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上春树作品的精神世界

2009-01-07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2期

刘 洁

摘要:《舞!舞!舞!》可以说是村上春树的第六部长篇小说,于1987年12月着手,1988年3月在伦敦完稿。作品标题来自于一个叫The Dells的乐队演唱的一首老式节奏的布鲁斯歌曲《舞!舞!舞!》。作为《寻羊冒险记》的续篇,叙述了“我”炸死那个一身黑衣的恶人,从北海道返回东京后发生的事情。从作品主题来看,可以视为是村上对80年代中期“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1]的批判。关于《舞!舞!舞!》中所表达出的村上春树的精神世界,本文简单归纳为舞之隐喻、现实批判、自我寻觅三个方面。总之,这部作品反映出村上作为一名当代作家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舞之隐喻;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精神;自我寻觅

《舞!舞!舞!》与村上之前创作的《且听风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这三部小说,共同构成“寻羊”系列四部曲。根据村上在作品后记中的说明,《舞!舞!舞!》的主人公“我”,同前三部中的“我”原则上是同一人物。主角“鼠”、“杰”也是共通的。《舞!舞!舞!》在故事情节上最直接紧密地延续了前一部小说《寻羊冒险记》,而《寻羊冒险记》中遇到羊男的情节设计,被认为是村上首次在长篇小说中探索的超现实主义[2]题材,所以《舞!舞!舞!》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村上在作品中反复发出对80年代中期“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感叹,暗示以金钱和权力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正是万恶之源和死亡之渊。在林少华的著作《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以及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的著作《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中对此都有深刻的分析,以下将以这两本专著为基础,从舞之隐喻、现实批判精神、自我的寻觅三方面来探讨从《舞!舞!舞!》中看到的村上春树的精神世界。

1、《舞!舞!舞!》的故事情节

《舞!舞!舞!》作为《寻羊冒险记》的续篇,叙述了“我”在炸死那个一身黑衣的恶人,从北海道返回东京后发生的事情。34岁的离婚男人“我”重返北海道寻找喜喜的下落,在新海豚宾馆,在女招待由美吉的帮助下,“我”偶然闯入一间奇幻之屋寻找线索,却发现屋内摆有六具熟悉的白骨。似乎代表着从我身边一个个离开或死去的朋友。我找到已成为超级巨星的高中同学五反田,询问关于喜喜失踪的事。不久,却因应招女郎咪咪之死被警方怀疑,原来五反田才是接连勒死喜喜和咪咪的凶手,这位外表风光内心早已痛苦不堪甚至精神分裂的巨星最终驱车葬身大海。“我”又离开东京,重返北海道新海豚宾馆,决心与由美吉开始平静的生活。然而第六具白骨的谜底和预兆依旧困惑着“我”。“我”的宿命是想努力生存却一再被死神追随,“我”在想像的平静生活和现实的残酷里,继续着沉重的舞步。

2、从《舞!舞!舞!》看到的村上春树的精神世界

以下将从舞之隐喻、现实批判精神、自我寻觅这三方面来探讨从《舞!舞!舞!》中看到的村上春树的精神世界。

2.1舞之隐喻

“舞”中含有怎样的隐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跳舞,”羊男说,“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明白我的话?跳舞,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不要考虑意义不意义,意义那玩艺儿本来就是没有的,要是考虑这个,脚步势必停下来。”[3]

这是《舞!舞!舞!》中的核心段落之一,精炼地道出了舞之隐喻——人生的主要过程就是不断跳舞的过程。在作者的眼里,世界本身无意义可言,换句话说,世界本身没有整体,只有碎片;生活没有画卷,只有细节,当然也就无所谓意义。很少有人叩问生活的主题及意义,也很少有人去追求永恒与整体,人们更多地是关注片断与细节、更在乎瞬间的感觉。所以,无目的无意义的人、无目的无意义的场所、无目的无意义的生活充斥这个世界,更确切的说,是充斥在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虚无感、惆怅、无奈、迷惘等颓废情绪继而成为社会的一大通病。如果硬要追求什么意义,叩问什么目的的话,就不得不停止舞步,而停止舞步就意味着与这个社会发生冲撞,就意味着死亡与崩溃。所以,面对这样的社会,人们不得不被动地调节自我以适应社会,不得不被动地、无奈地舞下去。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舞之隐喻,也是《舞!舞!舞!》这一题名的意义所在。

2.2现实批判精神

村上在作品中多次发出对日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感叹。

“在这犹如巨型蚁冢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找一份工作不算什么难事,当然,我是说只要你不对工作的种类和内容过于挑剔的话。” [4]

“所谓浪费,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最大的美德。”[5]

“一切都是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的,这就是所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投入最大资本的人掌握最关键的情报,攫取最丰厚的利益。” [6]

村上将其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深切体会到的人生的虚无感及幻灭感,通过笔端倾泻而出,也正因为这样,《舞!舞!舞!》才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问题不在于怎么跳,也不在于主体高兴不高兴,问题在于无处可去,无法选择。“人们崇拜资本所具有的勃勃生机,崇拜其神话色彩,崇拜东京地价,崇拜‘奔驰汽车闪闪发光的标志。除此之外,这个世界上再不存在任何神话。这就是所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都要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7] 但当物质的需求与渴望优先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上的空虚与失落。孤独、空虚、无奈、怅惘和焦虑便应运而生。人们逐渐失去自我,而成为依附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体制这一高速运转的机器上的尘埃。在这里,村上对时代对社会已彻底绝望,剩下的惟有挥之不去的失重感、失落感、幻灭感,惟有无可奈何的孤寂与悲凉。[8]这便是作者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审问。

哈佛大学杰?鲁宾教授在其专著《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中有这样的描述。“如果说《寻羊冒险记》是对右翼极端主义分子及大陆冒险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一击,那么《舞!舞!舞!》就是一次更为系统化的努力,希望在一种其意义由大众媒介支配的文化中追问找一份职业和谋生到底意义何在的问题。”[9]这样看来,《舞!舞!舞!》无疑在严肃性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表露出村上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及社会责任感。

2.3自我寻觅

毋庸置疑,村上小说的基调是孤独、空虚、无奈、怅惘,如村上自己所说,他诸多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主人公总是在寻找什么,而《舞!舞!舞!》中, 村上更是将这种精神状态做了淋漓尽致的吐露。“我”跳舞算是跳得末流,从出生到长大,普普通通、平平凡凡,身边没发生一件骄傲的事,最后,连妻子也仍下一句“和你哪里也到达不了”一去不返。可以说,“我”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不亲近人不巴结人,不在乎他人也不讨厌他人,不伤害别人也不忍气吞声。

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人已成为被抽去了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的实体空壳,成为依附在现代社会这一高速运转的机器上的尘埃,并不得不随之无奈地跳舞。尤其是“我”这样的都市渺小人物更是无法摆脱这一桎梏。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倒不如回到个体自身,从自我出发,寻找生存的意趣,对外界事物淡然处之,好好把握自身,尊重个体,进行自我经营与自我完善,这就显得弥足珍贵。当然,这不同于对社会的逃避,也不同于消极与懦弱,而是退守自我的心灵家园,独自寻觅一片精神乐土,让孤独与无奈从中得到一丝抚慰与释放,让自我在抚慰与释放中得到安置。这种对自我的寻觅,也不外乎是人生的另一种选择。村上在此也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种可贵的独特的精神架构与价值观。

3、结 语

以上简单概括了从《舞!舞!舞!》中看到的村上春树的精神世界。舞之隐喻所包含的是对我们人生过程的象征,通过不得不依附在疯狂运转着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上,并无奈地跳舞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摈弃意义、排斥思想的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批判。而主人公对自我的寻觅又未尝不可说是作者为我们昭示的人生领悟。当然,《舞!舞!舞!》还包含许多层面上的理解,村上春树的精神世界在此只是触及了冰山一脚,还有许多作品值得深入地探讨,这些都将作为以后的课题开展更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 2002. 舞!舞!舞![M]. 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版)。

[2]杰·鲁宾著·冯涛译. 2006. 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 上海译文出社(第1版)。

[3]林少华. 2005. 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 宁夏人民出版社(第1版)。

[4]雷世文. 2005. 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M]. 华夏出版社(第1版)。