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2009-01-12付丽娟赵宏伟胡晓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3期

付丽娟 赵宏伟 胡晓丽

[摘要] 目的:检查合格献血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减少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2月~2007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收取血站合格全血标本560例,应用生化仪复检肝功能、酶联免疫方法复检HBV 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浆HBV DNA载量,应用χ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结果:560例HBsAg阴性献血员血浆HBV DNA阳性率为11.07%,HBV DNA含量(9.72±8.95)×103 copy/ml,HBV DNA检出率与性别、年龄无关,抗-HBc抗体阳性人群中HBV DNA检出现率较高,占17%,抗-HBs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也可检出HBV DNA。结论:HBsAg阴性献血员中存在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现行的输血筛查存在HBV漏检,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原因。应重视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HBV的输血传播,应在现有的血液筛查中增加HBV核酸检测及HBV M检测。

[关键词] 隐匿性;HBV感染;荧光定量PCR;献血员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66-02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1-3]。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临床和流行病学的一大难题。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可经输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方式传播,并可引起典型的乙肝表现[4-5]。在印度,隐匿性乙肝已成为输血相关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供血源的筛选质量,从而使HBV传染源的管理更加困难,并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相关[6-7],因此其临床意义重大。本课题对筛检合格的献血员进行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查,探讨如何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发生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5年2月~2007年8月我院收到血站配送全血标本560例,其中男324例,女236例,年龄22~49岁,平均35.5岁。留取全血4 ml,离心取血浆。

1.2 试剂与仪器

HBV DNA荧光PCR定量检测试剂盒 (广州达安基因公司),乙肝酶联免疫试剂盒(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罗氏荧光定量PCR仪。

1.3 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中HBV DNA载量,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BV M,生化仪复检肝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HBV DNA检出率

560例献血员中HBV DNA检出率为11.07%,HBV DNA载量为(9.72±8.95)×103 copy/ml,阳性检出率分别为男性12.35% (40/324),女性9.32%(22/236),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中HBV DNA检出率

乙肝标志物中存在抗-HBc阳性与抗-HBc阴性,HBV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0%(38/224)及7.1%(24/336),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自从1900年输血前筛查HBsAg以来,输血导致乙肝传播比率逐年下降,但仍有1:10 000的人输血后发生乙型肝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重要原因[8]。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研究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HBV保持极低水平复制;②HBV基因变异;③HBsAg分泌障碍;④HBV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感染HBV;⑥病毒或其他因素对HBsAg合成的影响;⑦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上因素导致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存在,因此如何减少输血传播乙肝病毒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检测血站配送临床全血560例,HBV阳性检出62例,HBV DNA载量为(9.72±8.95)×103 copy/ml,检出率为11.07%,此62例献血者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可见正常献血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存在增加了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几率。本课题同时对乙肝标志物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抗-HBc阳性与抗-HBc阴性献血员中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17.0%,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Bc阳性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检出率17.0%,表明献血员筛查增加抗-HBc的检测,可降低隐匿性乙肝病毒的输血传播。

通过对乙肝病毒的特殊感染类型-隐匿性感染的认识及本课题研究结果的证实,使我们了解到目前血制品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筛查HBsAg阴性的隐性感染者仍有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因此输血筛查需增加HBV核酸、抗HBc的检测,以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并且许多研究[8]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检测发现,血浆中病毒DNA水平及肝组织细胞中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均低,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一致(9.72±8.95)×103 copy/ml,提示在诊断不明原因肝病时,对其进行HBV检测是必要的。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与HBV总体流行有关,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最常见于高流行区,据报道,在高流行区有70%~90%的人口先前暴露于HBV的流行区中的供血者中,7%~9%有隐匿乙肝病毒感染,在低流行区中,仅5%的人口先前暴露于HBV的美国,0~9%供血者有隐匿乙肝病毒感染,这种长期反复暴露是形成大量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因此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也多。虽然目前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及治疗尚不明确,但可以阻断其传播途径,以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尚需对本研究检出的62例隐匿性感染者及受血者作进一步随访,以明确其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Brechot C,ThiersV,Kremsdorf D,et al.Persisten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subjects withou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clinicallysignificant or purely“occult”?[J].Hepatology,2001,34(1):194-203.

[2]Torbenson M,Thomas DL.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J].Lancet Infect Dis,2003,2:479-486.

[3]Georgiadou SP,Zachou K,Rigopoulou E,et al.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Greek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and in patients with diverse nonviral hepatic diseases[J].J Viral Hepat,2004,11(4):358-365.

[4]Raimondo G,Pollicino T,Cacciola I,et al.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Hepatol,2007,46(1):160-170.

[5]Raimondo G,Pollicino T,Squadrito G.What is the clinical impact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Lancet,2005,365:638-640.

[6]Pollicino T,Squadrito G,Cerenzia G,et al.Hepatitis B virus maintains its pro-oncogenic propetries in the case of occult HBV infection[J].Gastroentherology,2004,126(1):347-350.

[7]倪艳,周智.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若干问题[J].临床荟萃杂志,2006,21(10):749-751.

[8]Garcia-Montalvo BM,Farfan-Ale JA,Acosta-Viana KY,et al.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blood donors with anti-HBc as a possible indicator of activ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Yucatan Mexico[J].Transfus Med,2005, 15(5):371-378.

(收稿日期: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