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游之岛的文化魅力 看海南省博物馆藏珍

2009-01-11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6期
关键词:海南岛黎族陈列

丘 刚

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目前唯一的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它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南侧的南渡江西岸,是海南省文化公园的重要设施之一,与海南省省委、省人大、省政协隔道相望,与海南省体育训练中心、海南省图书馆为邻。馆区内绿荫掩映,芳草如茵,曲径蜿蜒,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海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60余亩,一期工程建设面积约1.8万平方米,2008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向社会开放。正在设计阶段的二期工程规划为南海博物馆,将重点展示南海出水南宋沉船、西沙打捞瓷器、南海地缘政治、生物矿藏等。

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最年轻的省份,有着与内地其他省份迥然不同的热带风情,“蓝天白云、椰风海韵”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优美画卷。因此,海南省博物馆在设计上引入了“浮游之岛”的概念,三条矩形建筑平行展开,水面穿插其中,互为映衬。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空气,使馆内外景色穿透厚重的墙体,将室外景观空间引入到建筑中来和谐共生,馆内还专设了阳光大厅、水景庭院和特有的热带园林,营造出宁静沉稳、高雅清新、文化气息浓重的氛围。

建成后的海南省博物馆地面高三层,约高24米,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其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50米。除具备陈列展览、收藏保管、普及教育等基本功能外,馆内还设有餐饮、商场、多媒体功能厅等辅助服务设施。

海南博物馆以海南的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为展示重点,通过富有观赏性、趣味性的形式,让参观者读懂海南的历史和现状。

为丰富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提升海南的文化底蕴和文物品位,在省博物馆开馆前夕,国家文物局决定将近年来在国(境)外重金收购的战国“越王亓北古”青铜复合剑、唐三彩马、宋青白釉凤首壶等三件重量级文物交由海南省博物馆入藏。2008年10月11日,国家文物局和海南省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馆藏三宝”入藏海南省博物馆仪式。

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工程共有10个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中6个用于《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海南非物质遗产陈列》和《海南馆藏文物陈列》等4大基本陈列,其余4个展厅做为临时展厅,主要用于展示国内外有影响的文物精品。

《海南历史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海南60~40万年史前时期直至1950年海南岛全岛解放的漫长历史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事件、卓越人物以及精美文物,勾勒出海南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陈列共分五大板块:1、拓荒大洲;2、迁徙融合;3、奇甸文明;4、近代琼崖;5、琼崖丰碑。在陈列手段上,以写实与写意交融的创作手法,运用场景艺术、影像艺术、声效艺术、光构成艺术和综合媒体艺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概念性地升华陈列内容,尽力营造出幽远大气且具有浓郁海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氛围。朱庐执圭银印

朱庐执圭银印是海南岛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枚官印。1984年5月海南乐东县志仲镇潭培村出土,1984年9月乐东县文化馆征集,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

该印为银质,呈正方形,通高1.9厘米,边长2.4厘米。篆体白文银印,印纽类似兽首蛇身,通体布鳞,尾部有须纹,呈曲身爬行状,印面铸有阴文“朱庐执圭”4个篆体字,字迹苍古。初步考证,它是西汉朝廷对一位立有功勋的军政首领封爵朱庐县执刑律的赐印。

“执圭”是西汉爵位名,常赐予功臣。汉武帝平定南越王后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岛设置儋耳、珠崖两郡。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儋耳并入珠崖,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又罢珠崖郡后置朱庐县,隶属合浦郡。自东汉至南齐,朱庐县时废时置。对比迄今在国内外已发现的同类印章,该印的印纽、书体与西汉滇王金印和倭奴国王金印极为相似。该印的出土充分说明了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管理与统治,是研究海南岛历史上的行政建置、少数民族在岛内的分布以及当时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青铜环形器

由于海南岛有琼州海峡作为天然屏障而孤悬海外,当祖国大陆进入青铜时代时,海南的先民依然生活在刀耕火种时代。而青铜器在海南的出土,说明了海南先民与大陆先民曾有的交流历史。

1995年昌江县七差乡大仍村村民在田地里耕种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个陶罐,罐中有绹纹青铜环形器一套9件。细细看去,上面的图案很细密,如绳子一圈圈紧密盘结,最外边一圈呈齿轮状,造型奇特。这几件青铜环形器大小不等,厚薄不一,最小的环形器外径8.7厘米,最大的11.4厘米,环宽1~2厘米,厚0.2~0.3厘米。其外缘均为齿轮状,齿长0.25~0.7厘米,环面有6~8圈绹纹。器重从50~125克不等。这种成套青铜器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到海南各地巡回鉴定时,确认这种器物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环形器。这种造型奇特的器物在海南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发现,而其在2000余年前的战国时期的用途,也成为一大谜团,至今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

据史籍记载汉代海南岛的西南地区曾是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而海南岛沿海的临高、儋州、昌江、陵水一线恰恰又是西汉路博德将军平定南越和东汉初期汉军出征交趾的行军线路。交趾郡位于今越南北部,当时也包括中国广西南部的一部分。有人怀疑这种青铜环形器和铜鼓是做为随军征战的器物而传入海南的:也有人从青铜时代有领环形器与东亚各地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四川广汉三星堆、云南滇池以及相邻地区同为东亚青铜文化交通网络上的重要环节。更有专家认为,从中国的四川到东南亚,沿着青藏高原的东缘形成的青铜一一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带,是一个由蜀人的文化与当地原住居民文化融合形成的文化带。

汉代青铜釜

西汉初年,朝廷为平定南越,在海南岛进行了激烈的军事征战,到了东汉,朝廷又举兵讨伐交趾。这件行军锅——铜釜,就是战争中军队留在海南的遗物。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正式将海南岛划入中央版图。这些大大小小的行军炊具,跟随着汉朝军队被带进海南。这件汉代铜釜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口径达68厘米,通高55厘米,有圆形编织纹四耳。如此大器形的铜釜,在国内实属罕见!

这件铜釜能留存至今很是幸运。1995年初夏,一场大雨冲塌了儋州中和镇横山村附近的一处山坡。一个名叫何德依的农民路经此地,发现冲塌的山坡处露出了一块花花绿绿的东西。他赶忙回家拿来铁锹往下挖,最后挖出了3个套在一起的“大锅”(青铜釜)。由于这3个大锅太重,何德侬就找来几个乡亲,扛了好几次都没能扛起来。因为搬运艰难,他们又把套在外面的两个“大锅”摔裂砸碎,仅仅保留了最里面的那个“锅”——也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这件铜釜。据何德侬回忆,三个“锅”的耳环上所镶饰的图像各不相同,最大的“锅”耳上饰有一只飞鸟,中问那个“锅”耳上饰

有飞龙形态十分生动。可惜的是,这两只“锅”都被打碎了,仅有幸保留下了最里面的这件铜釜。海南的这件铜釜与广西合浦望牛岭西汉木椁墓中和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出土的铜釜十分相近,只是体型稍大,附加的饰件多而复杂,但它们应该同属一个文化系统。海南岛长期孤悬海外,明代以前没有自己的冶铜业,但自古以来,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曾中断过与祖国大陆的交流,尤其与岭南两广地区联系更为密切,这件铜釜无疑是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

铜鼓

该铜鼓系1967年海南岛西部沿海的昌江县出土。

铜鼓为青铜铸造,高65厘米,面径100厘米,底径101厘米,腰围270厘米。鼓面出沿:鼓面铸有四只小立蛙,三只为逆时针站立,一只为顺时针站立,蛙长3.7厘米、高2厘米,鼓面多处有凸坑,近正中处铸有一个5厘米宽的星状光体。鼓身铸有绳纹,四耳。该鼓属汉代器物,为当时民间乐器,也是海南省迄今发现的铜鼓中最大的一面。

《海南少数民族陈列》以海南原住民族——黎族和世居民族苗族、回族三大少数民族和平共处,团结一致,共同开发海南、建设海南,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为主线,从谋生手段、家庭手工业、物质生活、人生习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六个方面,展现海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和风俗文化,以历史性与地域性的高度融合,通过景观场景的变化来系统展示海南各少数民族质朴醇厚的民风民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海南非物质遗产陈列》是目前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唯一的“非遗”专题陈列。由于海南岛地处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使得生活在岛屿上的人们能够自给自足,受外界影响较小。而海南岛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因为孤悬于大陆相对独立和封闭,而得以较完整地保留。海南岛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保留至今。展览融合了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窗,寓说教于活跃有趣的互动形式中,让观众更有兴趣,更易于理解。

《海南馆藏文物陈列》则荟萃了海南全省国有博物馆系统的馆藏文物精品近百件,包括了浑厚凝重的青铜器、绚丽夺目的陶瓷器、笔墨精妙的古代和近代书画等,

“三亚人”牙齿

“三亚人”牙齿是1992年由文物工作者在三亚落笔洞遗址发掘出土的,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1万年。该牙齿验证了早在远古时期,海南岛就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这也是迄今中国最南端发现的史前文物。

在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一一三亚市东北约10公里的荔枝沟镇落笔村东,有一座名叫印岭的奇特独秀的小山峰,在岭东悬崖下离地约6米处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内宽10米,进深14.5米,顶高约13米。在这个面积不大的洞穴内,便是著名的落笔洞遗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前后共发现13枚人牙化石,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和后臼齿,分别代表老年、中年和青年各个阶段的不同个体。牙齿外观形态、构造及大小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当属晚期智人阶段。该人牙化石为下门齿,冠面0.5厘米,长211厘米,牙齿咬合切面细腻均匀,铲状面平滑而短,齿跟和现代人牙齿相等,保存完好。在考古发掘中,除发现13枚人类牙齿化石外,还出土了一批动物化石和石、骨、角制品等文化遗物及用火遗迹。动物化石中有许多如华南虎,亚洲象等大型哺乳动物。堆积物中还含大量螺、蛤、蚌壳,石器绝大多数为打制,磨制的骨、角器主要有针、锥。匕等,说明狩猎生产在“三亚”人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捕捞活动较兴旺发达。经考证,“三亚”人已经学会把牛类的肢骨、鹿角进行切割、打击、刮磨,制成自己理想的生产工具,也能够打制穿孔石器,保留火种,更会用箭镞等工具切割兽皮,防风御寒,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落笔洞遗址距今约—万年,在文化发展时序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是海南岛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内发现的人类化石也是迄今中国最南端的古人类化石。而“三亚人”牙齿对于研究海南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西沙北礁出水明代铜器座

北礁是西沙群岛最北面的一座暗礁,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道的必经之地,在漫无飘渺的南海水下,静静地躺着无数古代沉船,那一船船外销货品也随同历史一起尘封水下。

1997年12月初,琼海市潭门港的一艘渔船去西沙群岛进行捕鱼作业时,在北礁西北海域礁盘外侧、水深4米处的珊瑚石礁盘上发现并打捞出一批陶器,瓷器,铜器、石器以及1万多枚铜钱,其中就包括这件明代铜盘器座。

据参加打捞的渔民介绍,铜器刚刚打捞出水时,周身还粘附着大量珊瑚石,经过细心剥离后发现铜盘与器座可以重叠,组合使用。铜盘为连弧状折沿,敞口、斜直腹、大平底,盘底内刻有缠枝花鸟纹,口径26.5厘米、高1.8厘米、底径14.5厘米,铜器座质地为紫铜,上口小,下口大,中空,呈亚腰形,无纹饰。经考证,这种形制的铜盘器座在国内很少发现,关于如何使用的记载也很少,但有专家在东南亚一带发现类似的银质器座,当地人常常用作餐具,由此推断为我国古代制造的外销产品。特别还展示了近年来在西沙等岛屿出水的部分南海水下文物。这些文物是海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通过这批文物,浓缩再现了海南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展示了其与祖国大陆源远流长的密切联系,及其独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目前,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各类文物共二万余件。与内地其他省市相比,海南的文物资源无论从总量、规模和档次上都相对薄弱,但却有着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即以贬官为代表的边疆文物、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南海水下文物和以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文物这三大类别。此外还有“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文物、华侨人口占全国前三位的华侨文物等,其中也不乏颇具地方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琼黎风俗图

《琼黎风俗图》全称为《明邓廷宣绘琼崖黎人风俗图》,有黎族古代百科全书之称。全册长11.6米。宽0.46米,共15页,封面贴有“明邓廷宣绘琼崖黎人风俗图”的署签。页内左文右图,内容以黎族建屋、纺织、耕种、对歌、嫁娶、聚会、跳鬼、取香、采藤、放排,传信、贸易。涉水、谈判、渔猎等角度描绘黎人的社会风俗,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当时的社会风俗。经专家认真鉴定,该册页应为清代中晚期作品。据悉,此同类画册国内共有三本,一本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本收藏于广东中山图书馆,而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则是三本画册中年代现存最早的一个版本。

在美丽的海南岛上,当地的原住民一一黎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几千年。然而,黎族没有文字,悠久历史靠的是口口相传。虽然后人的文字记载屡见不鲜,其中不乏对黎族先民生活实景的描绘,但被称为海南黎族古代百科全书的《琼黎风俗图》则为研究古代黎族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该册页原藏河南省新乡博物馆,后于2007年初辗转回到了海南“娘家”,这对于黎族的原生地海南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黎族龙被

这面清代黎族龙被是海南著名收藏家蔡於良先生于2008年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的文物珍品,它-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依然精美绝伦。龙被中央的正面龙纹织工细腻,四条小龙环绕其中,代表了皇家风范,又说明这件龙被为朝廷贡品的“身份”。

黎族龙被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工艺精湛,图案精美。龙被因黎族支系和居住地区不同而有着各自的艺术风格,一般是由单联,双联、三联、四联、五联和七联组成,其中三联幅居多。三联幅是由三幅彩锦连缀而成,一般长2~3米,最长可达4米,宽1~14米,以龙纹,凤纹、麒麟纹和鱼纹为主体花纹,各种花草纹为辅。而这件龙被属清代所织,其正面龙纹在目前的众多龙被收藏中很少见,代表了黎族纺染织绣工艺的最高水平,更是蔡於良先生多年收藏品中的精品,它是其早年在海南岛西部的黎族村寨中花重金购置而来。

猜你喜欢

海南岛黎族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黎族小伙闯“深海”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
回忆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