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元区经济复苏前景渐趋明朗

2009-01-08

当代世界 2009年12期
关键词:欧元区月份法国

余 翔

近来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欧元区经济开始进入“筑底”阶段,“自由落体”式的经济下跌已经结束,二次探底或W型走势可能性不大。在经历一个企稳阶段后,预计2010年中期欧元区经济会重拾增长步伐,经济季度增幅将反弹至正值区间。

欧元区经济已显“筑底”迹象

其一,经济季度增幅“转正”。欧元区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欧元区16国经济环比仅下降0.1%,远好于2009年第一季度环比下滑2.5%的情況。其中,德国、法国、希腊、葡萄牙第二季度GDP增长0.3%,斯洛伐克第二季度增幅甚至高达2.2%。欧元区工业订单继6月份增加4%后,7月份继续增加2.6%。7月份欧元外贸盈余为126亿欧元,较6月份增加了80亿欧元。6月份资本货物订单增长了5.6%,非耐用消费品订单增长3.1%。

其二,主要经济指数“向好”。反映欧元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程度的经济敏感指数连续数月出现回升。欧元区8月份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强劲反弹,从7月份的-31.3点升至-17点,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欧元区Markit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PMI)8月份超过经济荣枯分界点50(7月份是47),创15个月来新高,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48.1。制造业指数为47.9(7月份是46.3),创14个月新高,标志着制造业生产开始恢复增长。工业生产指数也超过50,达到50.8(7月份是49.4)。服务业指数8月份达到49.5(7月份为45.6),明显好于此前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预计的46.5,创两年多年来最好水平。有关指数的快速回升,表明欧元区经济在经历持续衰退后,已开始触底回升。

其三,德国、法国“领跑”欧元区经济回暖。德国、法国经济是欧元区经济的“火车头”。德国、法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将根本改善欧元区经济状况。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2009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0.3%,为一年来首次实现环比增长。备受关注的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从7月份的87.4升至8月份的90.5,已连续五个月上升,达到自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六个月的预期指数将会进一步升至95。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第二季度GDP同样实现环比正增长。法国PMI服务业指数由7月份的45.5提升至8月份的48.9。PMI制造业也自2008年5月以来首次超过50。Markit首席经济学家马约表示,欧元区主要经济体有关的指数快速回升,“表明欧元区经济在8月份已取得明显改善,也可以确认危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将重新取得增长”。①

多重因素夯实欧元区经济“筑底”

未来欧元区何时结束“筑底”阶段,开始全面复苏,将取决于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来看,三大因素将确保本次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

其一,内外部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继续好转。从全球范围来看,2009年上半年反映实体经济制造业走势的PMI、服务业指数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各项经济先行指数,纷纷保持上升态势。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在7月份实现连续5个月上扬,攀升至11个月来最高水平。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德国工业订单连续四个月增加,增幅达到4.5%,其中,来自国外的订单强劲增加了8.3%。法国对东亚经济出口总额在第二季度增长了18.7%,而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16.2%。2008年末以及2009初需求锐减引发的去库存化进程目前看来已基本结束。

欧元区主要贸易伙伴美国、中国、日本等经济体经济形势的企稳回升,有效拉动欧元区对外出口的增加。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1日表示,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在过去6个月中‘刹住了经济衰退的步伐”。中国经济也开始企稳回升。日本政府则早在6月份就做出日本经济已触底的判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兰查德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已经开始”。此前市场曾担心像德国、瑞典、芬兰这类倚重出口的欧元区国家受经济衰退影响,复苏时间可能需要更长一点时间。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回暖、外部需求的增长,欧元区经济走出衰退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此外,欧元区内部经济与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在逐渐由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作为市场浮动利率基准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目前已处在历史最低水平。一年来,LIBOR变化巨大。3个月美元LIBOR的峰值出现在2008年10月份,达到4.825%,目前则大幅回落到0.325%左右的水平。另一个核心指标LIBOR-OIS(隔夜指数掉期)息差也从一年前364个基点的历史最高位降至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界定的25个基点以内正常区间。②

其二,经济刺激措施的效力将陆续显现。据欧盟委员会统计,为避免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欧盟各国迄今已累计出资近3.5万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市,接近欧盟GDP的2%,其中,2700亿欧元用于向金融机构注资,3.2万亿欧元用于为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担保,以缓解信贷紧缩局面。如果算上欧盟各国因为失业率上升而自动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欧盟的经济刺激力度则达到经济总量的5%左右。此外,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成员国央行还通过大幅降息、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等手段推动经济复苏。

由于经济刺激计划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需要若干个月才能显现出来。预计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此类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陆续显现。在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民间投资将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联合信贷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莱斯估计,德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至少会达到2.5%。此外,目前欧元区低通胀水平为未来进一步提振市场,扩大经济刺激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其三,欧元区内需有所恢复。年初以来持续走低的欧元区通胀率增加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刺激了欧元区消费的增长。此外,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开始见效。2009年年初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斯洛伐克等13个欧盟国家在全球率先推出了鼓励消费者汽车“废旧购新”的政策。该刺激政策实行至今效果显著,有效推动了欧元区内需的增长,对欧元区经济回暖起了很大作用。德国政府推出汽车“废旧购新”政策仅3个月,申请者就突破120万人。今年上半年,德国国内汽车销售量为206万辆,同比上升26%。德国第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增长0.7%,延续了第一季度增长0.6%,并创下自2006年末季以来的最高季度增幅。今年第一季度法国家庭工业制成品消费开支环比增长了0.2%,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了0.7%。在购车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今年前7个月法国家用新轿车销量同比增长了0.6%,第二季度法国汽车总额环比猛增11.2%。在刺激经济内需政策的推动下,欧元区企业库存明显减少。目前多数企业的产品库存量已开始降低,部分企业甚至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未来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生产,库存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转为正值。

迟滞经济复苏的负面因素

虽然欧元区经济已开始进入筑底阶段,但其经济复苏势头仍被诸多不利因素所拖累。迟滞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负面因素主要有三:

其一,消费重启缓慢。德国和法国经济虽已恢复增长。但这种复苏很可能是低水平上的反弹,而非实质性好转,其主要依赖的是生产部门极度收缩后的库存重建和政府的大规模财政支出。据预测,2009年欧元区消费需求仍将萎缩3.1%。如果消费不能重启,经济难以进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但受金融危机影响,金融和房地产投资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已明显削弱,消费回暖很难一蹴而就。

其二,失业问题严重。欧元区消费重启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这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意愿。据欧委会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欧盟青年失业率高达18.4%,青年失业人数为495万人,较2008年同期增加了近100万人。6月份欧元区总体失业率高达9.4%,欧盟为8.9%。7月欧元区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到9.5%,较6月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创1999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区经济“三驾马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其就业压力虽所有差异,但基本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法国失业率为9.8%,高于欧元区和欧盟27国的平均水平;德国失业率为7.7%,在欧元区诸国处于中游水平;西班牙就业状况最为糟糕,其失业率已升至18.5%。“無就业复苏”的字眼现已频繁见诸欧洲媒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就曾警告,如果处理不好,失业问题将对经济产生新的冲击。③

其三,如何实施“退出计划”。据欧盟委员会统计,截至2009年7月份,欧元区为应对危机而承诺的各类经济刺激计划涉及的资金总规模已超过3万亿欧元,这其中包括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各项内容。强力“药方”在大病之际不可或缺,但也有很大“副作用”,如果不能被妥善调和,重疾初愈的欧元区经济在康复的过程中可能“虚不受补”,出现新的疾患。通胀就是一个重大风险。著名经济学家阿瑟•拉弗就曾警告说:“尽管深度衰退带来的短期阵痛非常剧烈,但两位数的通胀造成的长期后果才是毁灭性的。”此外,目前条件下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巨额财政赤字无法依靠加税扭转,只能凭借债支撑。沉重的公债负担将推高长期利率,增加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正因如此,建立“退出策略”已是必然,但“退出策略”真正的难点在于实施的时机和尺度。晚退出,退出不彻底,可能会导致通胀风险加剧;早退出,收缩过度,又可能釜底抽薪,危及复苏进程。决策者无疑面临两难选择和重大挑战。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娟娟)

① The Economists, Fiscal policy The other exit strategy, 2009.9.10, http://www.economist.comopiniondisplayStory.cfmstory_id=14419176

② Tony Barber, EU unites behind call for bank bonus cap, Financial Times, 2009.9.2, http://www.ft.comcmss0bb763cc8-97a1-11de-a927-00144feabdc0.html

③ Mark Scott,Euro Zone Unemployment Hits 10-Year High,BusinessWeek, September 1, 2009, http://www.businessweek.comglobalbizblogeuropeinsightarchives200909euro_zone_unemp.html

猜你喜欢

欧元区月份法国
莫奈《睡莲》[法国]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法国浪漫之旅(二)
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