭是源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面临的一些夸大的要求,从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失眠、情绪低落,自认为无法专心于学习,对学习有着负向的情感体验,早晨上学时常常产生恐惧。

人格缺失:这些学生往往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周围人的联系,见到熟人也不愿理睬,把自己封闭起来,内心却又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疑心老师、同学在背后谈论、讥笑自己。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怀疑心、嫉妒心强烈,甚至会极端的幻想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发生意外,以便超过他们。

低成就感:多数中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挫败感,认为学业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可以接受的程度,伴随着这种认知产生精神上的紧张、消沉感以及对学习消极的自我体验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常看不到进步,对取得的进步也不会向一般的同学那样兴奋和激动。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常常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念头,这是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1 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1 学校原因

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教育者常常把学生当作操纵、控制和知识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消极状态时,往往受到教师的批评、惩罚,由此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消极体验并在情感上产生疏离教师的倾向。学生以一种消极、疏远、否定的态度对待教师和学校。另外目前我国多数学校仍简单的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标准。现行的中考、高考也仍旧是一试定成败,这就难免使得一些学校、教师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弄得学生身心疲惫。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容易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冷落成绩差的学生,使这部分学生因得不到老师的关爱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1.2 家庭原因

目前,在校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以及没完没了的数落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谈学色变。对于部分家境困难的学生来说,高昂的学费也在困绕着他们,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负担。这些压力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焦虑、烦躁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

1.3 个人原因

某些学生的性格类型通常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学生好胜心强而又容易急躁、焦虑。他们凡事都想争取最好,处处不甘落后,遇到挫折时就会烦躁不安,情绪激动。

1.4 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上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大中专生就业困难。这些社会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学习的信心动摇,兴趣下降。

2 怎样防止和克服学生学习倦怠心理

2.1 从学生自身

保持信心,端正态度。学习倦怠与兴趣浓厚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一个正确认识学习意义的学生,一定会化挫折、沮丧为乐观、自信和动力。自觉克服学习倦怠心理。

从对学习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培养自己的学习情感。有追求才有劲头。日常学习中,可以在确定大的追求的同时设定小的短期目标。通过一步步实现小目标来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追求。这样每一次的进步、成功都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喜悦和成就感。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不断培养和加深对学习的情感。

提高自我效能感:中学生学习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而,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体验到成功.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自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获得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学生失败了,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2.2 从学校与教师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开设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能培养中学生和谐的人格,培养中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对中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持续发展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在防止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方面责无旁贷。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学生 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及时帮助有学习倦怠心理倾向的学生调整好心态,走出困境。可以定期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报告,指导学生掌握克服学习倦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情感投入,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打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3 从家长与社会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未来前途的关系。不把考试成绩当做衡孩子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尺,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准确设定孩子的学习目标,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选择。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要正确引导,耐心开导。防止横加斥责,冷言奚落,一棍子打死。要努力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和知心人。

切实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其最根本地解决依赖于符合人全面发展的人才选拔机制的建立。

3 结束语

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是十分有害的。如何克服学习倦怠心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对不少学生是一个挑战。对学校和家庭也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但只要学校、家庭重视这一问题,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对出现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热情关怀,耐心引导,就一定能使他们重新唤起学习的热情,焕发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教师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3][5]BarbaraL.Combs;JamesE.Pope.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高中生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