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通过艺术审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09-01-07刘菁媛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心理健康大学生

刘菁媛

摘要:艺术审美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通过艺术审美教育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中,通过艺术审美潜移默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艺术审美;大学生;心理健康

席勒曾提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极易因为一些生活中的挫折、困扰引发情绪波动和心理扰乱。帮助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最终达到发展自我,完善人格,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潜力所在及影响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从而保持充沛的精力,有效率地工作,充分地发展自己,幸福而有创造地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艺术教育和健康的审美活动无疑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格心理结构

(一)通过审美实现人格的完善。审美对象,无论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社会美,总是以其完整性、丰富性、有机统一性而具备了典型的完善的生命形式,体现的是生命的本质,是内在生命的感情体现,这在审美心理上是漫长复杂的微妙过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我们可通过充分的审美活动来治疗某些大学生人格心理结构的缺失,促进其人格心理结构的完善。

(二)通过审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感。一个和谐完整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丰富健康的情感,还要有高尚的道德。艺术是精神产品,艺术是情感表现。艺术审美教育的历史在人类非常早的时期就已经有记载"我国西周就已开展“六艺”,孔子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尚书·舜典》指出“典乐教胄子”,荀子也在《乐论》中提出“人不能无乐”。我们就可以通过自然审美、社会审美和艺术审美等形象教育活动,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增强道德素质,使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生活、生命都充满爱,整个身心沉浸在爱的氛围中。生活在这样的情境中,将极大的有益于心理的健康。

(三)通过审美实现潜能、创造性、个性的充分开掘与协调发展,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有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般来说,想象力丰富的人创造力也强。审美活动对发展大学生的智力的作用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与发展智力所需要的能力可以互相转化。这对于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活动的创造性并不局限于头脑之中,更主要的是它要把主观的创造变为现实,要实际地创造出审美对象来,在创造中进一步受到美的熏陶,才能达到能力与心理水平的同步提高。

二、 加强审美转化提升心理调节能力

(一)通过艺术审美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建构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的提高,都与情感的体验等心理因素有关。一个人一旦受到审美情感这一高级情感的支配,就会使自我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常听优美、轻松的音乐可使人心情舒畅;常观奔腾雄伟之画,可启发奋发图强之志,等等。艺术对人格的培养意义是深远的。

(二)通过艺术审美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大学生是时代特征最灵敏、最准确的体温表,时代的任何细微特征和变化都会使他们有最灵敏的感应。对于健康心理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适应,即对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形势、时代潮流的适应,这种适应来自于自身的心理调节。实施审美教育,能使青年长期全身心地置于审美的情境之中,形成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心胸,会大大增强其心理调节能力,对前程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有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通过艺术审美形成达观的人生态度。中华传统文化所独有的人生智慧就是:具有审美心胸的人总会远离拘泥、粘着和偏执,总是具有淡泊潇洒、超脱旷达的心态。大文豪苏轼在为兄弟离别所苦时,就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来开导自己。当官场失意、人生短暂的悲哀向他袭来时,他又以“怡情于清风明月,同化于大化自然”的方式使自己忘却时空、摆脱困扰、得到精神逍遥。这种极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正是得于他那庄子式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胸。由此可见,用审美的心胸、通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人生、不失时机地调节情绪状态和意志因素,以便能及时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心理。

三、 突出审美引导营造健康文化氛围

(一)促进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作美或不美的判断“正确的审美判断是对音乐美的本质的全面理解和科学评价。校风、学风、教风在校园文化中属于行为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对学生有某种自我约束功能,能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与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审美教育是人们开发智力、丰富头脑、提高文化品位的可以依靠和借用的钥匙。通过审美教育,师生掌握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会自觉地摒弃不良的学风和教风,从而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教学和学习。

(二)引导学生课外活动的健康开展。课外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出来的重要隐性课程。在高校各类课外活动中,一方面是有组织的各类社团。在这些社团中,有的本身就具有艺术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是课外的各类文娱活动也都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内容。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有利于防止课外活动中的世俗化倾向,有效地防止某些低级庸俗的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与冲击进入到课外活动中,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轨道。

(三)有利于大学生增进美化校园环境的意识与能力。艺术教育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和学习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和参与校园文化生活环境的设计、美化活动。

参考文献:

[1]《音乐心理学手册》.多纳德·霍杰斯主编.刘沛.任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2]《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德] 可奈夫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注:本论文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支持项目。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